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乳房肿胀的成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产后乳房肿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纠正乳头凹陷、扁平、热敷、冷敷、按摩、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在不进行任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乳房疼痛程度平均值。结果观察组第1d疼痛程度平均值为(0.12±0.04),第2d为(2.97±0.14),第3d为(2.66±0.54),第4d为(0.45±0.21),对照组第1d疼痛程度平均值为(0.14±0.03),第2d为(2.45±0.23),第3d为(3.42±0.62),第4d为(2.26±0.66),观察组的乳房肿胀和疼痛程序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肿胀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之一,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疏通乳腺管,减轻乳房肿胀,促进乳汁排出,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更重要是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产后 乳房肿胀 成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治疗中,中医康复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骨折 早期 肢体肿胀 患者 中医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尺桡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复合联合小夹板不超肘外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钢板实施内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5%)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8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臂双骨折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患肢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临床疗效 前臂双骨折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人体前臂骨间膜的标本,观察其形态以及毗邻的血管神经,为医学生、青年医生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解剖成年男性前臂标本,观察前臂骨间膜周围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支,查阅临床应用中采用的定位数据,并突出显露其结构。结果制作出6个完整的前臂骨间膜及其周围血管神经的标本,较清晰的表现出前臂骨间膜的形态以及周围血管神经的走行,并对前臂骨间膜的功能以及受损后重建的临床试验有一定基础指导意义。

  • 标签: 前臂骨间膜 血管神经 临床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疗效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56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甘露醇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自拟的中医消肿方式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肿胀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自拟的中医消肿方式实施治疗过程,能够显著缩短肿胀治疗时间,改善肿胀情况,缓解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骨折早期肢体肿胀 疗效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脑肿胀的大脑梗死患者病情恶化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伴有脑肿胀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病情恶化患者和同期大脑中动脉闭塞但是无病情恶化患者,比较入院24h内常用监测指标(血糖、血压、GCS评分)、颈部血管彩超、头部DWl、头部CT、脑血管造影(MRA、DSA)。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纳入伴有脑肿胀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病情恶化33例患者和同期32例大脑中动脉闭塞但是无病情恶化患者,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病情恶化危险因素有4个,分别是:高血糖(OR2.50;P=0.0446),DWI截断值〉145ml(OR6.98;P=0.0213),头部CT示低密度影〉50%MCA供血区且累及基底节、丘脑(OR2.49;P=0.0404),血管造影(MRA、DSA)示受累血管超过MCA(OR22.84;P=0.0119)。结论有脑肿胀的大脑梗死患者病情恶化存在4个有关危险因素:高血糖,DWI截断值〉145ml,头部CT示低密度影〉50%MCA供血区且累及基底节、丘脑,血管造影(MRA、DSA)示受累血管超过MCA,并且血管造影(MRA、DSA)示受累血管超过MCA在4个预测病情恶化因素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卒中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梗死恶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的疗效影响。方法84例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同时予以心理、饮食及指导功能锻炼护理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未出现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前臂闭合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应辅以亲切耐心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稳定而灵活的前臂功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闭合性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套丝袜用于老年患者前臂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的老年患者200例分为2组,分别采用3M透明敷料常规固定老年患者前臂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和常规固定后再外套丝袜固定静脉留置针,对2种固定方法效果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前臂静脉留置针重复固定次数和重复穿刺次数。结果72小时留置针的重复固定次数观察组6次,对照组40次;重复穿刺数观察组3次,对照组35次。两组患者前臂静脉留置针的重复穿刺和重复固定次数相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前臂静脉留置针常规固定后外加丝袜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只采用3M透明敷贴固定前臂静脉留置针。

  • 标签: 丝袜 老年患者 前臂 静脉留置针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胀技术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整形手术296例,应用肿胀技术,术中注射器手动缓缓低压注入肿胀麻醉液,不同部位和不同手术分别采用不同量的局部肿胀麻醉液。结果术中麻醉效果好时效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比同类手术非肿胀技术下施行失血减少50%以上,术后恢复快,术中和术后均无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药物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肿胀麻醉技术具有安全、可靠、微创、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的局部麻醉方法,肿胀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可作为整形外科手术首选应用。

  • 标签: 肿胀技术 整形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随机抽取50名患者作为研究个体样本。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5名。对照组采取静卧,每天3次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并通过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每天1次,7天为1疗程。观察组采用内服外用结合推拿的方法,来达到消除骨伤肿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骨伤患者经过内服外用加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其中治愈的患者有20名,好转的患者有5名,无效的患者人数为0。治愈率为80.0%,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人数为10名,好转人数为12人,无效患者有3名。治愈率为40.0%,总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数据对比明显,P<0.05。结论针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问题,中医疗效远远好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通过采用内服外敷加推拿的办法来达到对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处达到活血化瘀、活络筋骨、祛湿消肿的作用。因中医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应该被广泛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伤 肢体肿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骨伤后肢体肿胀临床疗效突出、安全可靠,应用活血化瘀汤剂配合中医推拿治疗可快速消除肿胀、缓解疼痛症状,患者接受度、满意度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伤后肢体肿胀 中医治疗 活血化瘀 推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取入住我院的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加以用中医治疗的的手段进行治疗,以结果为疗效参考依据,探讨分析中医在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为骨伤患者后期肢体的肿胀处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范围都在15岁到62岁,平均年龄35岁,将所有患者以统计学原理,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结合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肿胀消失时间的长短。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肿胀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伤后期肿胀患者,为患者采用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排除淤血,降低肿胀时间,促进其健康生活,减小痛苦,中医疗法在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 排除淤血 减小痛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