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抗注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及原因。方法对茂名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单抗注射治疗的168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涉及器官、系统。结果本次研究中168例患者采用单抗注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1%,主要为全身性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结论单抗注射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药物配比,用药前需要对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用药禁忌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尤其加强对首次用药患者的观察,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不良反应 全身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单抗注射对口腔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60例口腔肿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常规用药,对照组服用西单抗,观察两组卡氏(KPS)评分、疼痛(N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KPS、NRS、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NRS评分则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西单抗注射对口腔癌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口腔癌 西妥昔单 抗注射液
  • 简介:摘要单抗是一种嵌合人鼠的抗体,由人类抗CD20抗体的恒定区和从鼠类对应物IDEC2B8中分离出的可变区组成.CD20是一个33-35ku的非糖基化跨膜蛋白,可在前体B细胞、正常B细胞和大部分B细胞淋巴瘤细胞表面表达,而不在造血干细胞、正常浆细胞和人体其他正常组织表面出现。CD20与跨膜钙传导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和B细胞增殖有关。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临床应用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抗注射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实施单抗注射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42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较比对照组76.19%的调查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患者的较比对照组评分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单抗注射联合化疗治疗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利于患者治疗以从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单抗注射治疗淋巴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诊的64例淋巴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常规护理措施与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单抗注射治疗淋巴癌患者中应用能够改善患者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预防护理 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淋巴癌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案应用于进行单抗药物经注射给药途径治疗的淋巴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接收的进行单抗药物经注射给药途径治疗的淋巴癌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理后,观察组对应的焦虑、抑郁评测结果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得结果(P<0.05)。结论: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案运用在进行单抗药物经注射给药途径治疗的淋巴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可积极推广。

  • 标签: 针对性 预防护理方案 利妥昔单抗 注射液 淋巴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研针对性预防护理在单抗注射治疗淋巴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用单抗注射治疗的50例淋巴癌患者,按奇偶分组法分为常规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抗注射治疗淋巴癌患者给予针结性预防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就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针对性 预防护理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淋巴癌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预防护理在单抗注射治疗淋巴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淋巴癌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抗注射治疗,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前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不良反应并对比。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改善更显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淋巴癌 针对性预防护理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负性情绪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单抗注射治疗淋巴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抗进治疗),共抽选出100例,以简单随机法将100例淋巴瘤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组。前者——常规护理,后者——针对性预防护理。对比2组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数据对比:P<0.05。护理前,2组淋巴瘤患者负面情绪评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淋巴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更低,和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接受单抗注射治疗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显著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针对性预防护理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淋巴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抗注射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抗注射联合化疗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单抗注射联合化疗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肺癌给予信迪单抗注射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治疗周期。第5个周期用药3 d后,患者出现下肢浮肿、全身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91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22 U/L,碱性磷酸酶(ALP)385 U/L,总胆红素(TBil)152.6 μmo1/L,直接胆红素(DBil)87.9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64.7 μmol/L,总胆汁酸(TBA)25.8 μmol/L。经实验室与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考虑与信迪单抗有关。先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异甘草酸镁及熊去氧胆酸等治疗,患者下肢浮肿、全身皮肤黄染症状逐渐消退。25 d后复查ALT 33 U/L,AST 33 U/L,ALP 92 U/L,TBil 18.2 μmol/L,DBil 5.2 μmol/L,IBil 13.0 μmol/L,TBA 7.4 μmol/L。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信迪利单抗
  • 简介:摘要笔者总结20例美单抗注射在核医学门诊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应熟悉和掌握美单抗注射的防护知识、护士必须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正确指导患者口服Lugol氏、注意用药过程的密切观察、加强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护理、注重做好家属及患者防护宣教指导工作,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结果20例患者及家属均能掌握美单抗注射的防护知识与隔离要求,并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患者依从性良好,本组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能按要求隔离与防护。

  • 标签: 美妥昔单抗注射液 门诊治疗 护理
  • 简介:单克隆抗体于1975年由Koehler等首次提出.之后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往抗CD20单克隆抗体因其鼠源性在临床应用上受到极大限制.直到人鼠嵌合的单抗(fituximab)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淋巴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1例53岁女性患者于肝内胆管癌术后20个月给予纳武单抗注射140 mg静脉滴注、1次/d,第1、20天。第2次应用该药后第3天,患者出现双下肢乏力;第14天乏力加重,出现视物模糊、上眼睑下垂、胸闷气促伴心悸;第24天出现胡言乱语,发展为呼之不应。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神志恢复。诊断为药源性重症肌无力危象,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给予激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19 d后,患者眼睑下垂、心悸症状明显好转,但呼吸衰竭无明显好转,无法脱机自主呼吸。

  • 标签: 纳武利尤单抗 重症肌无力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单抗导致的药物性肺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单抗相关性药物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9例有发热,11例有呼吸困难,其中3例有轻度ARDS,5例有中度ARDS,1例有重度.大多数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样阴影,部分可见条索影,其中磨玻璃影在所有的患者均有看到。大部分患者均进行了3—9次的化疗,平均4.4个周期。末次输液至发病时间在2—21天之间。所有的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好转,仅1例因重度ARDS死亡。结论单抗导致的药物性肺损伤的诊断为排他性,及时诊断及时停用相关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必须的。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药物性肺损伤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抗治疗系统性硬化病(SS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6年1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上海瑞金医院风湿科8例接受单抗治疗的SSc患者,按在0、2、4、24、48周予以利单抗治疗的方案给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24、48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例患者均诊断为弥漫性SSc,其中女性7例,男性1例,病程4个月至11年,中位病程2.5年,单抗治疗前、24、48周后改良Rodnon皮肤评分分别是16.5(11.8,29.5),14.5(9.5,27)(Z=0.841),10.5(7,24.3)(Z=0.420),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自我评分分别为60(50,77.5),52.5(41.3,67.5)(Z=0.113),47.5(36.3,57.5)(Z=0.474),较治疗前相比,治疗24周、治疗48周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高分辨率CT(HRCT)积分分别是2.7(1.02,3.7),1.6(0.65,2.95)(Z=0.964),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肺动脉高压(PAH)值分别是48(41,58.5)mmHg,45(38,51.5)mmHg(Z=0.3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观察患者症状有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抗治疗SSc过程中患者皮肤硬化程度及肺间质病变、肺动脉压力的改善,可能是治疗SSc一个新选择,患者耐受性及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利妥昔单抗 改良Rodnon皮肤评分 高分辨率CT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单抗注射联合放疗对复发鼻咽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复发鼻咽癌患者100例,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到2019年9月,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小病变肾病(MCD)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及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关系密切。单抗(RTX)是针对CD20的一种单克隆抗体,2007年开始被用于治疗成人MCD。根据在PubMed中检索到的RTX治疗成人MCD的所有文献显示RTX能够将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MCD患者缓解率提高至70.4%~100.0%,并且缓解时间缩短至1~2个月,减少了激素的使用剂量,甚至停用激素,同时能够大大降低其复发率,在复发后再次使用RTX仍能取得明显疗效。在安全性方面,所有文献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轻微的输液反应、药疹、轻度感染、白细胞减少等。

  • 标签: 肾病,脂性 利妥昔单抗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单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B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D20而发挥药理效应。单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药理机制复杂,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呈非线性且变异度很大,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实施个体化治疗来提高其用药合理性。目前,单抗已具备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基本条件,如血药浓度检测技术、肿瘤生物标志物和相关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结合疾病诊断、人群特殊性、给药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分析,可以构建单抗PK/PD模型,对其疗效、毒性和耐药进行预测。药师参与单抗的个体化治疗,开展TDM,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个体化 药代动力学 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