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系列量刑程序改革,但我国量刑程序仍不规范健全,尤其是未对被害量刑建议权作出任何规定。建立规范的量刑程序已经刻不容缓,而建立被害量刑建议程序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在建立被害量刑建议权方面,一是要确立量刑建议权的行使阶段和范围,二是要确立被害量刑建议权的行使方式,三是要确立被害量刑建议权的内容,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外国的判例构建出适应我国土壤的被害量刑建议制度,推进量刑程序改革。

  • 标签: 刑事被害人 量刑建议权 必要性 制度构建 实践
  • 简介:摘要刑事被害国家救助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和秩序。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刑事被告人无赔偿能力或无法查明,而被害因得不到责任人的赔偿,巨额的医疗费用使被害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更有些被害因经济原因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期,而现今中国的司法体制中,司法救助制度日趋完善,但制度上仍然存在不足和缺失的地方。因此,完善刑事被害司法救助制度,对于被害权利保障及社会和谐进步意义重大。

  • 标签:
  • 简介:<正>一、序言平成7年,千叶地方裁判所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行为人在赛车场进行越野赛车的练习,被害是有7年赛车经验的教练,被害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指导行为人开车,在被害的指导下,行为人使用了未曾使用过的驾驶技术行车,结果引发事故,导致被害死亡。法院认为,行为人的驾驶方法以及被害之死亡结果是被害接受的危险的现实化,并且行为人的行为也不欠缺社会相当性,因而否定行为人成立业务上的过失致死罪。[1]在此判决后,围绕着过失致死伤罪,激烈地讨论着这样的问题:当被害参与危险行为并促成结果发生时,对于制造危险或者是促进被害实施危险行为的行为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免除罪责。

  • 标签: 地方裁判所 被害人同意 阻却 法益 指导行为 违法性
  • 简介:梧州市长洲区检察院积极践行党的十八精神,加大民生工作力度,仅用20天就成功办结了一起刑事被害救助。2003年7月,张某海开摩托车时被邵某某、刘某某故意拦截和碰撞,撞向山边,导致头面部损伤,左眼失明。经法医鉴定构成重伤。长洲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对邵某某、刘某某判处有期徒刑各五年,并赔偿经济损失6万多元。本案发生后,张某海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下降,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几乎没有经济来源,而本案赔偿款仅得到15000元,刚够支付张某海住院期间医药费。近年来,张某海父亲年老多病、两个孩子读书需用钱,家庭越来越困难。2012年10月31日,张某海向长洲区检察院申请刑事被害救助。

  • 标签: 刑事被害人救助 故意伤害罪 面部损伤 法医鉴定 有期徒刑 经济损失
  • 简介:被害一般是指案件中的直接受害人及其家属。本文所叙被害对策是指现场勘查人员在勘查过程中为保护被害合法权益,防止其被二次伤害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对于被害对策的研究在欧美及日本等先进国家已开展了多年,特别是进人90年代以来已相继制定了诸多法律规范。而我国在此领域还很落后,也没有具体的规范。但随着人权入宪、司法体制改革,被害对策将会在司法领域越来越引起重视。目前,公安机关已开始大力提倡人性化办案,提高服务意识,并设立了多项为民服务、监督等措施。

  • 标签: 刑警 现场勘查 被害人 被害人对策
  • 简介: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进了条文中.这里的人权不仅包括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人权,也应包括刑事被害的人权.以司法保护和国家救济为主要内容的刑事被害救助制度是实现刑事被害人权保障的必然途径.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构、刑事诉讼主体、国家公益的代表,在刑事被害救助上的作用十分重要,应当也能够大有可为.

  • 标签: 刑事被害人救助 司法保护 国家救济
  • 简介:专横的治疗行为超出了病惠同意的范畴,其能否基于被害同意的理论阻却犯罪的成立,成为德国学界医疗刑法研究的重点。医疗行为在目前德国的法律规定状况下,应该认为自始具备构成要件的该当性,仅在具备病患有效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阻却犯罪的成立,判例确定了患者的自主决定权至上。专横的治疗行为由于不具备患者事前的有效同意而使得医生需要承担身体伤害的刑事责任.但是德国理论界近年来发展出“假设同意”理论可以解决部分的专横治疗行为的案件,阻却违法的成立,适当降低医生的职业风险。

  • 标签: 专横的治疗行为 被害人同意 超同意范围行为 假设同意 推定同意
  • 简介:编辑同志:唐某加入一传销组织。之后,唐某为发展下线多次打电话、发短信给在外地务工的好友秦某,将秦某骗至传销组织的出租屋,要求秦某从事传销活动。秦某当即拒绝并表示要离开,唐某则强行说服秦某留下。为阻止秦菜离开,唐某及其同伙限制秦某的行动以及电话通讯,并强迫秦某听传销课,

  • 标签: 非法拘禁 被害人 传销组织 传销活动 打电话 秦菜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传统刑法学认为,只要行为人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下,而故意或过失实施侵害法益的行为,发生法益侵害的结果,并且该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场合,行为人应当对法益侵害结果负责。但是,作为刑事归责的基本原理的自我答责理论的关注重点并不在于此。在自我答责理论看来,决定性的并不是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心理态度,也不是特定行为与结果之间的物理意义上的因果关系,重要的是行为人是否应当对损害结果的不发生而负责。[1]因此,如果能够得出被害应当对损害结果的不发生负责的话,那么,该法益侵害结果就不得归属于行为人。

  • 标签: 法益侵害 特定行为 理论根基 损害结果 刑事责任能力 不作为犯
  • 简介:被害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应当受到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等的对待。人民检察院在公诉环节可以从正确对待被害刑事诉讼当事人地位、赋予诉讼代理人阅卷权和会见权、扩大和保障知情权、帮助实现民事权利等方面实现对被害权利的保护。

  • 标签: 公诉环节 被害人权利 保护
  • 简介:潜在的被害为自我保护通常会进行预防投资,但是其投资水平并非总是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产生负外部性,需要刑罚对之进行宏观调控。法律的经济分析表明犯罪人更倾向于选择高预防水平的被害为目标对象,而犯罪未遂轻刑化正是防止投资过度,节约社会资源的规律使然。从经济效用看,犯罪未遂轻刑化不仅契合了市场经济的理念,实现了帕累托更优状态,更推动了预防犯罪博弈的均衡。

  • 标签: 犯罪未遂 轻刑化 被害人 预防投资 博弈
  • 简介:<正>引言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行为人对被害实施了危险较低的伤害行为,这种伤害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致人死亡,但由于被害具有特殊体质(如某种疾病),危害行为导致疾病发作,二者共同作用下产生被害死亡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伤害行为与死亡后果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死亡结果能否归责于行为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考验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归责理论实用性的试金石。被害具有特殊体质是在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同时存在的条件,并且一般是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的特殊体质相结合,引发最终的死亡结果。行为人加害于具有特殊体质的被害,致使被害死亡,在这

  • 标签: 因果关系 伤害行为 行为犯 结果加重犯 客观说 故意伤害罪
  • 简介:司法实践中,在一些被害与被告人互动的刑事案中,被害过错是一个被经常适用的酌定量刑情节,如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和交通肇事等案件。在刑事司法中考虑被害过错,有利于对被告人进行准确的定罪量刑,更加公平公正地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审判实践对于被害过错由于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限很大,存有司法恣意的嫌疑。究其缘由,除了我国偏重打击和惩罚犯罪的刑事司法理念需要转变之外,主要还在于对被害过错认定上存在相当的难度和困境,因此,探讨被害过错的认定标准和规范化很有必要。

  • 标签: 被害人过错 认定 立法 司法
  • 简介:德国刑法判例上过失犯中被害自陷风险问题的探讨可谓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德意志帝国法院的梅梅尔河案,而确立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海洛因注射器案,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德国刑法上一个独立的问题领域。关于被害自陷风险的体系性地位,德国刑法判例经历了以下的立场变迁过程:从昙花一现的罪责层面的注意义务排除,到违法性层面的被害同意,再到构成要件层面(参与他人自我危害的自我负责不可罚).最后形成分别在构成要件层面(自我负责的自我危害)与违法性层面(同意他人危害化)处理被害自陷风险问题的格局,从而确立了被害自陷风险问题的体系性地位:被害自陷风险是一个不法层面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罪责层面的问题。虽然如此,德国判例上区分被害自陷风险两种类型的做法既不具有正当性的根据,也缺乏适当的区分标准。对于这两种类型的被害自陷风险,应当给予相同的规范评价,即应当承认两者均具有排除行为人之不法的效力,并且在这一前提下探讨这种排除不法的正当化根据。

  • 标签: 过失犯 自陷风险 注意义务 同意 不法
  • 简介:一老张是个厉害人,越老越厉害,看什么都不顺眼,到处挑人毛病,把身边认识的人都快得罪光了,他自己还委屈得要命,逢跟人开口说话,必然长叹一声:“唉——我都快被气死了!”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厉害人》
  • 简介:抄袭者抄袭他人的文章用以发表,或为利,或为名,能糊弄一时,却不能遮掩一世。抄袭行为,害人又害己!

  • 标签: 教师 个人修养 教学过程 职称
  • 简介:画道之衰,莫衰于今日。中国画家们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轻狂浮躁——甚至有些画家的创作态度可以说是厚颜无耻。中国文化观念之中最为风雅潇洒的书画创作,在许多人的观念与行为中变成了看似潇洒的戏耍与胡涂乱抹,尤其是在最需要功力的写意绘画领域,这种歪风最为盛行。究其原因,大致不外以下几个方面:一,笔墨功力不足,又没有耐心研习补足,却故作狂态,装作高人;

  • 标签: 浮躁 中国画家 艺术创作 创作态度 书画创作 文化观念
  • 简介:生活中,我们必须遵纪守法,反之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下几起具有典型意义的违法案例的主人公就是无视消防法规,而使自己难逃法律的惩罚。相信大家看过以后会从中受到启发,并时刻警示自己千万不能拿法律法规当“儿戏”。堵塞消防通道一鞋厂被行政处罚一万二

  • 标签: 违法 法律法规 消防法规 行政处罚 消防通道 主人公
  • 简介:禁止类推引发诸多质疑。禁止类推与允许类推的观点都有强大的论据做支撑。以刑事类推的广义概念为出发点,归纳分析禁止类推与允许类推的观点与理由,得出的结论为这两种观点关注的侧重点、角度不同,所评价的范围也不同。我们在肯定禁止类推所维护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类推思维的现实存在,同时要探索一些规制手段来限制不合理的刑罚权的扩张。

  • 标签: 禁止类推 允许类推 类推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