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将分析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被动分娩模式,并逐一介绍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分娩护理模式(如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家庭式分娩护理模式、一对一分娩护理模式、家属陪伴分娩护理模式等)。目的在于指导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阿选择合适分娩护理模式,从而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使分娩护理在表现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同时保障母婴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分娩 护理模式 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自然分娩全程护理技术,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产妇采用一对一的专人护理。结果两组剖宫产率,护理满意率相比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高,满意率低;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满意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消除了产妇紧张、恐惧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满意率。

  • 标签: 自然分娩 护理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2012年5月,将我院收治的350例孕妇按照单月与双月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孕妇185例,观察组孕妇1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化、人性化的护理新模式,观察期分娩的不同。结果对照组185例,自然分娩125例,剖宫产60例;观察组165例,自然分娩145例,剖宫产20例,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优质化、人性化的护理新模式能够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加自然分娩率。

  • 标签: 产科护理模式转变 分娩方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助产中的最佳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将本科室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观察组的分娩产妇危险制度进行评分,按照产妇的类型将产妇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分娩、可能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对三类产妇进行分类护理。对照组中的分娩产妇的护理模式采取单纯全程陪产护理。对新生儿APgar进行评分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难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难产率为4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0%,同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发现观察组8分及以上新生儿占86.42%,与对照组的65.93%相比明显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类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助产,对临床护理效果有明显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娩助产 分类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分娩是产妇最痛苦的时候,所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常有一定的分娩恐惧心理及精神压力.生理功能也受到很大影响。分娩期的身心状态对母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产科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指导、分娩全程陪伴护理模式是产妇在整个分娩期期间由产科护士进行全程护理,以帮助产妇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尽快完成分娩,让产妇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减少剖宫产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母婴安全健康。

  • 标签: 全程陪伴式护理模式 分娩期 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病历资料完全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192例,统计分娩时机、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例次,行因素分析。结果收治192例瘢痕子宫妊娠,其中意外终止11例占5.73%,择期生产23例11.98%,足月158例82.29%,致瘢痕形成手术类型、粘连程度成为影响分娩时机因素;阴道产65例占33.85%、剖宫产116例占60.42%,不良妊娠结局28例占14.58%,距致瘢痕形成手术时间、粘连程度、妊娠次数成为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其风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致瘢痕形成手术类型与时间间隔、瘢痕处盆腔粘连程度及妊娠次数等,针对瘢痕子宫妊娠者,应运用影像学技术探查胚胎、子宫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妊娠风险,足月生产、阴道分娩成功的几率较高。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分娩时机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以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产前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方法本文主要就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0例产科住院的孕妇作为本组实验的参考组,并将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0例产科住院孕妇作为观察组。通过对产妇在对产前护理新模式接受前后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变化以及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在对产妇实施产前护理新模式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产妇对家庭式产前护理的要求,同时本院的待产室温馨舒适的设置使得孕妇的身心相对愉悦,同时通过对孕妇进行一定的产前教育和详细介绍分娩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孕妇的产前焦虑有所消除,产妇的分娩信心也有所增强,对于医患互信有着积极增进作用,进一步对产科护理的质量提升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产科 护理 新模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陪伴导乐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符合纳入标本的100例产妇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全程陪伴导乐分娩方法,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创伤分娩镇痛的设备导乐仪GT-4A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措施。结果在两组产程的比较上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O.05),2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上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生尿潴留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统计样本量较少有关,下次将增大临床样本进行观察。结论导乐分娩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了产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导乐分娩 GT-4A 产程 妊娠结局 镇痛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201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孕妇经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86.7%。选择再次剖宫产100例。结论剖宫产不能作为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如无剖宫产指征,应于试产,因为阴道分娩创伤小且花费低。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在临床应用当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112例产妇并按照分娩方式的选择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对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在宫缩时产生的疼痛感较轻,第一产程时间较短,进行剖宫产人数较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以及Apgar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在产妇分娩的过程当中镇痛效果显著,能够对第一产程的活跃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降低剖宫产的几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 产程时间 对比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导乐在初产妇分娩中的作用。方法以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妇产科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0例自愿阴道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一对一陪伴方式,指导正确运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密切监测母婴与产程情况。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疼痛程度0度和I度产妇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但Ⅱ度和Ⅲ度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且产程进展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导乐分娩可降低初产妇疼痛程度、缩短产程,降低手术产率,分娩预后效果优良。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 全程导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产妇实施无痛分娩与常规分娩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妇产科中收治的108例健康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药物进行常规分娩,而试验组患者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患者在产程中的临床效果,主要对比住院时间、产程时间、剖宫率、切口感染、胎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及产程的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伤口感染率以及胎儿窒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与常规分娩方式比较,其无痛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较高,同时患者在生产时具有较小的痛苦,产程时间较短,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剖宫率。

  • 标签: 产程进展 常规分娩 无痛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分娩镇痛导乐仪与药物镇痛分娩对缩短产程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产妇,有镇痛分娩需求的、无产科合并症、麻醉禁忌症的产妇共200例,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100人,应用分娩镇痛导乐仪,行镇痛分娩;2)试验组100例用芬太尼及布比卡因等药物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均在产程活跃期开始用于镇痛。结果两组有一定差异,结论药物麻醉镇痛分娩效果确切,但有损伤、需麻醉师操作且参与监护,费用较高;分娩镇痛仪效果欠佳,但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安全可行,无须麻醉师参与、产房助产士即可操作,临床使用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分娩镇痛导乐仪 药物镇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120例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以及自然分娩总产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缩短自然分娩总产程,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模式 自然分娩 产妇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妇女不同分娩方式分娩前后血细胞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从而准确诊断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住院分娩孕产妇中的正常孕妇不同分娩方式,共计600例。分别于分娩前1-2天、产后24小时以后72小时以内对所有孕产妇进行血液分析检查。结果分娩后红细胞(RBC)、Hb降低,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明显升高,600例正常孕妇分娩后血红蛋白降低10g/L以上409例,占68.2%%;其中剖宫产、会阴侧切、会阴完整三组分别149、160、100例,分别占24.8%、26..7%、16.7%。结论分娩后RBC、Hb降低为静脉血回流增加,血容量明显增加有关,更重要的是分娩时出血所致。分娩后PLT明显升高,而MPV无明显变化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三组不同分娩方式分娩后血红蛋白降低与手术分娩时出血,止血不彻底有明显关系,特别是会阴侧切助产。

  • 标签: 正常孕妇 不同分娩方式 血细胞变化 产后出血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初产分娩产妇共5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仰卧或者半卧位待产及分娩,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生产。结果对照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生产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产后出血量高于观察组,组间生产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传统仰卧或者半卧位待产及分娩方式效果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采用的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助产 初产妇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疼痛程度的众多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分娩结局之间存在的关系加以探究。方法选取住院分娩产妇150例,分析其各自的一般资料、分娩情况、分娩疼痛程度等数据。结果可见产妇年龄、孕次、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等方面乃至于产前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可能对其分娩疼痛程度产生影响,同时后者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产程进展情况乃至于分娩方式、产后情况等。结论采取相应方式对分娩疼痛加以减轻的做法,可以对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等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分娩疼痛程度 相关因素 分娩结局
  • 简介:目的:了解系统化分娩培训这种健康教育模式对孕妇分娩意愿影响的效果。方法:对在孕妇学校参加系统化分娩培训的孕妇,于培训前、后进行分娩意愿的问卷调查,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前有31.51%的孕妇愿意选择剖宫产,62.18%的孕妇愿意选择自然分娩,6.31%的孕妇不能决定分娩方式;培训后孕妇意愿剖宫产的降至8.77%,意愿自然分娩的占90.11%,尚不确定的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孕妇学校对孕妇进行系统化分娩培训,提高孕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程度,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分娩方式选择,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 标签: 孕妇学校 分娩培训 孕妇意愿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将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与常规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进对比,探讨合理的分娩方法。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4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7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阴道分娩方法,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妇疼痛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会阴切开率以及会阴裂伤程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当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1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可以明显的降低会阴侧切率,降低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以及疼痛程度,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会阴无保护技术 常规阴道分娩 效果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