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产程和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收治就诊的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的方法进行分析。本次统计研究中,将样本数据依照产妇接受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测验组和比照组。其中,比照组有4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她们在分娩护理中,选用的是常规方法。测验组有4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她们在分娩护理中,除选用了常规护理外,还增加了陪伴分娩。根据产妇的产程和分娩结局来对比两组数据中的护理效果。结果比照组样本数据中,产妇产程疼痛的VAS评定分数结果为潜伏期(5.73±1.88)分、初期活跃期(7.91±1.24)分、产妇宫口全开后的疼痛评分为(8.84±1.28)分均高于测验组样本数据中,产妇产程疼痛的VAS评定分数结果,即潜伏期(4.20±1.17)分、初期活跃期(6.12±1.25)分、产妇宫口全开后的疼痛评分为(7.16±1.13)分,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照组产妇在产程第一阶段(586.13±291.16)min、总产程(592.43±275.46)min,以上阶段中的声音均高于测验组的产妇在产程第一阶段(413.11±217.13)min、总产程(423.19±241.37)min,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陪伴分娩对于不但可以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还会加快产妇的产程时间。

  • 标签: 产妇 陪伴式分娩 产妇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产程和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收治就诊的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的方法进行分析。本次统计研究中,将样本数据依照产妇接受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测验组和比照组。其中,比照组有4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她们在分娩护理中,选用的是常规方法。测验组有4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她们在分娩护理中,除选用了常规护理外,还增加了陪伴分娩。根据产妇的产程和分娩结局来对比两组数据中的护理效果。结果比照组样本数据中,产妇产程疼痛的VAS评定分数结果为潜伏期(5.73±1.88)分、初期活跃期(7.91±1.24)分、产妇宫口全开后的疼痛评分为(8.84±1.28)分均高于测验组样本数据中,产妇产程疼痛的VAS评定分数结果,即潜伏期(4.20±1.17)分、初期活跃期(6.12±1.25)分、产妇宫口全开后的疼痛评分为(7.16±1.13)分,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照组产妇在产程第一阶段(586.13±291.16)min、总产程(592.43±275.46)min,以上阶段中的声音均高于测验组的产妇在产程第一阶段(413.11±217.13)min、总产程(423.19±241.37)min,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陪伴分娩对于不但可以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还会加快产妇的产程时间。

  • 标签: 产妇 陪伴式分娩 产妇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产程和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根据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收治就诊的 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的方法进行分析。本次统计研究中,将样本数据依照产妇接受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测验组和比照组。其中,比照组有 4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她们在分娩护理中,选用的是常规方法。测验组有 4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她们在分娩护理中,除选用了常规护理外,还增加了陪伴分娩。根据产妇的产程和分娩结局来对比两组数据中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照组样本数据中,产妇产程疼痛的 VAS评定分数结果为潜伏期( 5.73±1.88)分、初期活跃期( 7.91±1.24)分、产妇宫口全开后的疼痛评分为( 8.84±1.28)分均高于测验组样本数据中,产妇产程疼痛的 VAS评定分数结果,即潜伏期( 4.20±1.17)分、初期活跃期( 6.12±1.25)分、产妇宫口全开后的疼痛评分为( 7.16±1.13)分,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比照组产妇在产程第一阶段( 586.13±291.16) min、总产程( 592.43±275.46) min,以上阶段中的声音均高于测验组的产妇在产程第一阶段( 413.11±217.13) min、总产程( 423.19±241.37) min,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陪伴分娩对于不但可以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还会加快产妇的产程时间。

  • 标签: 产妇 陪伴式分娩 产妇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陪伴分娩在改变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4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展开分组,可以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均包含32例患者,对照组传统分娩模式,观察组陪伴分娩模式。比较两个小组产程、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个小组存在差异(P<0.05);分娩结局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陪伴分娩在产妇中应用,能够缩短产妇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陪伴式分娩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体验。本文针对家庭产房的运用,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心理素质明显改善,不良心理大幅度降低,对分娩的自信心增强,降低了手术分娩率,提高了母婴安全率。

  • 标签: 产妇 心理护理 家庭式产房 运用
  • 简介:【摘要】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体验。本文针对家庭产房的运用,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心理素质明显改善,不良心理大幅度降低,对分娩的自信心增强,降低了手术分娩率,提高了母婴安全率。 【关键词】产妇 心理护理 家庭产房 运用      妊娠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分娩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1]。近年来 , 心理护理深受产妇及其家属的关注 , 缺乏分娩知识 , 产生分娩顾虑 , 造成精神过度紧张 , 导致分娩时间的延长 , 甚至难产。心理护理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进行的,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用良好的工作形象和语言行为,取得产妇的信任的同时,邀请产妇丈夫或者直近亲属全程陪伴,助产士和护士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有效系统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最佳心态,增强产妇自信心,从而减轻分娩的痛苦,大大缩短产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的安全,是产科工作的重点,也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全组 702 例产妇,年龄 18 ~ 38 岁、平均 28.5 岁,初产妇 582 例、占 81.96% ,经产妇 120 例、占 18.02% ,住院 1 ~ 8 天,平均 5 天。 2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1  做好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    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是保证顺利分娩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用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产妇,接触产妇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取得产妇的信任和配合,使他们产程有安全感,在沟通中护士应满足产妇的需求,耐心的向她们介绍相关正常分娩的知识,及时答复她们提出的问题,检查病人时,要手法准确、熟练、观察仔细、注意态度要认真,记录及时,消除产妇的顾虑,一定要保证她们的正常饮食,使她们在精力上、体力上、心理上,都为顺利分娩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愉快地进行产程。 2.2  产程进展中也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产妇的文化修养、意志、情绪、性格等都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当产妇心理状态不佳时,应根据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鼓励和安慰,消除产妇紧张的情绪,心情愉快,思想放松,并用交谈等方式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有利于减轻宫缩的疼痛,使她们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分娩。    个别产妇不能进行自我控制,甚至拒绝进食,使体力精力消耗很大。这时应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鼓励产妇进食休息,这样避免因宫缩乏力而导致难产。 2.3  开展家庭产房    在第二产程中,我们开展家庭产房,允许丈夫、家人或有经验的人员陪伴分娩,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也可以消除产妇恐惧焦虑情绪。产科医生和助产士要温柔体贴,关怀备至,有条不紊,熟练果断,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以取得密切配合,以便胎儿顺利娩出。    总之,第二产程护理是最关键的阶段,指导产妇克服心理压力和躯体上的不适,强化其产生自信心,是帮助产妇正常分娩的关键。 2.4  鼓励产妇进食     从营养学的角度上讲,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及精力消耗较大,必须及时补充营养,才能促进乳汁分泌,因不及时补充能量,导致下床活动时晕厥,出现乳汁分泌不足,而导致母乳喂养婴儿失败,因此产后鼓励产妇进食,以及满足机体营养需要,还可以促进产妇淡化病人后进食,带来母婴健康的护理效果。 2.5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多数产妇已筋疲力尽,此时可嘱产妇休息。另一方面对产妇进行安慰,嘱其不要过分激动,从而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导致产后出血。因此,要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出血情况及软产道的裂伤情况。胎盘娩出后,做好相应的处理。让母婴肌肤接触,向产妇介绍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同时给产妇换好会阴垫,保暖,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帮助患者恢复体力,稳定情绪。  3 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的社会特性下,融入了孕妇主动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的互动的产前教育是否在提高初产妇分娩结果上优于传统的授课产前教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激励护理干预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进行研究 方法 以本院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納入的 100名住院分娩的初产妇,把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激励组,每组各 50名。按照常规护理的方法护理对照组,按照激励心理模式护理的方法护理激励组,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对比对照组,激励组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整体产程时间以及自然分娩率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激励护理干预能够使新生儿窒息率、整体产程时间以及难产率下降,对提升产科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激励 护理干预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陪伴分娩分娩期孕妇心理状态及分娩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在我院分娩的孕妇210例,病例来源时间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按照孕妇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全程陪伴分娩的105例分娩期孕妇作为研究组,未给予全程陪伴分娩的105例分娩期孕妇作为对比组。结果研究组孕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以及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概率等均明显优于对比组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分娩期孕妇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全程陪伴分娩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改变患者的分娩方式,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概率,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陪伴分娩 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量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结果观察组疼痛、焦虑以及新生儿评分以及总产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初产妇 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2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结果:观察组疼痛、焦虑以及新生儿评分以及总产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取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初产妇 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对初产妇分娩心理状态及分娩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6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对象,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体位方式分娩,而观察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方式分娩。分别对两组产妇的初产妇分娩心理状态及分娩率进行客观评定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剖宫产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围产期间,两组产妇与产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而产后的评分明显低于产前,且观察组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初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产程人文关怀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状态和产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接分娩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产妇接受全产程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产程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全产程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缩短产妇的产程、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自然分娩 心理状态 产程
  • 作者: 李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北京    100052)     【摘    要】    目的:探究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情况及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至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共180例,时间段为2016.8.15-2017.8.15,分为两组产妇,常规组选择传统护理,实验组选择激励式心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SAS、SDA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产程所需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更短,P<0.05;实验组产妇出血量、感染率、卧床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更少(短),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初产妇给予激励式心理干预措施,便于改善其负性情绪与分娩结局,将其产程进一步缩短,值得采纳。  【
  • 简介:摘要目的激励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负面情绪、产程情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初产妇患者100例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5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行激励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对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展开分析,实验组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激励式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结局 负面情绪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