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造影是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的方法。可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阻塞病变的位置、程度和范围,是检查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也可以为冠心病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但由于该项技术是一项有创操作,对病人的心理、生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对病人的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病可能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
  • 简介:CABG麻醉应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等.370例冠心病手术麻醉及围期处理的体会.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一般患者入室时HR应控制在60-70次/min

  • 标签: 例麻醉 冠状动脉搭桥术 处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采用介入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录的 60例进行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介入护理,对比并观测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病人的预后改善明显,相关指标改善及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病人满意度更高。结论:采取介入护理方法对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提升临床有效率,同时可促进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在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介入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麻醉处理应用冠状动脉搭桥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行 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患者 64 例,将 64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n=32) 与常规组( n=32), 常规组开展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观察组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比对两组患者术后 24h 血清学指标、 24h 引流量、术后失血量、手术时间及动脉血氧含量、平均血压。 结果: 观察组 患者术后 24h 血清学指标、 24h 引流量、术后失血量、手术时间及动脉血氧含量、平均血压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麻醉处理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安全可靠,预后较高,可减少体外循环对机体心肌的影响,稳定血液动力学,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处理 应用 冠状动脉搭桥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5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0%(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改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焦虑、抑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 效果
  • 简介:【摘要】国外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运动康复领域起步较早,发展更成熟系统,国内在相关领域稍显欠缺。现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运动康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运动康复最新进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运动康复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运动康复 理论模型 相关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患者 50例,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 n=25)与对照组( n=2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 SAS)评分、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4.00%)低于对照组( 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

  • 标签: 经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动脉闭塞直接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选择冠状动脉的闭塞造影技术是有效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标准,采用创伤性造影剂检查初期不被人们认可,但随着 32排、 16排、螺旋 CT等技术的应用,以有效的影像技术逐步提升处理技术效果和发展水平,提升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检查有效性,这符合检查的准确、方便和快捷效果,是用于 DSA检查的主要常规筛选测定方式。

  • 标签: 造影 冠状动脉闭塞 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动脉闭塞直接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选择冠状动脉的闭塞造影技术是有效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标准,采用创伤性造影剂检查初期不被人们认可,但随着32排、16排、螺旋CT等技术的应用,以有效的影像技术逐步提升处理技术效果和发展水平,提升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检查有效性,这符合检查的准确、方便和快捷效果,是用于DSA检查的主要常规筛选测定方式。

  • 标签: 造影 冠状动脉闭塞 护理
  • 简介:方法对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10例瓣膜病患者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有病变,其中10例瓣膜病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有冠状动脉病变

  • 标签: 例报告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9年5月我院开展6例在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宣教,中积极协调配合。结果6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间4~6h,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等情况,术后恢复好。结论护士术前了解病人病情,与医生沟通,了解中搭桥的条数,以及取材情况,备好手术中需要的所有耗材,中配合技术娴熟,做好感染预防,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对照组(n=34例)与观察组(n=34例),对照组于术后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后应用集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路移植术后给予经络拍背、呼吸功能训练及集化护理护理干预与血糖监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及肺不张的情况。同时给予优质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加社会归属感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切口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集术化护理 低氧血症 经络拍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切口,对照组( n=34 例)与观察组( n=34 例),对照组于术后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后应用集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针对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路移植术后给予经络拍背、呼吸功能训练及集化护理护理干预与血糖监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及肺不张的情况。同时给予优质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加社会归属感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切口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集术化护理 低氧血症 经络拍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相关危险因素在造影剂肾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00例冠状病变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是否出现造影剂肾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75例患者为非造影剂肾病患者,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为造影剂肾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水化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造影剂用量多于对照组,尿素氮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水化程度,造影剂用量,尿素氮等均是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两组研究对象均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术前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治疗,实验组术前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探讨替罗非班对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组织因子为(215.3±74.6)ng/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为(184.6±29.9)%,与对照组的(398.6±88.6)ng/L、(293.3±3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能有效缓解心肌微循环障碍,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微循环
  • 简介:摘要心脏支架手术,是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反复胸闷、胸痛以及可疑冠心病、心绞痛,同时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微小、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支架植人残余狭窄最低,再闭塞率远远低于溶栓治疗,再缺血发生率低,术后再住院率低于溶栓治疗者。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 护理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