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关节置换的护理。方法对39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39例患者在精心护理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高超的手术技术和中、术后精心的护理及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技术行人工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应用微创技术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对其实施全面干预护理。结果术后病人步行能力、日常生活动作及髋关节活动度较满意,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病人发生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应用微创技术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康复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微创技术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方入路与后方入路人工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78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39例,传统组与责任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行后方入路人工关节置换,后者行前方入路人工关节置换,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较小(P>0.05);责任组患者的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与传统组相比均明显较少,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HHS 评分、WOMAC 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责任组患者的HHS 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而责任组患者的WOMAC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人工关节置换中采用前方入路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与骨关节炎。

  • 标签: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评分 前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CNP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满意度评定为本科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根据满意程度给予1~5分,1分为不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护理前后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的情绪变化进行评定,共20项,每项1级~4级评分,病人的焦虑程度和分值呈正相关。客观评价标准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1年后随访康复情况等。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的满意度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个更科学、更高效、更节约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老年人工关节置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实施人工关节置换的4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常规组,一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每组23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方面的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疼痛评分以及卧床时间数据均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6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1例),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整体提升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后的康复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系统性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2周,术后一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是能够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效果恢复,提高术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系统性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置换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关节置换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摘要:目的:给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评价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并谈一谈护理体会。方法:我院骨科接诊106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按照入院时间早晚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常规护理,记录和比较本次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之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拆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体现在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这些方面。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索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degradationproduct,FDP)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和各自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行人工关节置换(totalhipartbroplastic,THA)的16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进行血浆DD、FIB、FDP的检测;术前和术后第3、7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检测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形成。按照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DVT阳性组和DVT阴性组,分析DD、FIB、FDP对于人工关节置换后DVT形成的诊断价值和各自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术后32例患者发生DVT,占19.1%。在检测的3个指标中,DD、FD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分别为81.8%(P=0.002)和68.4%(P=0.009oFIB曲线下的面积仅为56.3%(P=0.31o结论DD和FDP在人工关节置换后DVT的形成中有诊断意义。FIB对于在人工关节置换后DVT形成中的诊断意义较低。术后及时检测DD和FDP可以及时发现DVT,避免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vthromboembolism,PTE)的发生。

  • 标签: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诊断 低分子肝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桑恩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辽中区人民医院骨科  辽宁辽中  110200)  【摘  要】目的:观察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疾患的疗效.方法: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髋关节疾病患者232例,经后外侧入路施行全髋置换,随访1-5年。结果:骨水泥术后第3天,混合型第4周左右患者可以下地行走,基本恢复正常功能,优良率达92%。结论:加强术后管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关节病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云南中德骨科医院等多家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关节病损患者657例,均对其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在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关节病损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解除患者的疼痛,迅速重建关节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病损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踝关节不良的中期疗效。方法自1997年10月~2010年12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疾患66例中踝关节发育不良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4.5~59岁,平均52.7岁。幼儿时有外伤史4例,不明2例,病程5~11年。结果6例6踝获6~11年随访,平均8年4个月。术前、后踝关节功能采用Kofoed评价法,术前踝关节功能平均36分(30~40分)4例,17分(0~29)2例;术后优(85~100分)3例,良(75~84分)3例,均无疼痛。仅1例作了步态分析,术前跛行步态(站立相超过58%),术后正常步态(站立相15%~45%周期内)。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发育不良具有良好疗效。

  • 标签: 踝关节 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关节置换手术选择性治疗陈旧性臼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对12例陈旧性臼骨折患者一期行人工关节置换中通过固定骨折、颗粒状松质骨植骨、金属钛网的使用等方式来重建臼。结果治疗优良率达75%,2例患者需要再次翻修手术,无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臼骨折的患者可以通过假体置换手术,恢复关节功能,早日下床活动,避免了关节病残及继发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 标签: 关节 置换术 髋臼骨折 翻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和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7天,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康复及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