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梅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重点。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青霉素钠静脉足量治疗。结果经过正规足量治疗所有患儿均滴度转阴,症状体征消失。结论需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拓宽诊断视野。常规开展孕期和新生儿梅毒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 梅毒 诊断 治疗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 CT诊断腹部急症炎性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6年 8月 -2017年 2月收治的 76例腹部急症炎性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组所有患者均使用 GE提供的 16层螺旋 CT扫描仪,进行多层螺旋 CT扫描。数据生成图像后由专长腹部 CT医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 76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胆囊炎 32例,急性阑尾炎 22例,急性胰腺炎 1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7例,肝周炎 2例;经 CT检查后,诊断总符合率为 94.74%( 72/76)。结论:多层螺旋 CT对腹部急症进行诊断具有准确、快速等优势,能快速诊断病变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 标签: CT诊断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据我国因泌尿系统疾病住院儿童的部分回顾性调查资料显示,在慢性肾衰竭住院患儿中,先天/遗传性肾脏疾病所占的比例高达30%左右。遗传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不一定都有特异性或者有典型表现,在疾病早期往往难以发现,容易漏诊误诊,且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疾病或可导致患儿死亡,或可贻害小儿终生,最终进展至慢性肾衰竭,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 标签: 遗传性肾脏疾病 先天性 慢性肾衰竭 泌尿系统疾病 住院患儿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术的患儿一共有48例,对48例患儿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给予探讨。结果48例患儿当中47例恢复良好,1例患儿出现并发症,没有切口裂开或者不愈合的现象发生。结论对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对患儿切口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并发症明显减少,进而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术后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小儿先天膈疝在护理干预帮助下的效果。选取常规组和实验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患者手术期的性能指标,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值得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使用。

  • 标签: 小儿先天性膈疝 综合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先天小耳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第一、二鳃弓及其第一鳃沟的发育异常引起的外、中耳畸形,其中60.4%伴有其他畸形,是继唇、腭裂之后最为常见的面部畸形,临床特征涉及耳廓、外耳道和中耳,但内耳往往不受累及,中耳发育障碍同外耳畸形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对先天小耳畸形的治疗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 标签: 小耳畸形 治疗
  • 简介:先天膈疝(congenitaldiaphragmatichernia,CDH)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膈肌缺损,致使腹腔脏器疝入胸腔,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先天疾病.据近年文献报道,CDH发病率约为1/2500-3000,若包括死产婴儿在内,发病率接近1/2000,一般左侧多于右侧,左右侧发病比例约为6:1,双侧较少见,约占2%[1].

  • 标签: 先天性膈疝 临床诊治 胚胎发育异常 病理生理变化 先天性疾病 腹腔脏器
  •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先天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通过手术前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手术后对循环系统检测,呼吸道管理,胸腔引流管的管理,对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580例,10例死亡,死亡率为1.72%,有效地降低了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降低先天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良性病组织的介电特性,为电阻抗扫描技术用于检测碘致甲状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体甲状腺组织试验标本来自40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9例,年龄25~57岁;女性21例,年龄36~53岁。从刚手术离体的甲状腺组织分离良性病组织,利用自制测量系统,用阻抗分析仪Solartron1294+Solartron1260、Agilent4294测量上述组织10Hz~10MHz的电阻值和电抗值。做组织病理学诊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等手段获得组织的电导率、介电常数、阻抗虚部、Cole曲线等参数。结果以40例甲状腺良性病组织为研究对象,在所测频率范围内,甲状腺良性病组织的介电特性反应良好,其中电导率为0.25~0.80S/m。特征频率主要分布在3.18×104Hz附近,该频率对应的虚部值为-63Ω·cm。结论介电特性可以反映甲状腺良性病组织的功能信息,提示电阻抗扫描技术有望用于碘致甲状腺疾病检测领域。

  • 标签: 甲状腺组织 介电特性 电阻抗扫描 Cole曲线
  • 简介:目的冠状动脉扩张性病(CAE,coronaryarteryectasia)是一种冠状动脉扩张为主的血管病变,扩张的冠脉直径大于附近正常血管的1.5倍。文章概述CAE的发病机制、临床危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coronaryarterydisease)的区别、与全身其他血管扩张的关联、治疗的特殊之处。方法以近年来CAE相关临床、基础研究文献,概述CAE的研究进展。结果CAE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1-5%,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CAE可对冠脉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而被认为是有害的冠脉病变;粥样硬化重、特定的ACE、MMP基因型、不合并糖尿病的CAD患者更容易出现CAE;治疗上CAE与CAD基本类似,但不适合用硝酸酯类等药物。结论CAE是一种有临床危害的不同于CAD的冠脉病变,需要临床重视及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 标签: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粥样硬化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瘤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 灵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儿童先天脑脊膜膨出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9例儿童先天脑脊膜膨出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膨出14例,脊膜膨出5例,19例均行脑脊膜膨出修补手术。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院内出现伤口感染(脂肪液化)2例,为脊膜膨出患儿;脑脊液漏2例,为脑膜膨出患儿。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未见复发,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先天脑脊膜膨出依据临床包块部位及特征结合CT或MRI检查可确诊。只要患儿无手术及麻醉禁忌症,脑脊膜膨出修补术是治疗儿童先天脑脊膜膨出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脑脊膜膨出 脑脊膜膨出修补术 先天性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肛门闭锁的手术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先天肛门闭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何时采用手术治疗及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患者患病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措施,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其中12例患者器官发育较为完全,为低位闭锁,通过一期手术得到治愈;15例肠道异常患者,需切断异常瘘管,为中高位闭锁,采用二期手术从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效果良好;只有1例高位闭锁患者因术后感染死亡。结论肛门闭锁治疗,因患病情况不同,应根据患病程度选择手术时期和相应治疗措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临床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治疗措施
  • 简介:先天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为6/1000个活产婴儿,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新生儿筛查的开展,包括主动脉瓣而瓣畸形和微小室缺被逐渐检出,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可达75/1000个新生儿。目前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心脏病患儿高达15-17万,有人估计,围生期有20%的死亡是由先心病引起的,而在新生儿死亡原因中,心脏畸形因素高达50%。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现状 死亡原因 新生儿 诊断技术 文献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小儿先天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先天脑积水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20例患儿在手术半年进行CT和MRT检查,脑室与术前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未出现死亡现象,15例患者显效,3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其中3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2例患者出现分流管阻塞。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脑积水,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脑积水 手术
  • 简介:摘要通过对先天梅毒患儿的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针对患儿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有效的护理,以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同时,给予患儿家属必要的心理护理,取得家属的配合,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梅毒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先天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其治疗预后情况,为先天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4年住院治疗的先天梅毒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共39例资料完整的先天梅毒患儿入选;②患儿母亲正规驱梅治疗5例、非正规驱梅治疗34例;③临床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肝损伤、血液系统损害、骨损害、心脏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热、脾大;④患儿均予以青霉素治疗,未见青霉素不良反应;⑤症状体征消失的有11例、症状体征好转17例、无改善3例。结论先天梅毒中以早期先天梅毒最常见;早期先天梅毒可以有皮肤黏膜、肝脏、血液系统、骨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损害等多器官损害;青霉素是先天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早期先天梅毒的预后值得关注。

  • 标签: 梅毒 先天性 临床特征 青霉素
  • 简介:并指畸形(Syndactyly)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畸形之一。表现为相邻指/趾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可伴发多指、屈指、短指、先天指间关节融合等。表现变异性及不完全外显率,使并指畸形的诊疗缺乏清晰的路径。多年来对该疾病的处理以经验为依据,缺乏对基因学研究的了解和治疗策略的参考。为进一步规范并指畸形的诊疗,更新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先天畸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手整形专委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分会四肢畸形学组,汇集全国10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制定“先天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先天性 并指畸形 专家共识
  • 简介:小儿先天膈疝已列入新生儿高危疾病行列,其早期诊断有了新的突破,产前规范检查及有效宫内干预使其发病率降至1/5000-2500[1].但仍约有44%的先天膈疝患儿合并多种畸形[2].其死亡率仍高达50%-60%,后期治愈率仅60%-70%[3,4].规范诊疗流程,延长预后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仍是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先天性膈疝 外科诊治 小儿 高危疾病 早期诊断 诊疗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85例,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研究超声诊断在甲状腺占位性病中的作用。结果超声诊断显示,甲亢患者30例,甲状腺瘤患者21例,甲状腺炎患者19例,甲状腺癌15例。其中,良性肿瘤患者70例,检出率82.4%,恶性肿瘤患者15例,检出率为17.6%。结论超声检查进行甲状腺占位性病诊断,不仅准确率高,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影响小,可重复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