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牟宗三的儒学三期说、李泽厚的四期说和黄玉顺的新三期说,都足依据某种儒家形而上学的立场给儒学,都主张判教,这有悖于文明对话的时代。文明对话势必导致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如果从文明对话、文化融合的角度给儒学,则能更好地明确中国文化当下的任务,汲取前两期儒学的经验与教训,处理好内圣与外王的关系,从信仰到文物典章制度,民力国力、技术器物应用的全面复兴中国文化,中国人期盼着儒学能如是展开,成就自己的第三期。

  • 标签: 儒学 儒学分期 文化融合
  • 简介:中古是与上古、近古相对的概念.它的基本特质就在于对诗之为诗问题的探索.中古诗学围绕着诗歌应该写什么,应用什么语言风格写,诗歌有什么用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1.汉末(顺、献之间)--西晋末(永嘉年间),"诗缘情而绮靡"是这一阶段诗歌发展的基本走向;2.西晋末--东晋末,是玄言诗主导诗坛的阶段.诗体道而平淡是这一时期诗坛的基本倾向.3.刘宋--唐初贞观前后,这是中古诗学的总结时期.其基本的发展趋势是诗歌由玄言诗的"体道"转向"体物",并向着缘情回归,从而为最终复归于"言志"作着准备;在诗歌的风格上则由平淡经由秾艳而趋向清丽.中古诗学发展的内在动因至少有这样两条:质文代变,追求陌生化的审美心理;中古诗学的探索特性.

  • 标签: 中古 诗学 分期 玄言诗 言志 审美心理
  • 简介:假定礼乐可作为儒学文化模式中一种重要的文化陈述方式,那它不仅只反映儒学文化的架构关系,还应反映出儒学文化的传承关系……就纳西族而言,汉族儒学思想,特别是礼乐思想似乎已成为纳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其中以浓郁的忠君报国思想为表现内容的"木性官学"这种特殊的文学表现形式,就为儒学礼乐在丽江纳西人中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其后"旁性俗学"的兴起,则也是儒学礼乐在丽江纳西人中全面普及的最终结果.本文认为,儒家思想及其一整套礼乐制度在丽江纳西族中的传播与普及,曾为汉文化在纳西族地区的普及与谙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 标签: 纳西族 汉族流官 儒学礼乐 木性官学 旁性俗学
  • 简介:在中国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对《太极拳论》进行深入分析。在对'舍己从人'的起源进行儒学考证后,分析了'舍己从人'在太极拳经典文献中的作用。分别从'有生于无''无极''太极'出发,分析'从'在太极拳中的地位和意义,并以'从'的角度对太极拳理论进行解读。应用'从'的分析方法,对太极拳炮捶38式套路动作进行了新的例证阐释。

  • 标签: 武术 太极 太极拳 理论 舍己从人
  • 简介:一、儒学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在当今时代讨论儒家,是在一个世界文化融通的背景中来考虑、谈论,如果不回应这个时代总的文化背景,就原教旨谈儒家,恐怕今天很多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首先要说清楚我们是在什么背景中谈论儒家。我认为这个背景,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人类的三大问题与四类学术'。人类的三大问题,就是人与物的问题、人与他人的问题、

  • 标签: 儒学要旨
  • 作者: 高璐 谷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研究中国儿童及青年腭中缝分期(midpalatal suture stage,MPS)与颈椎骨龄分期(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stage,CS)的相关性,探讨CS对腭中缝骨化闭合程度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拍摄锥形束CT的1 076名≥6岁且<21.0岁的骨性Ⅰ类错儿童及青年锥形束CT资料,其中男性401名,女性675名,观察锥形束CT轴位腭中缝区域,记录MPS与CS。MPS共分5期,包括1、2、3、4s1(亚期)、4s2(亚期)、5期;CS共分6期,包括1~6期。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与诊断试验的方法,研究有序分类变量MPS与CS的相关关系。结果CS与MP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03。诊断效能从强到弱的CS与MPS配对依次为CS 6期与MPS 5期、CS 5期与MPS 4s2期、CS 1期与MPS 1期、CS 4期与MPS 4s1期、CS 2期与MPS 1期、CS 3期与MPS 3期。CS 1~3期者90.9%(309/340)处于MPS 1~3期,另9.1%(31/340)处于MPS 4s1期。CS 4期者33.0%(107/324)处于MPS 3期,46.6%(151/324)处于MPS 4s1期。结论CS与中国儿童及青年MPS相关性较强。处于CS 4期、拟采用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患者有必要于矫治前拍摄锥形束CT,以明确腭中缝骨化闭合状态。

  • 标签: 生长和发育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腭中缝 颈椎骨龄分期
  • 简介:创业9个多月,估值5亿美金,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趣分期,一方面直通京东、天猫等82C消费平台,一方面通过向大学生群体提供分期消费金融服务,然后收取服务费的消费金融模式,将P2P普惠思维与信托资产联系在了一起。

  • 标签: 消费金融 大学生群体 金融平台 金融服务 金融模式 信托资产
  • 简介:王莽自幼身受儒学教育,服膺儒学价值并努力践行儒家道德,实为西汉末期儒林领袖。自平帝起,王莽秉政,更加大力扶掖儒学,并对儒学的政治理想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援儒礼以更张制度,即'王莽改制'。王莽改制的实质,就是以儒学政治理想模式,来解决秦汉以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王莽的这场改革运动,其实是政治制度的儒学化过程。东汉建立以后,对王莽改制进行了清算整理,但涉及儒学儒学政治制度化的问题,在很多方面仍依其旧,从而奠定了儒学参与建构政治制度的基础,由此可见王莽改制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甚为深远。

  • 标签: 西汉 王莽 儒学
  • 简介:五四时期,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学遭受到一次最猛烈的抨击。人们把儒学看作是封建主义的代名词,因而是革命的对象,为了使中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打倒'孔家店',彻底批判儒学。但儒学究竟是否等同于封建主义,如果是,那么先秦的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佛、道二教这些同样表现了封建主义思想的,何以不能与儒学相抗衡?儒学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绵延流传达二千余年之

  • 标签: 孔子思想 五四时期 封建宗法 道二 孔家店 封建统治阶级
  • 简介:儒学是积极人世的学问,每个时代的儒学都是在回应那个时代的问题,从而在观念上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成为那个时代的学术形态。然而,一方面,现有的儒学史的叙述,例如所谓“宋明理学”研究,往往脱离了儒学的历史时代性质,成为一种纯粹的概念游戏,遮蔽了儒学的时代特征真相,有鉴于此,我们提出“重写儒学史”问题;另一方面,当代儒学面临着中国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全球化等问题,需要建构儒学的现代化的学术形态,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这是“续写儒学史”,即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写儒学史”。

  • 标签: 儒学 重写儒学史 儒学现代化版本
  • 简介:当代第一部儒学通史──评《中国儒学》张宗尧谢祥皓、刘宗贤所著《中国儒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为我们全面、真实、准确地勾画了传统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轮廓。著者以其深厚的功力,深邃的历史眼光,在翔实周密地考证辨析之基础上向读者奉献了儒学研究...

  • 标签: 中国儒学 儒学思想 儒家思想 儒学发展 封建社会 通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说到为形而上学奠基、或重建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存在者的儒家形而上学,重建儒家形而上学

  • 标签: 复归生活 生活重建 重建儒学
  • 简介:<正>四川古称巴蜀,秦汉时称其民曰“西南夷”。《蜀王本纪》:“蜀人椎结,左衽,不知文书,未有礼乐”,显然,巴蜀文化远远落后于中原。但自西汉景武间,张宽等人“东受七经,还以教授”后,“蜀学比齐鲁,巴、汉亦化之。”巴蜀文化的发展,何以如此迅速?在前辈专家、教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通过秦汉时期儒学传入巴蜀及其在巴蜀广泛传播的背景、途径与方式,和儒学在巴蜀产生的影响,对上述问题略陈管见。

  • 标签: 巴蜀 儒学 中原文化 文翁 汉书 秦汉时期
  • 简介:要解决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要从“究天人之际”的问题开始,儒学所说的天,是指宇宙自然界,它是一切生命的创造之源,因而具有神圣性,但不神,天有形而上的超越层面,但不超自然的绝对实体,人是天之所生,又是德性的存在,人以完成其德性实现与天德合一的境界,可说是一种自我超越,但决不是离开现世人生而进入另一个世界,在儒学中只有一个世界,没有两个世界,儒学有敬天思想,包涵着深刻的宗教精神,但不是神学宗教,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

  • 标签: 儒学 宗教 究天人之际 人文主义宗教
  • 简介:摘要“传统的儒者,由于停滞不前,已经开始走向灭亡。起初,他们的思想曾是一股势力,曾是社会之产物和强大的思想支柱。最后它却成了一个幽灵;产生它和需要它的社会瓦解之后,它现在只在许多人的心灵中活着,人们珍视它,仅仅因为它本身的原因而已。”,这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中国文化的研究者约瑟夫.列文森在他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说过的一句话,虽说有点夸张,但从一定程度上还是道出了一些事实的。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大量地传入中国,儒家文化已经在不知不觉走向衰落,大部分人诵读儒家经典不是为了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也不是为了寻找合适的行为规范,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学术研究的资料,很多经典只是成为图书馆、博物馆里的珍藏品,而没有具体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但是暂时的衰落并不代表灭亡,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人类的进程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它需要人们投入其中,付出不懈的努力和热情的关注”,因此新时代下,我们仍要针对儒家的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儒家的复兴而努力,保存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因此本文尝试根据儒学文化的具体发展状况探寻儒学的复兴之路。

  • 标签: 儒学 复兴 对话
  • 简介:8月29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中国孔子基金会、韩国安东大学、韩国国学振兴院共同主办。来自中韩两国韵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儒家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就中韩儒家文明的历史传承、当代价值和创新发展,儒家文明的地域性与实践性,儒家文明与中国梦、韩国梦,儒学与亚洲价值观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 标签: 中韩两国 交流 儒学 儒家文明 历史传承 社会科学院
  • 简介: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传教士起,美国开始了儒家文化的介绍、传播和研究,到二十世纪后逐渐发展成熟。随着中国崛起和中美关系的日益重要,美国儒学研究迅速发展成为海外儒学研究的中心,美国学者从西方哲学角度出发研究儒学,对当今儒学的现代化转化和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也增进了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归纳和梳理当今美国新儒学的思想,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有重要推动作用。

  • 标签: 新儒学 美国儒学 儒学复兴 波士顿儒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1-18
  • 简介:为经济、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的文化系统的合理性就成了问题,中国经济体系、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及其合理性的危机引起其同构的传统文化的正当性危机,累积合法性危机    一、问题    在对新文化运动反儒学原因的探讨中

  • 标签: 儒学危机 危机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