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位改变对膀胱冲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6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冲洗器对膀胱进行冲洗,对照组患者采用平卧位置,观察组患者采用左侧以及右侧卧位,对比两组患者7、14、25天的效果。结果其观察组患者在第7、14天的效果较为显著,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左右侧卧位能够提升冲洗效果,减少泌尿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体位 膀胱冲洗 尿路感染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末梢灌注指数(tipperfusionindexTPI)是将指(趾)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采集的容积波形用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后转化成数字为0-100的指数,本研究通过体位改变探讨TPI用于监测交感张力变化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健康自愿者50例,依次行坐,蹲,站,躺,坐体位改变,每间隔2秒记录一次SpO2,HR和TPI,每种体位改变后记录30秒;计算体位改变前后HR和TPI的最大变化值(△HR和△TPI)和相应时间(T△HR和T△TPI)。以△HR或△TPI的变化幅度>5%定为HR或TPI反映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变化的灵敏度为84.5%,TPI为98%,△TPI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HR的变化幅度(P<0.05)。而T△TPI和T△HR(P<0.05)。△HR和△TPI之间呈负相关(r=-0.721,p<0.01);△HR和T△HR之间及△TPI和T△TPI之间呈正相关(r=0.437和0.0414,p<0.01)。结论:TPI与HR变化均可反映交感张力的变化,而且TPI比HR更迅速,灵敏。

  • 标签: 体位 心率 末梢灌注指数 交感张力 临床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成人体位改变对生化常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征集的100名成人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让100名志愿者分别采取坐位、卧位、半卧位各30分钟,然后抽取静脉血做成标本,对静脉血标本进行生化常规指标检测,共14项。观察不同体位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14项生化指标中除GLU,CRE,UA在坐位,卧位及半卧位上的差异不明显,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坐位和卧位及半卧位方面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成人体位改变可以导致生化常规指标发生明显的改变,所以在临床上给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时候要注意到体位的影响因素,避免误诊。

  • 标签: 成人体位 生化常规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改变体位促进胎儿枕后位的自然分娩.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住入我院,正常、足月、单胎妊娠,经B超诊断或经腹部触诊、胎心音位置等检查,证实为枕后(横)位,(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的产妇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给予体位指导,必要时徒手转胎头处理,实验组自由体位,两组其他处理相同.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少于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评分无差异,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体位促进胎儿枕后位的自然分娩.关键词体位;枕后位;分娩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缩短产程,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保证有效的分娩力,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密切观察产程,尽快采取最合适、最有效的方法结束分娩。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产程进展时间明显缩短,分娩方式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人工扩张宫颈、改变体位,可以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

  • 标签: 宫颈 改变体位 压肛法 缩短产程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以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经B超检查判断为枕后位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研究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间歇收缩的合力作用,使胎头在下降时逐渐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106例(88.3%)胎儿从枕后位转到枕前位经月道娩出。剖宫产14例(11.7%)。对照组经阴道娩出仅20例(16.7%),剖宫产100例(83.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研究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02.6分钟,第二产程平均59.8分钟。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483.7分钟,第二产程平均156.7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矫正胎头枕后位是降低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难产 胎位不正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腔支气管插管的患者在体位变动后导管的位置变化,并比较两种方法在体位变动中对导管位置的影响。方法50例行择期开胸手术,术中需单肺通气的病人,ASAⅠ、Ⅱ级,全麻诱导后用传统方法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DTL),A组25人用FOB调整到正确位置,给套囊充气,变为侧卧位后再次用FOB查看导管的位置有无移动及其移动距离。B组25人在改变体位之前先给套囊放气,体位改变后再充气,然后用FOB查看导管的位置有无移动及其移动的距离。结果A组方法(不放套囊组)在病人体位变动时导管在移动方向上更容易过浅;而B组(放套囊组)却更容易过深。在导管就位准确率来看,B组(76%)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56%)。

  • 标签: 双腔支气管导管 插管 体位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侧俯卧体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枕后(横)位产妇2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在产程早期即应用侧俯卧位,在活跃中、晚期辅以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法;对照组采用随意自由卧位,无特殊处理。结果实验组经阴道分娩率为91.82%,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是18.18%;结论产妇早期使用侧俯卧位,可纠正枕后(横)位,降低头位难产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分娩的质量。

  • 标签: 侧俯卧位 头位难产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疮手术患者体位改变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6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俯卧位),22例,B组(左侧卧位)22例,C组(截石位)22例。比较手术治疗痔疮时三种不同体位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结果三种体位的手术时间、血氧饱和度、对生命体征的影响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过程中不同体位各有优缺点,截石位疗效最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最小,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痔疮手术 体位改变 生命体征
  • 简介: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和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但由于术中残余CO2气体及其产生的酸性物质可对膈肌神经产生刺激。进而反射性地引起肩背部、肋间等部位的疼痛一牵涉痛,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使患者以及家属对腹腔镜手术有了新的看法。为了更快地使发生牵涉痛的患者减轻痛苦,我院一直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体位改变。这一方法有效的缩短了牵涉痛的持续时间,缓解了疼痛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体位改变 术后早期 牵涉痛 住院时间 酸性物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头位难产产妇应用动态改变产妇体位的助产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2月1日~2022年1月31日发生头位难产产妇73例,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应用常规助产护理的产妇命名为参照组,纳入37例,应用改变产妇体位的产妇命名为试验组,纳入36例,比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高,剖宫产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动态 改变产妇体位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头低位与头高位交替的反复体位改变模式(head-downandhead-uptilt,HDT/HUT)对人体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12名受试者进行HDT/HUT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试验,试验前、后分别进行头高位立位耐力测试,取测试时平卧位和立位第1min(HUT1min)的心率(heartrate,HR)、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每搏量(stroke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总外周阻力(totalperipheralresistance,TPR)数据,用于比较分析。结果反复体位改变前、后立位耐力测试相比,试验后平卧位HR、SV、CO明显降低(P〈0.05、P〈0.01),TPR明显升高(P〈0.01);HUT1min时,DBP、MAP、SV、CO明显降低(P〈0.05、P〈0.01),TPR明显升高(P〈0.01)。结论头低位与头高位反复体位改变降低了人体立位耐力。

  • 标签: 头高位 头低位 反复体位改变 立位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位改变联合护理干预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3例本院于2020年1月至3月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将患者一般资料导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随机选择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抗炎、雾化吸入治疗)与研究组(32例,采用体位改变+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SAS及SD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可知,研究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中IL-6、IL-8、CRP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指导患者以正确的体位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改善治疗效果,进而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控制,有利于整体治疗的开展与后续的康复。

  • 标签: 体位改变 护理干预 新冠肺炎 抗炎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对胎方位进行矫正,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初产妇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进行体位指导,观察组对产妇进行体位指导,观察两组产妇生产情况、生产方式以及产程、新生儿状况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所记录数据可以得出,观察组中有47例产妇进行自然分娩,阴道分娩率为78.33%,对照组中仅有19例,阴道分娩率仅为31.67%,P<0.01;两组进行剖宫产产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各指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程比较,观察组整体情况更佳(P<0.01);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P>0.05。结论在产程中通过指导产妇改变体位以对胎方位进行矫正,可有效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减少难产情况的发生。

  • 标签: 体位指导 胎方位矫正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TURP)后截石位体位改变对血压的影响及对策。方法观察100例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手术完成后,采用双下肢同时平放,记录体位改变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对象在改变体位后1min,3min,5min与术毕相比DBP、SBP和MA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改变体位1min血压下降幅度最大;改变体位1min,高血压病患者比无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截石位恢复到平卧位后应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待血压及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送回病房,特别对于高血压病人尤为重要。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体位 改变 血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