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复方石韦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尿路感染的患者52例(2015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将其命名为三金片治疗组与复方石韦片治疗组,每组各26例。其中三金片治疗组患者采取三金片药物进行治疗,而复方石韦片治疗组患者则采取复方石韦片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复方石韦片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显著优于三金片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石韦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治愈疾病,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复方石韦片 尿路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很多人都喜欢追逐“神奇食物”,蔓越莓就是颇具号召力的一种。蔓越莓果、蔓越莓干、蔓越莓汁、蔓越莓胶囊……让人眼花缭乱。传说中蔓越莓的功效也很丰富,尤其是“预防妇科疾病”,对时尚女性们极具吸引力。

  • 标签: 女性尿路感染 蔓越莓汁 预防 妇科疾病 吸引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尿路感染与腺膀胱炎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腺膀胱炎患者75例,同时取健康体检65名,对两组尿液细菌定量培养,并做尿细菌计数比较,分析下尿路感染与腺膀胱炎关系。结果尿液细菌学检查,对照组患者标本中,有意义菌尿、可疑标本分别为2例、4例,分别占3.08%(2/65)、6.15%(4/65),腺膀胱炎患者标本总,有意义尿菌、可疑标本分别为14.67%(11/75)、20.00%(15/75),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检查者尿液标本经过细菌培养,以埃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为主,对比尿菌落计数结果,尿菌落计数结果腺膀胱炎组患者计数结果较高,无菌率低,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尿液病毒检测,检出阳性率腺膀胱炎组4.00%(3/75),与对照组3.08%(2/6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膀胱炎发病与下尿路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特别大肠杆菌感染,更可能增加腺膀胱炎发生率。

  • 标签: 下尿路感染 腺性膀胱炎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100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4年,诊断符合国际诊断标准。入选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用单纯西药敏感抗菌素治疗,治疗组50例,用西药敏感抗菌素治疗联合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两组都进行14天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单纯敏感西药抗菌素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快、更好。结论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患者而言,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对其临床疗效有积极的影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自我感受。

  • 标签: 中西医联合治疗 反复尿路感染 甘露消毒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的临床检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尿细菌培养确诊为尿路感染患者65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时间段接收的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行尿常规检测,比较各指标水平,分析两组阳性率。结果试验组化学干检测结果各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镜检结果各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诊断中采用尿常规检测具有一定的价值,虽然各指标单独诊断阳性率不高,但综合诊断阳性率较高,可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 临床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作为泌尿外科一类常见的并发症,尿路感染主要由病原菌入侵引起,容易造成医患纠纷等问题,对医疗服务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在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尿路感染原因,研究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 标签: 泌尿外科患者 尿路感染 原因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效果及安全。方法本研究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例数相同均为25例。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接受细菌检验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进行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其临床总好转概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经细菌检验发现大肠埃希菌感染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细菌感染种类,结合患者的病情开展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观察并评价导管护理对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结合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的循征导管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为(6.98±1.51)d,尿路感染发生率42.00%,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为(3.45±1.14)d,尿路感染发生率17.0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为9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导管护理 导管相关性 尿路感染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死亡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2月82例导尿的患者及2017年1-10月40例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对后40例患者采取严格掌握适应证,注重消毒工作,加强置管前、置管时、置管后的预防措施。结果后40例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前82例患者。结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糖尿病病人合并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80例女性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给予针对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7(92.50%)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1(77.50%)例,且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女性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给予针对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女性 糖尿病 尿路感染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以及对策,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住院接受留置导尿管患者500例,采集尿液送检,尿细菌培养后鉴定。结果52例感染感染率10.4%。结论导尿是尿路感染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想要实现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控制,就必须要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指征,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留置导尿管后做好导尿的各项护理工作及院感防控措施,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导尿管 相关尿路感染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采取前瞻的调查方法,调查其相关因素。结果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与导尿无菌操作、导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留置尿管的各项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缩短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特点以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70例,按照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年龄不低于60岁的归为观察组(37例),其余归为对照组(3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在首发症状、诱发因素、尿培养阳性率、耐药情况以及治疗周期方面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不存在典型首发症状,具有较低的尿培养阳性率,且耐药严重,治疗周期较长,应结合临床症状,尿培养结果等及时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

  • 标签: 老年人 尿路感染 临床特点 诊治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后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入组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基于此增加尿路感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参照组(22.00%),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治疗后增加尿路感染护理,能有效减小尿路感染发生的可能,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和骨盆功能。

  • 标签: 不稳定 骨盆骨折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留置尿管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134例老年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尿路感染发病率差异.结果: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7.46%,留置尿管时间(15.36±18.27)天,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17.91%,留置尿管时间(13.94±8.27)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留置尿管患者多由于无法自主排尿采取留置尿管治疗,但长期留置尿管刺激患者的尿道与膀胱,出现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利用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留置尿管 临床护理干预 相关尿路感染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416例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泌尿外科无尿路感染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预防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留置导尿、住院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留置导尿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管留置平均时间尿路感染组明显长于无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预防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无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0.96%,无尿路感染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为0.5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尿路感染发生危险主要来源于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几个方面,可采取针对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尿路感染 临床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搜集的171例留置尿管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71例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再积极探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71例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率为4.68%(8/171),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年龄和留置导管时间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患者采取针对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留置导尿时间。结论病情过于严重、年龄过大或者留置尿管时间比较长等是影响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护理管理能够缩短留置导管的留置时间。

  • 标签: 留置尿管 相关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的临床检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尿细菌培养确诊为尿路感染患者65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时间段接收的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行尿常规检测,比较各指标水平,分析两组阳性率。结果试验组化学干检测结果各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镜检结果各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诊断中采用尿常规检测具有一定的价值,虽然各指标单独诊断阳性率不高,但综合诊断阳性率较高,可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 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