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β防御素2(BD-2)与急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将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尿路感染(UTI)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UTI模型组采用大肠杆菌行UTI模型制备,阴性对照组采用等量的无菌0.9%氯化钠代替菌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组小鼠血液、尿液的BD-2浓度。HE染色观察3组小鼠泌尿系统(肾脏、膀胱和输尿管)的病理学炎症改变。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法评价BD-2在3组小鼠泌尿系统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UTI模型组小鼠的血液和尿液BD-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或阴性对照组(均P<0.05)。UTI模型小鼠的肾脏和膀胱炎症评分均要高于正常组(均P<0.05),而3组小鼠输尿管的炎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小鼠BD-2 mRNA在泌尿系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2蛋白在UTI模型小鼠肾脏和膀胱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或阴性对照组(均P<0.05),而3组输尿管中的BD-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者认为,急性UTI时小鼠血液和尿液中BD-2浓度明显升高,小鼠泌尿系统组织(肾脏、膀胱)中BD-2蛋白表达上升,预示BD-2可能参与了急性UTI的发病。

  • 标签: β防御素 泌尿道感染 小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小儿尿路感染的防治措施与护理方法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 2019年 7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小儿尿路感染患儿 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 50例小儿尿路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大组,平均每组患儿 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儿尿路感染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小儿尿路感染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与护理前后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与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两组尿路感染患儿均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与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发现,实验组采用综合尿路感染治疗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患儿,且实验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治疗小儿尿路感染过程中,采取及时、有效、针对的防治措施与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小儿尿路感染的症状,且降低患儿小儿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及时控制病情恶化,安全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尿路感染 防治措施 护理方法
  • 作者: 王晓英 葛瑛 马小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100730(现在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27640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100730
  • 简介:摘要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诊断延误或治疗不当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尿液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至关重要,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干化学法检测联合尿液流式细胞仪的尿常规以及尿培养。本文重点讨论干化学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与尿培养结果的解读及其与尿路感染诊断的相关,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干化学法检测 尿液流式细胞仪 尿培养 尿路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肾通淋汤治疗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60 例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后根据药敏及临床疗效选择敏感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肾通淋汤治疗。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痊愈率、有效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痊愈率( 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 13.33%, P<0.05)。 结论:益肾通淋汤治疗肛周湿疹症状改善更明显,痊愈率更高。

  • 标签: 反复发作尿路感染 益肾通淋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结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5月在我院医治的 205例尿路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205例例体检者为参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常规检查。观察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等相关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尿沉渣 白细胞计数> 10个 /HP为 94.63%、亚硝酸盐阳性为 88.29%以及尿白细胞酯酶阳性为 97.56%,参照组均为 0.00%,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尿常规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研究实施期间( 2019年 5-2020年 5月)纳入尿路感染者( 31例)与健康者( 31例),组别则为感染组、健康组,对比尿常规结果。 结果 感染组 RBC为( 7.81±2.03) ×109/L、 WBC为( 34.83±7.91) ×1012/L,与健康组数据相比明显更高, P<0.05。对于尿路感染,尿常规检出准确率高达 93.55%( 29例),数据与尿培养数据( 100.00%, 31例)经 SPSS21.0检验后并未呈现出明显差异, P>0.05。感染组对尿常规的满意度高达 96.77%( 30例),远远高于尿培养的 77.42%( 24例),数据之间差异大, P<0.05。 结论 尿常规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高。

  • 标签: 尿路感染 应用价值 检测 诊断 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导管护理对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0 月 本 内分泌科 接诊并在住院期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共计 40 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2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导管护理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和留置导管时间。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专业的导管护理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尿路感染发生率更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临床适用导管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留置导管患者的身体恢复,且安全较高,能够显著降低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护理 尿路感染 干预 效果 发生率 安全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及膀胱刺激症状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当天均未发生尿路感染;置管1-3d,研究组1例、对照组3例发生尿路感染;置管4-7d,研究组2例、对照组8例发生尿路感染;置管8d后,研究组5例、对照组12例发生尿路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策略 尿管 尿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中药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内本院 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 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 30 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剩余 30 例作为实验组行常规 + 中药护理干预,对比 治疗效果 。 结果: 对比对照组, 实验组 感染发生率更低、治疗费用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结论: 穿心莲 水煎剂 能 够有缓解患者 导尿管相关尿路 感染 的 情况,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导尿管 相关性尿路感染 中药护理干预 效果与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为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探究对患者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以 120例留置导管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策略的不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就患者不同时间后相关尿路感染情况、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较少, P<0.05。观察组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 P<0.05。结论:在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为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策略 尿管 相关性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导管护理干预 在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效果 进行研究。 方法: 将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 期间的 60 例留置导尿管的 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 30 例和对照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 导管护理 。 结果: 实验组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 结论: 对 留置导尿管的 患者采取 导管护理 ,可有效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并有效降低尿路感染,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护理 尿路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 方法:对 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 期间的采取留置导尿管的 60 例 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30 例和对照组 30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预防措开展整体护理 。 结果: 研究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尿路感染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 结论: 对 留置导尿管的 患者采取 预防措施开展整体护理 ,可有降低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和尿路感染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预防措施 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