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海东城市建设的扩张,工业废弃物、建筑扬尘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猛增,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以PM2.5、PM10及O3为主的空气颗粒物,由于其广泛的危害性而备受各界关注,已成为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源。[1]本文通过分析海东市平安区2018-2022年的空气PM2.5、PM10及O3质量浓度、气象因素的监测数据,对空气颗粒物污染的年、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及气象因素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东市平安区2018-2022年PM2.5、PM10浓度年均值显著降低,并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动态。O3浓度年均值降低幅度不大,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动态。PM2.5、PM10及O3浓度受到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与气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显著相关,各种气象因子对PM2.5、PM10及O3浓度的影响存在差异。

  • 标签: PM2.5 PM10 O3 时空动态 气象因素
  • 简介:摘要 PM2.5由于其成分复杂可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随着对PM2.5健康风险的深入研究,其对糖尿病的影响成为新的关注点。本研究从PM2.5现状、PM2.5与糖代谢的关系以及可能机制分析了PM2.5暴露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研究PM2.5暴露对糖尿病的作用和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PM2.5 糖代谢 炎症反应 机制
  • 简介:摘要:目前PM2.5和臭氧这两种污染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而且两者关系密切,都是由VOCs和NOx转化形成的,因此将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是解决大气污染的关键。我国已经采取重要举措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尝试从问题层面提出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的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PM2.5 臭氧污染 协同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也使得我国工程建筑行业在当下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其涉及到的内容和环节较多,加大对于其管理力度可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时,信息化的普及率也在不断增加,实现了管理上的转型,更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 标签: PM项目 信息化建设 思路探索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轨道交通建设逐渐成为城市首选。地铁站点多数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地下管线种类复杂、数量繁多、迁改协调难度大,从而制约站点的建设,如何合理高效的制定管线迁改方案,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关键。本文结合南通轨道交通1、2号线综合管线迁改,对管线迁改设计各阶段进行探讨,梳理管线迁改设计的工作内容、步骤、注意事项等,以供参考。

  • 标签: 轨道交通 综合管线迁改 设计
  • 简介:摘要:利用NASA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1公里网格遥感数据,并结合地面PM2.5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及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大庆主城区非采暖季污染日PM2.5浓度。结果表明:(1)补充气象要素前PM2.5与AOD拟合R2三季皆低于0.2,拟合度较低,在加入气象因素订正后后拟合R2提升至0.6以上。(2)随机森林模型拟合优度均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3)大庆市PM2.5浓度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西低东高”的特征,西部为让胡路区及红岗区,东部的萨尔图区及龙凤区为PM2.5较高值地区。

  • 标签: 遥感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PM2.5 随机森林
  • 简介:摘要:利用NASA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1公里网格遥感数据,并结合地面PM2.5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及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大庆主城区非采暖季污染日PM2.5浓度。结果表明:(1)补充气象要素前PM2.5与AOD拟合R2三季皆低于0.2,拟合度较低,在加入气象因素订正后后拟合R2提升至0.6以上。(2)随机森林模型拟合优度均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3)大庆市PM2.5浓度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西低东高”的特征,西部为让胡路区及红岗区,东部的萨尔图区及龙凤区为PM2.5较高值地区。

  • 标签: 遥感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PM2.5 随机森林
  • 简介:摘要: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正线自2013年12月28日开通至今已过七年,随着设备的使用,设备内部结构会有变形磨损,同时也会出现一部分未出现过的故障。本文选取自动售票机(TVM)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旨在分析故障处理思路和方法,提高处理故障效率,增加设备有效运行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环境,大气环境的剧烈变化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以PM2.5浓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PM2.5超标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成为威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环境因素。鉴于此,文章分析了PM2.5的人危害,以及在大气污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大气污染 PM2.5 监测数据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整理当前的研究结果并进行归纳发现,高度多样化和稳定的微生物区系对人类整体健康有促进作用,且很多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疾病都伴有肠道菌群紊乱,PM2.5及高脂高糖饮食暴露均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未来可以考虑通过益生菌治疗PM2.5及高脂高糖饮食导致的机体疾病损伤。

  • 标签: 细颗粒物 高脂高糖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在开放场景中,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并不能实现100%的全无人驾驶,V2X远程驾驶模式可以为落地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冗余保障。本文主要是对v2x远程驾驶实训系统的关键技术展开分析,并对远程驾驶系统实训业务的组成进行探讨,并依此构建满足实训业务需求的远程驾驶实训系统设备,希望可以给予同行一些帮助和借鉴。

  • 标签: 智慧交通 V2X 远程驾驶实训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现代化发展,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的颗粒物污染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研究了京津冀地区14个城市近几年来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通过对比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前后的空气质量状况,发现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空气污染得到了缓解。本研究可为空气污染科学防治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

  • 标签: 京津冀 低碳发展 空气质量
  • 简介:摘要:大气细颗粒物(PM2.5)源头复杂,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威胁引起广泛关注。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生物质燃烧等多元化排放源导致城市大气中PM2.5浓度居高不下。PM2.5的复杂性体现在不同源头的贡献差异、气象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复杂的物质成分及形成过程。治理应从源头出发,加强排放源监管,推动清洁能源使用。科学治理需要深入了解PM2.5的来源、分布和化学成分,结合大气模型和监测技术,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综合考虑城市特点,实施差异化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协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市民形成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城市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 标签: 大气细颗粒物,PM2.5,成因,生态环境效应,可持续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交通网络规划与交通流优化,旨在深入探讨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与优化策略,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挑战。在交通网络规划方面,我们关注研究背景与意义、数据收集与分析、城市规划与交通网络设计、环境影响评估及可持续性考虑。而在交通流优化研究中,我们聚焦于交通流模型与仿真、拥堵识别与缓解策略、公共交通系统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深度研究这些领域,我们致力于为构建智慧、高效、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持。

  • 标签: 交通网络规划 交通流优化 城市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近年来国内雾霾天气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雾霾天气的产生主要受到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影响,当大气污染中细颗粒物水平升高,不仅会使可见度降低,还会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大气污染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PM2.5对心血管系统危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PM2.5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大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PM2.5 心血管系统
  • 简介:摘要:生态城地铁Z2线修建过程中,政府组织战略专题组,动员专家学者,对沿线站点、站名等问题开展座谈,在广泛听取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草案,于2018年予以公示,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党和政府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学生模拟听证会,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

  • 标签: 民主决策   Z2线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交通工程领域中的交通安全管理与交通事故预防研究。首先,分析了交通事故的多因素成因,包括人为因素、道路因素、车辆因素和天气条件。其次,详细介绍了交通事故预防的多种方法与措施,如合理的道路设计、交通信号与标志的设置、交通教育与宣传、强化交通执法以及利用技术创新与智能交通系统等。本研究还突出了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后,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为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交通安全管理 交通事故预防 交通规则
  • 简介:摘要: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流优化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深入探讨了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绿灯时间分配、检测与感应、协调与同步等,并介绍了不同的信号控制方法,如固定时控制、自适应控制和基于优先级的控制。此外,我们还讨论了交通流优化措施,包括公共交通改进、路网设计与改建、出行管理策略和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最后,强调了综合应用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流优化的重要性,以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和安全的城市交通系统。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交通管理机构和市民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城市交通的改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交通工程 交通信号控制 交通流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流优化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深入探讨了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绿灯时间分配、检测与感应、协调与同步等,并介绍了不同的信号控制方法,如固定时控制、自适应控制和基于优先级的控制。此外,我们还讨论了交通流优化措施,包括公共交通改进、路网设计与改建、出行管理策略和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最后,强调了综合应用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流优化的重要性,以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和安全的城市交通系统。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交通管理机构和市民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城市交通的改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交通工程 交通信号控制 交通流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