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义利观在其弟子编撰的《论语》中进行了全面阐述。义以为上、利之常情、义利辨证是孔子义利观的主要内涵。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部分党员干部义利观扭曲,腐败问题日益突出,“假义真利”是时下贪官之真实写照。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孔子义利观要进行现代解读,突破时代与阶级局限性,汲取为政中的科学义利思想,这对提升党员干部政德素养和加强党内廉政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价值。

  • 标签: 孔子 义利观 廉政建设
  • 简介:"义"与"利"何者优先这一问题引发过无数争议。先秦儒家学派倡导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我国影响深远,其道义上从侧面为古代专制统治者所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提供了辩护,极大地压抑了我国古代的商业进步。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考察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指出了儒家义利观的这一弊端,有助于社会形成对商业和商人的理性认识。

  • 标签: 儒家学派 义利观 重义轻利 社会道德
  • 简介:《论语》"义利观"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但对现代廉政教育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教育内容上,强调正确对待名利,树立正确政绩观;简化物欲,俭以养德;作风正派,不为色诱。教育方式上,推崇以"义"律己,防微杜渐;常反思,克己守义;坚定信仰,以"义"为追求。受时代的影响,《论语》"义利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鉴于此,现代廉政教育应加强法制教育,以法律作为最低限度的"义";强化监督,更好地体现公民获"利"的平等性;加大执法力度,让"见利忘义"行为受到应有惩罚,从而推动廉政教育更好地发展。

  • 标签: 廉政教育 义利观 《论语》
  • 简介:对利益问题的关注,使马克思的研究从哲学领域转向经济学领域,并在此基础之上发现了唯物史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益原则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正严重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在理性化与世俗化并存的现代社会,利益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基础;利益问题不仅关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行为方式,也决定人们的思想接受和价值认同;利益问题不能单靠经济手段加以调节,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 标签: 利益 思想政治教育 唯物史观 价值认同
  • 简介:西塞罗的经济伦理思想由公平正义观、义利观和财富观三部分组成。公平正义观强调了公平正义在国家和社会中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回答了公平正义的内涵、标准以及如何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等问题。义利观认为在理想道德境界下是只有义而无利的,因为真正有利的无不同时也是合乎义的,义利实现了完全的统一,但在现实道德层面,是既有义又有利存在的,而人们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服从义的调整。财富观肯定了财富的正面价值,但认为财富并不是善的本质内涵的构成部分,在应该采取何种手段来获取和增加财富、应该采取什么途径或制度来保护财富、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使用财富等问题上,存在善恶之分,财富若使用得好可以通往至善,若使用得不好也可以通往至恶。西塞罗的经济伦理思想在古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启蒙时代对欧洲的复兴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于今天我们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依然具有值得借鉴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西塞罗 经济伦理 公平正义
  • 简介:常州词派的比兴寄托说是清代影响较大的一种词学理论。由张惠言首先在词学领域提出,但张惠言对比兴说过于落到实处,限制了词的阐释,周济在张惠言的基础上对寄托理论进行了拓展,扩大了词阐释的多种可能,使得词的阐释更加多元,这对常州词派的词学理论的完善乃至清词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比兴寄托 阐释
  • 简介:摘要刘勰《文心雕龙》的创作是建立在他文体上的重要文献理论。本文从作品反映生活、风骨、形象、声律四个方面讨论了刘勰创作对他前人的创新。

  • 标签: 《文心雕龙》作品反映生活风骨形象声律
  • 简介:赛场即为战场,赛鸽运动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需要经过自己的实践方能成功。当今的赛事,竞争越来越激烈.赛鸽运动越来越趋向职业化,比赛奖金设置越来越大,几百万元奖金已经成了小数目,参赛费越来越高,几千元参赛费比比皆是,在如此诱惑下,“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 标签: 定论 气论 血统 赛鸽运动 综合素养 反作用
  • 简介:中国传统有机宇宙在晚清遭遇基督教自然神学的挑战。而天演作为晚清时代最先进、最有影响的科学宇宙,与传统中国的有机宇宙高度一致。两者都认为宇宙是自动生成的,而不是被一个超越的上帝创造的;两者都坚持宇宙万物的发展动力和规则来自宇宙自身而非外部事物。这使天演能够被中国知识分子用来支持传统有机宇宙,并对抗基督教自然神学中的神创宇宙和机械宇宙。这是天演迅速风靡知识界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内在原因。

  • 标签: 天演论 有机宇宙论 机械宇宙论 神创论 自然神学
  • 简介:养老渐成困局,我们该共同面对据媒体报道,江苏如东,号称中国最“老”县,因为它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比重最高的县。去年底,当如东县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29.26%时,28万老人正在寻找“寄托”之所。

  • 标签: 人口比重 人口老龄化 媒体报道 如东县 “老” 中国
  • 简介:老人400万重金寻犬,寻的是寂寞近日,一条寻狗启事被网友疯转。如果有热心人能够帮助寻回小狗,狗主人愿意用北京北四环一套价值400万元的两居室作为酬谢。除此之外,该寻狗启事还介绍,丢失小狗的刘阿姨年近七十,因儿女均在国外,自己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以400万房产悬赏寻狗的启事,凸显了这只宠物的"价值连城"和女失主迫切寻狗的诚意与焦虑。

  • 标签: 启事 价值 北京 热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裹炸若能长住世,子鸞未必可驚人。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闲花几日春。书法不传今已久,楮君毛颖向谁陈。诗词简析:所谓书,是就传为王羲之所书的两个字帖《襄蚱帖》和《子鸾帖》进行比较好的艺术作品笔力苍劲,精气十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而赝品只有外在的形似,毫无骨力可言,就像野花野草,只能有几日的风光而已。

  • 标签: 艺术作品 王羲之 野草 书法 笔力 字帖
  • 简介:“厚德”一词源自《周易》,是指一种体现在人们“待人接物”行为中的美德,其突出表现为宽容、柔顺、谦虚、诚信、爱人。但是,很多人将其误解为增厚美德。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即“现代性问题”,这与现代人心性结构中“厚德”的缺失或丢失有很大的关系。重拾“厚德”,对于化解现代性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厚德 周易 现代性问题
  • 简介:中国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研究领域划分为文字、音韵、训诂三块,著述也相应分作形书、音书、义书三类。这种三分法的依据,是构字的三要素——形、音、义。形音义三者固然不可分离,发挥统摄作用、决定研究目的的则是义。“义”是小学探索的指归,解析字形、考辨字音都是为了明晓字义,进而澄清文义,而最高目标则是要把握经书的义理。本文从小学史和词语史两方面入手,辨析“义”的不同含义,追溯这一概念的形成和流变。“义”通“宜”“谊”,三者词源同一,共享的语义成分是约定。小学家选定“义”作为“意义”的元语言概念,并非偶然。

  • 标签: 意义 语义 中国传统语言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立体主义与美国早期现代艺术的本土化梁舒涵在《立体主义与美国早期现代艺术的本土化》一文中指出,1907年毕加索《阿维尼翁少女》的问世,标志着现代主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立体主义”的诞生,并以其判然有别于传统和学院的审美特征在当时的艺术界产生轰动效应。这种影响来到美国,在美国形成第一个本土现代主义流派——“精确主义”。

  • 标签: 立体主义 现代艺术 美国早期 文人画家 阿维尼翁 习苦斋画絮
  • 简介: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上典型的理性主义者,但是他对理性本身的看法却并不能为人们通常具有的理性观念所涵盖,而是具有相当独特的内涵。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斯宾诺莎抛弃了以理性为一种自在的思维官能的传统看法,转而认为理性是一种特定的知识和观念,而且他特别从一种动态的视角揭示了理性自身的基础及其生成过程。这种独特的理性概念使斯宾诺莎与主流理性主义者的理性观念相区别,同时也对他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构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 标签: 自在的理性 观念与知识 想象 共同概念
  • 简介:方法与方法伴随教育研究的始终,方法是怎么做研究的前提和依据,开启研究方法选择与使用的明证性,方法的变革引领研究的价值取向。方法的习得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学习,但受制于方法的技术化和方法的知识化。自觉的教育研究方法须从具体的研究情境中生成,维护教育研究的价值性。

  • 标签: 教育研究方法论 方法 方法论 情境
  • 简介:改革开放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革命,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方法原则有:坚持正确方向与道路的改革开放原则,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的方法原则,系统工程的方法原则,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统一的方法原则,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和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的方法原则,以人为本的改革开放观原则,改革开放过程的方法原则,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方法原则。

  • 标签: 习近平 改革开放 方法论 四个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