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推拿对腰椎不稳的治疗措施。方法对腰椎不稳的概念、诊断、发病原因和治疗等进行论述,主要突出了手术、推拿治疗对腰椎不稳的影响。结果治疗方面,西医趋向于手术融合固定,中医趋向于推拿治疗。结论通过对腰椎不稳较全面的认识,在今后诊疗中,形成比较系统明确的治疗规范,对待各种不同类型的腰椎不稳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腰椎不稳 手术 推拿
  • 简介:腰椎不稳的概念首先是由国际腰椎研究协会主席Williamkiraldy-willis提出。由于腰椎不稳常与其他腰椎疾病同时存在,临床症状比较复杂,且多无特异性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较难区别。Filder描述曾在一次国际性腰椎研讨会上,30位脊柱外科专家研究腰椎不稳的症状、体征等,竟然得到30种不同的回答。可见其不稳的程度、个体差异和医生的评定差距较大,也说明了临床诊断标准的不一致^[1]。

  • 标签: 腰椎不稳 生理解剖 生理学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不稳症已经成为现在多发病,然而其治疗方法仍有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融合固定与非融合固定技术。本文对腰椎不稳的外科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并预测其将来的发展前景,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腰椎不稳 腰椎运动节段 非融合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腰椎不稳症是一种并不鲜见的腰椎疾患,常合并腰椎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其他疾病。由于其手术治疗涉及腰椎稳定性及功能重建的问题,故不同医生对其手术方式有不同的见解。笔者着眼于近年来关于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的不同方式及其进展,对其进行了一次整理和总结,相信未来会有更加安全、经济、简便的手术方式出现。

  • 标签: 腰椎不稳 手术治疗 入路
  • 简介:摘要腰椎黄韧带囊肿合并腰椎不稳并发急性足下垂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极为少见,本文介绍了1例腰椎黄韧带囊肿并发急性足下垂病例,患者以“右下肢麻木、无力2周”为主诉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黄韧带囊肿,给予腰椎黄韧带囊肿切除减压融合手术,术后足下垂得以明显改善,建议并发急性运动障碍的腰椎黄韧带囊肿患者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腰椎 黄韧带囊肿 腰椎不稳 足下垂 手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了Telamon融合技术在治疗腰椎不稳定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组共68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平均年龄49岁,腰椎椎弓崩裂伴滑脱者27例,腰椎退变性不稳者41例,术前病程平均28.6月,Oswestry残疾指数平均48.5%.所有病例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Telamon椎体间融合术,其中全椎板切除者5例,双侧椎板间扩大开窗者63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1.8个月,最后随访时Oswestry残疾指数平均7.5%,复查X线片均获良好的骨性融合,无明显不稳定征象.结论Telamon融合技术能提供良好的骨性融合并维持良好的椎体间高度和腰椎的生理性前凸,由于其本身并不具有即刻稳定性,故应在坚强内固定的保护应用,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手术适应证.

  • 标签: 下腰椎不稳 骨性融合 治疗中 残疾 双侧 椎体
  • 简介: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估该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4月2所医院随访完整的患者临床资料6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和痛疼缓解情况,评估改善率、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8~35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功能和痛疼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重建腰椎稳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关节不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过屈位功能摄片在腰椎不稳症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1例有腰腿痛症状的患者进行过屈过伸腰椎侧位片检查,观察腰椎椎体向前及或向后移位、椎体间成角情况。结果经Dupuis法测量,29例患者在腰椎侧位片示椎体前后缘连线光滑,在腰椎过屈或过伸侧位片示腰椎矢状位滑移>3mm或角度位移>10°。结论过屈过伸位检查常能够发现常规腰椎正侧位及CT、MRI所不能显示的腰椎失稳和功能改变,对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及治疗前后对于疗效的观察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腰椎不稳 过伸过屈位 X线检查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腰椎Wiltse手术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与腰椎后正中入路改良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腰椎不稳症患者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41~72岁,平均60.8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22.6个月。改良TLIF组37例,行腰椎后正中入路改良TLIF术;Wiltse入路组31例,行腰椎后正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TLIF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肌酸激酶、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植骨融合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等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8个月,平均28.6个月,改良TLIF组与Wiltse组在术中出血量(462.32±52.28)mlvs.(266.82±56.42)ml、术后引流量(301.92±68.22)mlvs.(140.52±58.65)ml、术后卧床时间(5.8±1.2)天vs.(3.1±0.9)天、住院天数(9.8±1.4)天vs.(6.2±1.2)天方面比较,Wiltse入路组均优于改良TI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融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肌酸激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864.26±61.43)IU/Lvs.(408.32±70.35)IU/L、术后3天(521.82±50.22)IU/Lvs.(328.53±60.84)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腿痛VAS、JOA、ODI评分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1周(3.63±0.43)分vs.(1.94±0.53)分、术后6个月(1.14±0.37)分vs.(0.67±0.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Wiltse入路组术后改善优于改良TILF组;两组术后6个月JO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矫形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且获1.5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47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TLIF结合PLIF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8.3岁,病程2个月-15年,不稳节段,单节段33例,L4/L5/S1双节段9例,L2/L3/L4/L5,L3/L4/L5/S1三节段各2例,L1/L2/L3/L4/L5四节段1例。对有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的节段行PLIF手术,对没有椎管狭窄的节段保留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的完整性,行TLIF手术,对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椎体融合率及退行性侧弯的矫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全部47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个月。按照JOA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向)评估临床疗效,由术前平均(11.7±6.5)分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2.7±11.6)分,其中优3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占95.7%。结论在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中,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临床疗效好,椎间融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 标签: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不稳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从我院中选取133名患者,这些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09年的5月至2013年的6月,均被确诊为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对这些患者都使用的治疗方式是经椎弓根钉。结果对这133病人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在以下方面放大恢复都比较满意胸腰椎生理曲度、术后椎体前沿平均高度以及脊椎序列恢复。此外,术后平均Cobb角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定时,使用Frankel后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经椎弓根钉 胸腰椎骨折 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的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患者5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7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加以术前和术后的相关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以上方式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手术的满意情况以及护患沟通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患者手术前后实行全方位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还能增强手术效果。

  • 标签: 腰椎不稳定骨折 滑脱症 术前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97-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通道内镜腰椎椎间融合(BE-LIF)、椎管减压和内镜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滑脱、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日至4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应用BE-LIF+内镜置钉治疗的9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滑脱、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手术时间、置钉时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通过CT扫描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结果均为女性患者,年龄(70.3±8.4)岁(56~84岁);随访12~16周。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腰痛VAS在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降低[(2.9±0.6)、(1.8±0.4)比(6.4±1.1)分,均P<0.05];患者腿痛VAS在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降低[(1.9±0.3)、(1.4±0.5)比(7.3±1.6)分,均P<0.05],患者术后末次随访ODI较术前降低(24.0%±6.5%比55.7%±12.8%,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77±103)ml,术后引流量为(122±56)ml。手术时间为(207.8±32.7)min,术后下地时间为(2.3±0.5)d。置钉时透视次数为20~42次,每颗螺钉透视(6.9±1.5)次。所有患者术中均未更改手术方式,无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损伤病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未行二次手术。结论内镜置入椎弓根螺钉具有很好的可行性,术中透视次数少,安全性较高。BE-LIF技术结合椎管减压对腰椎管狭窄并腰椎滑脱、不稳早期效果确切。

  • 标签: 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 双通道内镜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 早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10年1月我院骨科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78例,并对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年(1.5年~8年),术后椎体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度)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肯定。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 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进行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治疗实践效果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1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的74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病患,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病患的治疗后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病患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治疗效果上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患术后并发症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统计对比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病症时,在治疗效果等情况均要显著优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助于腰椎功能的有效恢复,在医学临床治疗上具有非常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 腰椎不稳
  • 简介:目的报告作者自行设计制作的螺纹异体皮质骨椎间融合支架(aliograftinterbodyfusioncage,AIFC)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20~72岁,平均48.5岁.Ⅰ~Ⅱ°滑脱17例,Ⅱ~Ⅲ°滑脱7例,退行性腰椎不稳3例.前路手术3例,后路手术24例,其中15例同时行内固定,手术共植入AIFC39个,其中一个间隙植入2个9例,植入1个15例,同时2个间隙各植入1个3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21例,良5例,可1例.X线动态观察:术后3~4月手术撑开的椎间隙有1~2mm的回落丢失,1例AIFC破裂,全部获骨性愈合.结论AIFC具有足够支撑、维持椎间隙高度功能,抗滑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可避免取髂骨和金属椎间融合器永久植入的一些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腰椎失稳症的理想材料和方法.

  •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异体植骨 椎间融合 腰椎失稳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自体棘突椎板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术中切下的棘突椎板修成骨块或骨粒,植入椎间隙,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节段性腰椎不稳症20例。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个月,椎间植骨3~12个月获骨性融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按JOA评分标准优14例,良5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棘突椎板作为椎间融合材料行椎间植入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是通过较小的窗口进入椎间隙,对神经根的干扰较小,可以获得骨性融合且费用较低,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棘突椎板 椎间植骨 腰椎不稳 腰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