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臂骨折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8例上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解剖穿刺定位下神经阻滞麻醉,为常规组,一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100%(9例),高于常规组的55.56%(6例),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3.4±1.3)min,麻醉操作时间为(4.1±1.2)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为(332.4±21.3)min,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上臂骨折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推荐在临床中进行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臂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重症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上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展开对比实验。予以对照组传统针刺异感法,实验组则采取超声引导法。对比二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完成时长、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其持续时长等各项临床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P<0.05)。结论于重症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可有效缩短麻醉时长和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神经阻滞持续时长。

  • 标签: 锁骨 臂丛神经阻滞 老年 上肢骨折 麻醉
  • 简介: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肌肉松弛较完全、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阻断交感神经、术后镇痛时间较长、避免插管困难并减少插管术后并发症、且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上肢手术常规采用的麻醉方式[1]。过去,临床常选用左布比卡因麻醉,但其起效慢,术后镇痛维持时间短。有研究报道,低剂量纳洛酮联合阿片受体激动剂以静脉或椎管的用药途径安全有效[2],且应用于外周神经阻滞亦可增强镇痛作用,但此效应的实现并不依赖于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存在[3]。本次研究旨在观察低剂量纳洛酮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为其应用于上肢手术麻醉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临床观察 纳洛酮 低剂量 罗哌卡因 阿片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手术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颅脑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8例患者对护理均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20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4%。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颅脑手术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颅脑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口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2015年7月1日开始福建省实现全省范围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在实行药品和耗材零差率的同时,现行医疗服务价格也有所调整,着重提高了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服务以及技术劳务价值高的项目价格,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以此解决患者看病贵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运行,人均费用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甚至有小幅上升,由此可见单纯通过药品价格的调整尚不足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费用结构变化,耗材使用量和品规数以及价格变化等,为加强医疗费用控制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手术耗材 子宫肌瘤 医疗费用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手术手术期护理的方式方法。方法收集2016-2017年我院口腔收治的68例需要全麻手术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全麻手术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8例患儿术后安全出院,家属对住院护理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现代社会孩子较少,家长对儿童都是百依百顺,儿童对于安全意识几乎没有,医护人员对儿童全麻手术手术期护理应特别注意小心。

  • 标签: 小儿 全麻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手术护理的安全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安全因素护理100例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不安全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过程安全隐患发生原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各项安全隐患发生的例数、护理干预风险事件和差错潜在危险问题发生比例均较低,其中护理干预风险事件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技术欠缺、服务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欠缺和过度疲劳的存在情况相对较低。结论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手术护理过程中常伴有伤口感染、胃肠道感染等不安全因素发生,适当的安全因素护理可以改善护理过程的护理技术、服务意识等多方面问题。

  • 标签: 外科 老年 手术护理 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产生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25例接受颅脑手术并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时期在我院选取25例接受颅脑手术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疾病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igistic多元回归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手术部位感染主要和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次数、手术时间、输血、急诊以及体重指数存在一定的联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后发现,手术部位感染主要和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手术时间有关,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手术时间是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患者接受颅脑手术后,应该结合危险因素采取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手术 手术部位 感染 危险因素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认知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评估两组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术后认知项目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认知度,改善科室服务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优质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程度 术后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体位管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科室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手术体位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8例,有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其中44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其中33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6%。可见,观察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体位管理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体位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将7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对比均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接受优质围术期护理服务能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胆囊手术 围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规范化整体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8月接收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现生命体征异1例,占2.44%,术后感染率7.29%,住院时间(9.10±2.33)d;患者满意度100.00%,P<0.05。结论手术室规范化整体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规范化整体护理模式 甲状腺手术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