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居于胸中,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以精、气、血为基础,不仅统御各脏腑生理功能,并且主司精神思维、认知情志活动。任、督、冲脉同起于胞宫,行径功能各异,主身之气血阴阳。本文从心经与脉的经脉循行、气血阴阳方面进行展开研究,并分析任督冲脉经脉循行、生理功能及各脉相互作用对心神功能活动产生的影响,从而论述心神与任督冲之间的关系,为从任督冲脉治疗神志疾病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心神 一源三歧 循行 阴阳 气血
  • 简介:本文就《巳上人茅斋》之“天棘”、《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之“双峰”“七祖”何指解以及《望兜率寺》“不复知天大,空余见佛尊”寓意歧见作梳理考辨。“天棘”当与佛教有关,《鹤林玉露》之说不可轻易否定。《望兜率寺》之“不复知天大,空余见佛尊”是否含有尊崇佛教的问题,如综合考察杜甫涉及佛教的诗篇和杜甫思想情感中时常表现出的“矛盾”,则该诗蕴含诗人佛祖独尊之情的观点可信。对于“双峰寺”“七祖”何指之争,如综合考察禅门派系流变、当时僧俗文献中相关信息,则“双峰寺”指衡山双峰的观点值得商榷。

  • 标签: 杜诗 佛教 歧解 考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肝硬化肠性内毒素血症(IETM)应用双联活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肝硬化肠性内毒素血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2月-2021年3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5例(行常规治疗)和实验组35例(基于常规治疗基础行双联活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WBC、 CRP指标下降优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双联活菌辅助治疗肝硬化肠性内毒素血症(IETM)效果显著,可在改善IETM患者临床病症、体征表现的同时降低其机体炎症指标,提升IETM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双歧三联活菌 炎症指标
  • 简介:目的观察肠道双杆菌在肠性细菌/内毒素移位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制作严重烫伤大鼠模型。同时设假伤组,检测细菌和内毒素(LPS)移位及盲肠膜菌群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大鼠严重烫伤后脏器细菌移位明显增多(P<0.01);血LPS水平在致伤1,3,5d后分别为(0.236±0.148)Eu/ml,(0.197±0.156)Eu/ml,(0.104±0.090)Eu/ml,显著高于假伤组的(0.072±0.049)Eu/ml(P<0.05);盲肠膜菌群中双杆菌数剧减20-250倍,真菌数剧增至5-6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0.5-30倍,双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由假伤组的25000:1降为伤后的4-800:1;血浆IL-6水平显著增高,经分层统计,与未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大鼠相比,盲肠膜菌群移位大鼠的双杆菌量减少约120倍,真菌数增加约5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约30倍,盲肠膜菌群中双肝菌数量与血浆中IL-6,LPS浓度呈负相关(r1=-0.4817,r2=-0.4912,P<0.01),血IL-6和LPS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58,P=0.0001)。结论严重烫伤可导致大鼠盲肠膜菌群紊乱,细菌和LPS移位增加;盲肠膜菌群中双杆菌的比例和数量的减少,可能促使了严重烫伤后肠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

  • 标签: 肠道双歧杆菌 烫伤 大鼠 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 细菌移位
  • 简介:为进步明确渤海湾盆地口凹陷板桥高斜坡物特征、控砂机制及油气成藏富集规律,通过地震、测井、岩心测试化验分析资料,采用汇分析方法对港西凸起物轻重矿物组合特征、沟槽输砂通道与沉积微相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详细论述,并进步总结板桥高斜坡控砂机制与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认为,港西凸起作为板桥高斜坡主要物,其在沙二段和东营组高位体系域(HST)沉积时期,凸起出露面积相对较大,物供给能力增强,在地震剖面上能够识别出数个与近岸小型扇角洲相对应的下切侵蚀沟槽,组成相对闭合的“-渠-汇”系统,进步总结出港西凸起沟槽控砂模式;同时,沙二段不整合面与港东、滨海断裂系组成的油气疏导系统使得该地区具备形成地层上倾尖灭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地层岩性油气藏3种油气成藏条件。针对该勘探目标区,实施多口探井,获得千万吨级探明储量,证实口凹陷港西凸起作为内部物能够形成有利砂体并具备油气成藏条件,为下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 标签: 歧口凹陷 板桥高斜坡 源汇系统 控砂机制 油气成藏
  • 简介:摘要:‘共旋’弦理论是用物理方法探索爱因斯坦晚年追寻引力与电磁力相统的基础理论。在推导统理论的力公式过程中,发现大自然具有“自我复制”功能;认为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是物质运动的“自我复制”所致,引力波和电磁波是宏观物体的物质波,光波是微观实体粒子(电子)的物质波;‘共旋’弦理论能合理解释中科院王谦身等科学家在1997年漠河日全食观测到的‘引力异常’现象;认为中国人的五项科学发现揭开了地球内部如何运作未解之谜;认为物质波是能量波,例如恒星太阳推动行星、卫星作轨道运动的‘引力矩’波能、双星系统相互旋绕产生的巨大‘驻波’磁场能,这些都是‘暗能量’;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个平直的四维时空连续体,美国人检测到双黑洞系统碰撞引力波是对“时空没有弯曲”的最好验证;认为双黑洞、太阳和木星、地球(行星)和月球(卫星)是双星系统,它们的主星均是个发出“驻波”的磁球,所谓“量子纠缠”是双星系统的“驻波”现象,它们是宇宙结构单元。我们人类宇宙所在的宇宙是个左转的正宇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还须有个右转的反宇宙。就是说还有50%的物质和能量人类是检测不到的,才会出现双宇宙中可见物质仅占4.9%,而暗物质占到26.8%,暗能量占到68.3%之现象。

  • 标签: ‘共旋’弦理论 ‘自我复制’ 后牛顿修正量 电磁‘驻波’磁球 地球内部如何运作
  • 作者: 何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
  • 简介:关于双杆菌联活菌胶囊,以往根据医嘱服用过的患者可能会有些了解,今天作为临床药师的我要给大家做个该药物较为详细的介绍,认识双杆菌联活菌胶囊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袤无边的可可西里,我感到了心胸的狭隘;高耸人云的玉珠峰前,我看到了身躯的渺小;长江、黄河、澜沧江畔,

  • 标签: 三江源 可可西里 澜沧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煤矿进行勘探和开采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关安全方面的风险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会影响到煤矿中作业的工人们的生命健康问题。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做好防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矿“防”工作中的危险分析,然后对如何优化防工作进行研究,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 标签: 煤矿 一通三防 策略
  • 简介:通过电抗加载来控制方向图主瓣指向的天线称为电控无阵列天线,简称ESPAR天线。提出了单元H形缝隙耦合馈电贴片ESPAR相控阵天线,该天线通过分别改变加在两侧寄生辐射贴片馈电端的直流控制电压来改变相应的电抗加载值,从而使其实现宽波束扫描。给出了该天线的详细分析,以及电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天线在H面上能实现-30°~30°的宽波束扫描。

  • 标签: ESPAR天线 电抗加载 相控阵天线 波束扫描
  • 简介:摘要:煤矿开采过程可以产生丰富的煤炭资源,用于人类日常生活所需,而其过程往往伴随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比如通风较差导致的大量有害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新鲜空气无法及时进来,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施工人员过度吸入有害气体而昏厥,甚至影响生命安全。因此,各个煤矿企业有必要充分认识到煤矿开采工作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有效防工作,规避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出保障。

  • 标签: 煤矿 一通三防 危险源 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有限,差异较大。在开采过程中都是以地下开采为主,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煤矿事故发生概率不断提升,这对安全生产保障功能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有效地规避人员损失,降低自然灾害以及事故隐患的发生,在进行煤矿综采工作面施工时,需要做好防,能有效地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对矿井的通风情况、瓦斯情况以及粉尘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掌握,注重技术参数、管理参数等控制工作,做好信息的反馈和处理。

  • 标签: 煤矿综采工作面 一通三防 安全保障 策略
  • 简介:摘要:“防”问题就是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不重视的几个安全问题,主要内容为通风问题、防尘问题、防瓦斯问题以及防火问题。为了避免“防”问题影响煤矿的正常工作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生产场所的通风系统完善,制定合理防尘、防瓦斯、防火的相关措施。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远比传统工作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防”问题的防御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防”的问题依旧存在,煤矿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中也存在较为严重安全隐患,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因素存在。所以,针对煤矿的“防”问题的分析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煤矿防工作中的危险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煤矿 一通三防工作 危险源分析 策略
  • 简介:摘要:防技术主要防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瓦斯、粉尘与火灾,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防在煤矿开采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防的具体内容,对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煤矿 一通三防工作 危险源
  • 简介:歧义、解、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歧义是表达上的问题,是表达者用种语言形式传递了多种语言信息的语言现象。解是理解上的问题,是受话者无意曲解了发话人的言语信息内容的言语现象。用是对歧义的利用问题,是语用者有意在话语中插入看似有歧义的话语内容,以表达深刻、含蓄的语义,造成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的语用现象。歧义的出现是表达上的语言认知失误,解的出现是理解上的语言认知失误,用却是语言认知在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性表现。

  • 标签: 语用 认知 歧义 歧解 用歧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汉语语素分析中,语素和非语素音节区分的个分歧点:语素分析的原则、标准和方法。通过讨论得出,在现代汉语语素分析中,应以共时原则为基点,以语素的定义和语素的意义、功能为考察、判断的标准,并辅之以替换分析法完成具体操作。

  • 标签: 语素 共时 意义 功能 替换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