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TOLL样受体下游重要信号因子TRIF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病理机制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低蛋白高脂饮食+酒精饮料方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完成制备模型实验后进行取材。部分实验鼠进行心脏生理盐水和多聚甲醛灌注后,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另部分实验鼠脱颈安乐死后,取新鲜肝组织进行电镜标本制备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而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明显破坏,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和肝纤维化程度特点明显;电镜结果也显示,肝纤维化组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现象,胞质可见明显溶解现象,狄氏腔内,肝星状细胞细胞核溶解,血窦内皮细胞胞质、胞核皆溶解;免疫组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显示内皮细胞、星形细胞TRIF都有强烈高表达,并且以胞核表达为主,亦见胞质表达,而正常组呈现弱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RIF蛋白表达都明显升高,呈显著差异(P〈0.01),与形态学表达特点相致。结论TRIF肝纤维化中表达显著增强,说明肝纤维化过程,TOLL样受体明显激活,并且通过下游信号转导途径,机体内产生系列免疫应答反应。通过该现象观察,我们初步证实TOLL样受体固有免疫信号因子TRIF纤维化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固有免疫 TOLL-LIKE RECEPTORS TRIF
  • 简介:[目的]苹果蠹蛾我国进境检疫有害生物.库尔勒香梨苹果蠹蛾新疆果树种植区主要寄主.研究苹果蠹蛾信息素迷向防控技术新疆库尔勒香梨产区应用效果,可为该害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持续监测与调查,掌握苹果蠹蛾在库尔勒香梨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通过定期调查诱蛾量和蛀果率,比较微胶囊迷向剂、迷向丝、常规化学农药对苹果蠹蛾防治效果.[结果]库尔勒香梨产区苹果蠹蛾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且死亡率较低.4月旬越冬代羽化出土,5月开始为害?第1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中旬,第2代成虫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旬.微胶囊迷向剂、迷向丝、常规化学农药处理区每周平均诱蛾量分别为2.85、2.98、4.95头·台-1,平均蛀果率分别为2.25%、0.8%、0.99%,与空白对照区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使用信息迷向剂能够降低苹果蠹蛾第1代、第2代幼虫及成虫数量.

  • 标签: 库尔勒香梨 苹果蠹蛾 发生规律 迷向技术
  • 简介:雌激素抗皮肤老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与皮肤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同亚型雌激素受体介导不同信号传导通路。皮肤细胞雌激素受体分布不仅存在数量差异更有类别差异,这些差异性和雌激素受体本身基因多态决定作用多效。简要综述不同亚型雌激素受体各皮肤解剖层次抗老化作用研究进展。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皮肤老化 信号通路
  • 简介:【背景】豚草卷蛾豚草种重要天敌,1993年湖南临湘野外释放后,迅速扩散至湖北、江西、福建省,对豚草种群蔓延与扩张起到了抑制作用。【方法】为明确豚草卷蛾湖北发生规律与抗寒,2009年湖北各豚草发生区进行野外调查,并将豚草卷蛾越冬态老熟幼虫置于不同低温下观测存活率。【结果】豚草卷蛾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6月下旬至7月上旬,10月下旬老熟幼虫进入滞育。12月份调查结果显示,豚草有虫株率为90%,虫口密度为313头.百株-1,存活率为93.3%。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为-26.4℃,存活率和存活时间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结论与意义】豚草卷蛾已广泛分布于湖北地区,且能成功越冬,对豚草可起到持续控制作用。

  • 标签: 豚草卷蛾 分布 发生规律 过冷却点 抗寒性
  • 简介:'实质重于形式'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而提出,这是健全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重大举措。它不仅弥补了我国会计理论不足,而且促进了与国际惯例协调。对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
  • 简介:[目的]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商业化种植之前,评价环境安全十分必要。[方法]以转基因(RRM2)高产棉为实验品种,受体材料中棉所12为对照品种,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连续2年对2种棉田苗期蚜虫及其几种主要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数量进行系统田间调查,并比较它们在这2种不同棉田间差异。[结果]与12相比,转RRM2基因棉苗期无翅蚜发生数量显著增加,有翅蚜迁入棉田数量也有所增加,但二者差异不显著;2个棉花品系间棉蚜几种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数量也无明显差异。[结论]与亲本材料相比,转高产棉花苗蚜数量显著增加,但捕食性天敌数量增加不明显。本研究为转RRM2高产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转RRM2基因棉 棉蚜 捕食性天敌 种群密度
  • 简介:法体外扩增结合Southem杂交检测M53鼠肺支原体标准株,设计对特异寡核苷酸引物及探针,合成、纯化、建立了特异、敏感、快速检测手段。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显示鼠肺支原体M53株基因组DNA710bp特异谱带。对50只SD大鼠进行检测,结果PCR方法检出率高于分离培养法,扩增产物行Southemblot杂交验证,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可与膜特异靶DNA序列杂交,而阴性对照无杂交信号。特异性实验检出10pgDNA。充分说明法PEN,具有高度、特异、灵敏、快速优势,适应与大、小鼠监测应用。

  • 标签: 支原体 鼠肺 SD大鼠 检出率 体外扩增 分离培养法
  • 简介:黍稷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作物。本文从世界农业种植业历史、作物起源环境和黍稷演化过程谈起,结合山西地理生态特点、悠久农耕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黍稷种质资源,说明山西黍稷起源和遗传多样中心。

  • 标签: 山西 黍稷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中心
  • 简介:以真菌皮肤病为例,试从诊断评价视角论述该课程教学实践要点和具体教学策略,对医学生进行了科学、公正、客观评价。同时,对涉及诊断评价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说明将诊断评价适时纳入医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重要和必要

  • 标签: 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体系 皮肤性病学 真菌性皮肤病
  • 简介: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SCI源期刊发表论文数量被我国许多专家、决策者和管理者认定是考核科研人员和机构学术水平,以及衡量整个国家科技实力普适标尺。受此观点支配,形成了我国“SCI核心期刊”政策:科研人员要想获得经费和晋级就必须想方设法不断地发表SCI论文。

  • 标签: 核心期刊 SCI 科学 中国 科研人员 学术水平
  • 简介:利用合丰25×东农7296系谱法经5个世代选育获得多小叶突变体,并以其作为父本分别与4个小叶正常栽培大豆配制杂交组合F1、F2为试验材料,进行多小叶类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数正常不同大豆亲本与多小叶大豆杂交(3叶×5叶),F。全部植株均表现为5叶,说明5叶性状受显性核基因控制;不同组合3片叶、3+4片叶、3+5片叶、3十4+5片叶、4+5片叶和5片叶类型组成遗传分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而在3片叶和〉3片叶遗传分离模式相同。杂交F,单株复叶为3片叶和〉3片叶个体分离比例呈1:3,符合1对显性单基因遗传规律。因此,该多小叶突变体牡5796—3复叶数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多小叶突变体可作为新种质用于大豆遗传育种及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 标签: 大豆 多小叶突变体 小叶类型 遗传规律
  • 简介:生理学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科学,素有生命逻辑(10gicoflife)之称。生理学学习不仅要学习生理学基本概念,更应学习生理学严密逻辑和科学思维方式。因此,生理学课程理应在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承担更多责任,扮演更重要角色。为此,我们在生理学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了系列改革,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改革 问答题 活动规律 思维方式 创新能力
  • 简介:通过田间调查与定点系统观察,结合沈阳地区气象条件,对三裂叶豚草锈病沈阳地区发生和流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锈病属于喜高温、高湿型病害;该病于6月初沈阳地区开始发病,可持续至9月,以7~8月发病最重。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30℃和相对湿度96.9%条件下接种锈菌冬孢子,4d后三裂叶豚草即可发病;冷冻保藏(-20℃)可打破冬孢子休眠,沈阳地区冬孢子第二年锈病发生初侵染菌源。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对三裂叶豚草表现出了显著致病、致死性及专,证明防治三裂叶豚草理想生防菌。

  • 标签: 三裂叶豚草 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 锈病 流行规律
  • 简介:目的评价聚羟基脂肪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聚乳酸(polylaceticacid,PLA)和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三种膜高分子材料兔眼部生物相容。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PHA、PLA、PCL为实验组,材料植入兔右眼结膜下。假手术组结膜下钝性分离,但不植入任何高分子材料。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植入后不同时间手术眼反应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材料吸收时间。术后4周和16周取眼球,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别定性观察组织结构和炎症细胞、胶原纤维和胶原纤维亚型与排列方向。结果术眼刺激评分等级各组均不高于"轻度刺激"。结膜下吸收时间PHA、PLA和PCL组分别是16周,12周和大于16周。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PHA、PLA和PCL组均形成材料包裹囊腔,囊壁以纤维组织为主,伴有毛细血管形成和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胶原纤维染色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以Ⅰ型和Ⅲ型为主,大致呈平行排列。术后16周PHA和PLA组材料已不可查及,包裹囊腔结构不规则,而PCL材料整体可查及,包裹囊腔规则。各组未见毛细血管,偶见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以Ⅰ型和Ⅲ型为主,仍大致呈平行排列。结论PHA、PLA和PCL三种膜高分子材料兔眼具有较好生物相容,结膜下吸收时间分别是16周,12周和大于16周。

  • 标签: 聚羟基脂肪酸 聚乳酸 聚己内酯 生物相容性 结膜下
  • 简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导入就是课堂教学开始。导入好坏、快慢,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效果高低,决定着课堂最终成败。因此,创新导入课堂教学首要任务。

  • 标签: 创新导入 整合 课堂 情境 多媒体技术
  • 简介:采用灯下诱集和田间调查方法,研究句容丘陵地区葡萄园发生金龟子种类、发生数量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句容丘陵地区葡萄园发生金龟子有双叉犀金龟、华北大黑腮金龟、暗黑腮金龟、铜绿异丽金龟、深铜绿异丽金龟、四纹丽金龟、斑喙丽金龟、毛黄腮金龟8种。发生量较大,对葡萄危害较重有铜绿异丽金龟和双叉犀金龟,并比较这两种金龟子发生规律和危害高峰期。文中还讨论金龟子对葡萄危害和防治方法。

  • 标签: 双叉犀金龟 铜绿异丽金龟 危害 发生规律 防治
  • 简介:为了探索核桃叶片性状遗传规律,为杂交后代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2个正反交组合374个杂交单株7年生实生树为试材,测定各正反交单株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比叶重。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系数均在6%以上,比叶重变异系数最高,15%以上;叶形指数遗传传递力4个杂交组合均大于100%;叶宽和叶形指数较其他3个性状广义遗传力高,均在79%以上;叶面积次数分布呈连续变异,不同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叶面积大小分布主要集中55-60cm^2,小叶型、中间型和大叶型植株杂交后代群体中所占比率分别为13%-15%、74%-80%和10%以下;绿岭、辽宁1号正反交组合,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比叶重分别为12.52cm、6.72cm、55.27cm^2、1.88、53.18g/m^2和12.86cm、6.71cm、56.43cm^2、1.91、59.09g/m^2,反交后代叶面积和比叶重2个性状均极显著大于正交后代;绿岭、绿早正反交组合,各性状值分别为12.63cm、6.73cm、57.25cm2、1.94、63.54g/m^2和12.58cm、6.80cm、57.59cm2、1.88、62.28g/m^2,正反交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重性状均没有显著差异,正交后代叶形指数显著大于反交后代。

  • 标签: 核桃 杂交 叶片性状 遗传
  • 简介:本文从美学角度针对形体美、姿态美、技术美、难新美、编排美审美特征分析体育艺术类项目的运动美和艺术表现美,认为体育艺术类项目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实施大学生体育素质与艺术素质教育重要途径。

  • 标签: 体育艺术 运动美 艺术表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