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腐败心理与行为正在逐渐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文化视角的腐败心理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本文力图从腐败现象的概念、指标和测量工具的发展演变三个方面梳理文化与腐败的相关研究成果。腐败的定义繁多,一般理解为一种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由于腐败行为的隐蔽性,目前难以在研究中直接观测腐败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替代性指标来揭示腐败,比如腐败感知与腐败容忍度、腐败经验、腐败意向以及行为模拟等。在测量工具方面,自陈量表、情景测试等方法在不同腐败指标的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博弈范式和大数据方法可以为未来文化视角下的腐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测量手段。

  • 标签: 腐败 集体主义 自我报告 情景实验 博弈 大数据
  • 简介:混合模式调查收集数据的有效性需以模式间测量等同为前提.以往调查模式间的测量等同研究尚未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自我创新能力评价量表,基于中美两国数据,运用多组确认性因子分析法考察了将由网络调查和纸笔调查构成的混合调查模式应用于自我能力和行为评估时的测量等同问题.结果在美国的样本中发现创新能力评价量表在两种调查模式下具有测量不变性,而在中国的样本中只发现强因子测量不变性,提示混合模式调查下测量不等同的出现是调查模式和文化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我们认为,集体主义文化扩大与强化了纸笔调查和网络调查之间的匿名感知差异,进而受访者可能在网络调查中呈现出“满意决策”作答行为或在线下的调查中呈现出“社会称许性作答行为”,从而增加了出现测量不等同的可能性.

  • 标签: 混合模式调查 测量等同性 测量不变性 满意理论 社会称许性作答
  • 简介:订阅《佛教文化》杂志,起初只是想把它作为一类资料,并未敢有太多“奢望”,但几期下来,它正逐渐吸引着我。为何?值得提的很多,但最想说的、感触最深的,是“眼光”。

  • 标签: 杂志 《佛教文化》 订阅 眼光
  • 简介:著名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天,一位慕名者买他的一幅牡丹画作,回去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这位买画者的朋友看到这幅画,告诉他这幅画不吉利,因为,这幅画没有画完全,牡丹花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那不是“富贵不全”吗?买画者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就拿回去请俞仲林重画一幅。

  • 标签: 《视角不同而已》 乡杞 文学作品 散文 随笔 中国
  • 简介:文章研究梳理了道德认知研究中的测量方法的理论脉络及其演进。道德认知的测量始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临床访谈法。后来者从中汲取精髓,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道德认知测评,比如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以及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将实验测量方法(比如IAT)用于道德认知测评。文章研究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未来的道德认知测量作出展望。

  • 标签: 道德认知 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
  • 简介:学业情绪是在学业情境中体验到的情绪,是一个多成分、多维度的概念,并对学业情境有依赖性、从2002年始,一些学业情绪测量工具相继问世,它们在推动学业情绪研究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寻,包括自陈量表的局限性、跨文化效度,以及如何处理情绪、认知和动机的关系等。未来的研究取向在于对学业情绪结构的确定、对测量工具的完善以及对研究方法的整合。

  • 标签: 学业情绪 测量工具 跨文化效度 学科特殊性
  • 简介:尼采对道德的价值重估不仅批判了柏拉图一基督教道德基于神目观的形而上学道德实在论(“自在的善”),而且驳斥了康德和功利主义立足于抽象的道德规则的伦理学,他认为它们都是以外在的权威和标准压制生命的本能条件,本质上都是虚无主义。他的道德视角主义否定了道德的绝对价值和客观标准,认为没有道德事实,只有对现象的道德解释。一方面,解释总是多元的、多视角的,因而道德是多元化的;另一方面,一切道德要求都必然关联着内在根据即生命的本能条件,没有无奈件的道德要求。尼采的道德视角主义在我们今天的道德话语(比如“内在理由”的伦理学)中仍有活力。

  • 标签: 尼采 道德 视角主义 柏拉图-基督教道德 功利主义
  • 简介:王传旭、邱章乐新出版的《思维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评估的科学,是在广泛吸收心理学、思维科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测试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一门学问。它虽是从心理计量学脱胎而出的,但由于借助了我国近20年来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等许多先进技术,故它的起点要高于传统的心理测量学,成为相对独立的一门新兴科学,是我国思维科学系统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上、技术上和操作层面上分析介绍了这部130余万字的恢宏巨作在思维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和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思维测量学 思维科学 体系创新 实践应用
  • 简介:<正>能力的测量,准确地说,包括能力的结构本身的研究及其测量。然而,心理测量及其有关的多变量方法的历史表明,两者的研究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27年,英国的Spearman及其同事Pearson等人的工作,可算得上是这一领域的开端。他把因素分析作为心理分析的技术,提出了"普通能力的

  • 标签: 联想测验 能力测验 基本能力 心理测量 能力倾向测验 空间关系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外的偏见测量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起始阶段、外显问卷测量阶段和内隐测量阶段。

  • 标签: 偏见 偏见测量 偏见来源
  • 简介:信任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之一。不同学科从不同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依然有深化和提升的空间。从哲学视角研究信任问题,除了当前的伦理学维度之外,还可以从人学的维度出发围绕利益、自由和责任等范畴进行探讨;从价值论维度研究信任本身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其核心问题是社会生活中值得信任的行为和品性,即交往实践中的自由和责任问题。

  • 标签: 信任 哲学视角 自由与责任
  • 简介:用解剖或本体追问的方法来解读董子学说,让人感到“隔”。董学深受着《易》学影响。《周易》所呈现的是“意”“象”“言”,董学也有“意”“象”“言”。社会政治学是董学之“意”。它发自于“仁”,散为仁爱之心和忧患意识,转为政治“大一统”和礼乐教化。天论是董学之“象”。它是由“天地”、“阴阳”、“五行”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意象系统,象征着生命大本,凝聚着董子全部的生命体验。《春秋》学是董学之“言”。它是董子立“象”达“意”的一个话头。董子通过体会《春秋》之“辞”,发挥《春秋》之“例”,从而把握《春秋》之“意”。

  • 标签: 董仲舒 周易
  • 简介:本文以唐宋元禅宗清规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从科学视角解读和探究禅宗清规中的寺院管理问题、信息传递问题和清净问题,从制度层面管窥禅宗不违世间法以求长盛不衰的生存发展之道。其中寺院管理问题涉及僧职选任、违规惩处和财物管理等内容;信息传递问题涉及以钟鱼鼓板为载体的听觉信息传递系统和以榜式、状式、图式为载体的视觉信息传递系统;清净问题涉及物理清净、心理清净、信仰清净的内容和意义。

  • 标签: 禅宗清规 科学视角 寺院管理 信息传递 清净
  • 简介:生态正义是当今理论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正义问题的凸显,拓展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转向,改变了环境伦理学的思维旨趣,也深化了人们对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机制和条件的认识.

  • 标签: 生态正义 代际正义 代内正义 生态女性主义 社会生态学
  • 简介: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掀起一场“幸福革命”。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是道德的“晴雨表”、“原动力”和“强化物”。感恩与自豪、希望、受鼓舞的、宽容、兴奋等积极情绪存在正相关关系,处于感恩心境的人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较多的亲社会行为。感恩练习作为积极心理干预手段,有助于个体构建持续的生理、智力以及人际资源,提高个体幸福感水平。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感恩 幸福感
  • 简介:视角采择是个体表征他人或自己所看到世界的能力。个体在判断他人的视角时总是会自动激活自己的视角,但是当个体采取自己的视角时,并不总是会自动激活他人的视角。研究表明,当采取自己的视角时,成人和儿童可以自动做一级视觉视角采择,二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过程是非自动的,且成人可以自动做空间视角采择。未来研究需要继续探讨一级视觉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影响因素,实验设置和个体因素是否会影响二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自动性,空间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视角采择的自动性是否与被试完成任务时所使用的策略有关,以及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发展机制和脑神经机制。

  • 标签: 视觉视角采择 空间视角采择 自动性
  • 简介:本文对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纵向研究的取样和测量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研究者在使用纵向研究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 标签: 发展研究 纵向研究 取样 测量
  • 简介: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提倡“安贫乐道”的道德观,把“富”与“德”看成是直接抵牾、截然对立的两极。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经济活动虽是人类生存之本,但它应为小人从之,君子应以道为任;另一方面,历代统治者为了稳固其统治,

  • 标签: 邓小平 富民思想 伦理依据 道德文化 伦理道德 公有制经济
  • 简介: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andCommitmentTherapy,ACT)作为第三代行为主义疗法之一,以其独特的理论导向风靡国外心理治疗行业。同时,国外的众多实证研究也证明ACT的疗效显菩。

  • 标签: 疗法 承诺 道家 行为主义 心理治疗 实证研究
  • 简介:会计伦理作为决定会计人员行为的一种主要力量,是可以在预防经济腐败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的。经济腐败,需要财务造假的配合,会计伦理缺失引起会计行为异化,会计行为异化又导致经济腐败。文章首先对预防经济腐败的会计手段进行了阐述,进而指出了运用会计手段预防经济腐败乏力的根本原因是会计伦理缺失,最后在分析会计伦理在预防经济腐败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会计伦理环境、构建会计伦理制度等预防经济腐败的措施。

  • 标签: 经济腐败 会计伦理 会计行为 伦理考核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