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好的人生,视野一定要开阔,不是坐井观天,而是坐天观。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自庄子《秋水》。“坐天观”这个词,是我生造的,但究其根源,还是受了庄子的启发。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公元一一九一年十月,丘处机由关中,东归故里——栖霞县滨都里,要筹划修建一座宫。

  • 标签: 传说 长春 丘处机 栖霞县
  • 简介:<正>(一)《庄子》中有一则“抱瓮入”的寓言。说得是子贡去楚国路过汉阴,正遇一老翁浇菜,见他“凿隧而入,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告诉他“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畔,用力甚寡而功多,夫子不欲平?”这一老翁是老庄学派的虔诚信徒,他表示宁愿永远抱瓮入而决不试用这种机械。他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精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 标签: 老庄学派 科学技术 道德水平 庄子 机械 科学与艺术
  • 简介:一正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平面设计大师,他的海报作品多以"life"和"I’mhere"为主题,具有日本传统艺术的平面装饰特征和现代感。研究永一正的海报的主题、形式语言,分析其图形创意手法,对于创作具有国际化和中国本土化的平面设计作品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图形创意 平面设计作品 形式语言 中国本土化 日本传统 平面化
  • 简介:一位在感情上极度失意者感叹:“一个人一生之中的悲欢离合,如果能由心控制,那就好了。”听到他这样说的人,自然都认为他在异想天开,绝无可能。若是真可以由心控制的话,那么任何人都会只选择一个“欢”,其余一切皆可不论。离、合只不过是一种现象,并不重要,离可以欢,也可以悲;合可以欢,也可以悲,所以重要的只是欢。

  • 标签: 失意者 个人 感情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吸收传统的宿主司水事的观念,将"月宿东"日作为沐浴养生的吉日,并结合道教的长生成仙信仰,认为"月宿东"日还是存服月之黄华、天人共浴的日子,有助于得道升仙。这种观念发展至宋代,逐渐被用于祭炼科仪中。法师在祭炼仪式中通过存想身体内和天空中的宿图景,将宿的司职运用于为亡魂沐浴和水炼,从而有为亡魂涤荡形骸和改变亡魂生存状态的功效。从道教对宿的信仰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以"月宿东"日沐浴养生,还是在祭炼仪式中存思"月宿东"图景为亡魂沐浴和炼度,无不体现出道教"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天人合一"观。

  • 标签: 井宿 沐浴 祭炼 天人合一
  • 简介:绞胎瓷自唐代开始出现,以它粗率不太精致的纹理形状和独特的亮彩光泽在北方陶瓷中显得极富个性。经过考古发现,山西孟家窑在探索古代金元年份陶瓷的发展历程方面是一个突破口。在众多的古窑中,孟家窑虽不是最突出的,但这里却是层隔瓷的发源地,并在世界瓷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孟家井 绞胎瓷 纹理 层隔瓷
  • 简介:目前学界对流行病防的伦理探讨尚十分欠缺,而现有的生命医学伦理学理论不能较好地解决流行病防中的伦理问题,应用伦理学亟需对流行病防做出伦理回应。流行病防中主要涉及隐私、自由和正义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亦即个人权利或自由与公共健康的冲突问题。流行病防对个人行为的家长主义干预,特别是对个人自愿自涉行为的强家长主义干预必须得到伦理证明。流行病防与社会正义和人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促进正义与保护人权是流行病防的应有之意。

  • 标签: 流行病防控 强家长主义 自愿自涉行为 社会正义 人权
  • 简介:自Block于1971年对人格类型进行划分以来,人格类型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史。随着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增多和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对青少年问题行为进行探究以引导其健康成长迫在眉睫。有研究表明,不适应型,尤其低型人格是各种问题行为的预测因素。本文主要从低型初中生的人格类型划分及人格特点、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和对当前教育的启示等几方面展开。

  • 标签: 低控型人格 问题行为 教育启示 初中生
  • 简介:作为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柯亨围绕自我所有、剥削与正义等焦点问题对自由主义展开了一系列的批判,对自我所有的态度经历了从拒绝到限制的过程,并借助描述性特征和规范性特征论证了剥削的非正义性,阐述了“适度稀缺和有限慷慨”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平等主义的正义观。而日本/寸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始人之一松晓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对马克思关于自我所有、剥削和正义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认为柯亨从一开始对自我所有就持有限制的态度,而自我所有本身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自然消亡的,坚持剥削的非正义性源自其对劳动时间的偷窃,主张正义在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是社会价值规范的标准。二者论证自我所有、剥削与正义的不同路径,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自我所有 剥削 正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
  • 简介:本文从乌托邦美学的框架出发,考察樱大造带来的跨东亚帐篷剧文化现象,探讨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帐篷剧的戏剧美学形式。帐篷剧其实是一种流动的乌托邦,对于当下全球化的政治经济逻辑带有一种批判,其美学化时空,以及'他者化自我'的戏剧创作和展演过程,打开了演员与观众身体的想象力,创造了主体再构造的可能,最后形成共同体的新想象,于是,在情感与劳动的双向作用中,我们看见新的乌托邦在地平线浮现。

  • 标签: 樱井大造 帐篷剧 乌托邦美学 他者化自我
  • 简介:近年来认知科学领域关于学习问题的研究颇为关注重新探索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找到可操控性强的有效学习策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三项经典研究的进展体现了这一研究趋势:一是学习时间间隔的动态分配,相比较于传统的学习时段分配.适当扩大各学习时段的时间间隔可使学习结果的保持更为长期有效(学习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5%-10%左右是最佳的);二是不同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相对于批量式安排,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可极大提升学习效果。三是提取练习对知识识记的作用,研究发现提取练习相比较于其它学习事件(编码)可更为有效地促进学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三方面有关研究均发现,学习者所觉知的许多学习策略很可能是次优的甚至是低效的.对其加以纠正将有助于实现有效学习。

  • 标签: 记忆 元认知 学习策略 有效学习
  • 简介:“鼠标轻轻一点,都有责任在里面。假如是虚假信息,大家鼠标一动就成了帮凶。每一件善事,大家鼠标一动就是功德。鼠标的分量很轻,可以轻到忽略不计,鼠标的分量也很重,重到人命关天。因此要仔细辨认一个信息的虚实。”

  • 标签: 法师 虚假信息 鼠标 标的 功德 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