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黑色食品是指带天然黑色或紫红色的各种动植物食品,如黑豆、黑松子、核桃、赤豆、黑米、黑麦、黑芝麻、黑(红)葡萄、黑木耳、黑(红)枣、乌梅、蓝莓、紫菜、黑茶、黑蚂蚁、乌鸡、甲鱼等.黑色食品富含天然黑色素,研究表明,黑色素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调节血脂、美容护肤、温补五脏及食疗等特殊功能.除此之外,黑色食品所含的矿物质、纤维索,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赖氨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微量元素铁的含量,都较其他食物更为丰富.

  • 标签: 黑色食品 黑芝麻糊 黑玉米糊 黑豆粉 黑糙米粉 保健
  • 简介:现代科学表明,食品的营养与其天然颜色密切相关,天然颜色相对较深的黑色食品含有较合理的营养和有利长寿的特殊成分。例如,同是豆类,黑豆含植物性的蛋白质高达49.8%,而青豆为37.3%,黄豆为33.3%,白豆为22%。此外,黑豆还含有丰富的大豆皂苷和染料木苷。《本草纲目》记载:大豆有数色,唯黑色者入药。同样,紫色小麦比普通小麦蛋白质含量相对高59%,赖氨酸含量高0.5倍,钙含量高3倍,磷含量高70%,纤维含量高14.3%。

  • 标签: 天然黑色食品 营养成分 食疗价值 保健功效 黑米 黑芝麻
  • 简介:患者男,59岁.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年半,排柏油样便1d于2002年8月12日入院.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及,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

  • 标签: 胃窦部 恶性黑色素瘤 胃镜 手术 瘤细胞
  • 简介:一96岁男性出现息肉样黑色素瘤,肿瘤有明显的透明基质,与黏液样黑色素瘤相似,但阿辛兰染色(pH2.5)和胶样铁染色均为阴性。不清楚具有假黏液样特征的黑色素瘤(假黏液样黑色素瘤)是否为黑色素瘤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学变异。但是,其必须与真正的黏液样黑色素瘤相鉴别,后者有阿辛兰染色阳性的酸性黏多糖。

  • 标签: 皮肤黑色素瘤 黏液 酸性黏多糖 铁染色 阿辛兰 息肉样
  • 简介:患者,62岁。因发现阴茎头部肿块逐渐增大一年余,于1996年3月4日入院。检查:阴茎包皮不能上翻,包皮系带处2.5cm×2.5cm菜花状肿块,呈紫褐色,有恶臭,易出血,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尚能活动,上腹部CT及盆腔CT检查无转移病灶,其它检查无异常发现。术前包皮系带处肿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阴茎头 包皮系带 放射治疗 泌尿外科 基底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甲下黑色素瘤的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疑为甲下黑色素瘤同时要常规检查局部淋巴结有无肿大,肝、肺、骨等有无转移,对于发病快,有外伤史,持续存在指(趾)甲损伤或局部表现凶险者,经一般常规治疗无效时,无论有无色素沉着,均及时作病理明确诊断,以防误诊.结果本组9例甲下黑色素瘤,其中包括7例外伤按其他甲下疾患治疗无效患者,均手术作冰冻病理切片,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一致,诊断恶性甲下黑色素瘤.结论通过病理检查,不仅对真正的甲下黑色素瘤的存在,对其他明确诊断的甲下疾患也给予了相应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误诊 甲下黑色素瘤 预防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91-2004年收住的20例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治疗及术后放疗。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38.9%和20.0%。生存期最短15个月,最长达11年以上。结论本病发展快,预后差,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甚为重要。治疗主张采用综合疗法,即广泛彻底切除肿瘤并辅以放疔。对于单纯的局部复发可以进行多次的扩大切除。(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38~239)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鼻肿瘤 鼻窦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患者,女性,14岁,因视物模糊7d、头痛3d于2004年10月8日入院.查体: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黑色素瘤的斑痣.右眼视力50cm数指,左眼视力0.1,双眼底视神经萎缩,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及MRI:幕上下脑室系统轻度扩大.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于2004年10月10日在全麻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病人头痛减轻,但视力无明显好转,于2004年10月21日出院.因病人突然出现癫痫发作、发热再次入院.查体:双眼视力如前,颈抵抗感,Brudzinskisign及Kernigsign均为阳性.行头颅CT检查发现左额顶叶区片状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局部脑回密度略高(图1).头颅MRI示:左顶叶不规则的长T1长T2信号灶,大小约3.0cm×2.5cm,增强扫描呈均一强化,占位效应不明显(图2,3).

  • 标签: 黑色素瘤 视力受损 左顶叶 2004年 视神经萎缩 视物模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迄今尚无有关希腊皮肤黑色素瘤(CM)发病率的报道。本文提供了1999--2002年间希腊南部克利特岛人群发生CM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试图与意大利人群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方法:对1999--2002年间首次被诊断为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的102例克利特本土患者进行调查,由2名有经验的皮肤科医师对全部患者进行完整的皮肤科检查。统计克利特岛总体人群的CM原始发病率及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以及岛内4个辖区各自的CM发病率。结果:希腊人群的CM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4.6/10万人年,女性为4.7/10万人年。4个辖区的原始发病率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克利特岛CM患者和意大利CM患者在以下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CM组织学类型,毛发颜色,日光照射后皮肤反应,15岁前日光晒伤史,是否存在晒斑,普通痣的总体数量等。结论:克利特岛CM的发病率高于希腊全国的估计发病率,但与欧洲南部其他国家CM的发病率相当。

  • 标签: 标准化发病率 皮肤黑色素瘤 希腊 统计学差异 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年龄
  • 简介:背景:有经验的皮肤科医师使用临床诊断标准(通常为ABCD规则)早期诊断黑色素瘤的正确率可达64%~80%,诊断黑色素瘤的自动化系统仍被认为是一种实验性方法,只能作为肉眼诊断的辅助措施。为帮助早期诊断黑色素瘤,作者开发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帮助鉴别黑色素瘤与黑色素细胞痣,并建立了一种明确黑色素瘤发生率的数字模式。方法:分析132处黑色素细胞皮损(23处黑色素瘤及109处黑色素细胞痣)的数字图像特征,包括几何特征、颜色、颜色纹理。共分析了所有皮损的43个特征变量:几何形状、颜色纹理、边界锐度、颜色变量等。由于任何多阶式变量选择法中存在变量多重共线性均可导致严重错误,因此采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及“-2loglikelihood”检测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排除不适当的变量。最初“-2loglikelihood”和非参数Spearmanp选择了5个变量进入多变量预测模式,随后5变量模式被削减为3变量模式,且验证了每种模式的性能。用“jackknife”法验证3变量模式,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图比较其与5变量模式的精确度,结论表明3变量模式的鉴别能力未受影响。结果:并非全部变量均对此模式有用,故逐渐剔除至剩下3个有意义的协变量。合并几何形状、颜色、颜色纹理等独立协变量参数,计算预测性公式,用于黑色素瘤的预测。此模式诊断黑色素瘤的灵敏度为60.9%,特异度为95.4%,总精确度达89.4%(概率水平O.5),有8%的假阴性结果。结论:通过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和发展数字预测模式,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高精度地鉴别黑色素瘤与黑色素细胞痣是可行的。此模式早期诊断黑色素瘤具有可行性。为预测组织学确诊前未能诊断的黑色素瘤,没有必要使用昂贵或复杂的设备,仅使用价格合适的便�

  • 标签: 黑色素细胞痣 图像处理系统 黑色素瘤 辅助诊断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