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高压患者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2015年 7月 ~2016年 7月之间收治的 40例脉高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 40例脉高压患者中,超声检查准确者 35例,约占 87.50%;误诊者 3例,约占 7.50%;漏诊者 2例,约占 5.00%。结论:对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超声检查,可明确其病因、类型,并可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门脉高压 超声
  • 简介:医院大数据基于集成平台与全量数据中心的建设。利用移动技术、微信企业号、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构建面向临床应用、管理决策、科学研究等一系列应用,提供方便、有效可追溯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平台,将改善就医流程,提升医疗质量,快速决策支持,为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做有力的支撑。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融合 数据利用 集成平台
  • 简介:新药研发概论整合(中)药学专业的多专业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案例讲解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标签: 新药研发概论 案例讲解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双钢板NUSS手术治大龄重度漏斗胸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2例大龄漏斗胸儿童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双钢板Nuss手术,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2.05±2.04)岁,全组病人按照Hailer指数均为重度漏斗胸,按照个体化矫治的原则,分别选用双钢板矫治漏斗胸,每一个钢板使用一个固定器分置于两侧胸壁,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0~95rain,平均手术时间(65.6±13.5)min;术中出血10~45mL。其中11例行剑突下辅助小切口,22例均采用单侧固定翼固定于不同侧胸壁,术后住院时间6~10d,平均(7.15±1.12)d;术后3年左右取出钢板,随访3个月至6年,发生少量气胸3例,皮下气肿1例,未发生内固定钢板移位,未见钢板排异反应,未见脊柱侧弯发生,术后无长时间疼痛发生,出院后均未再给予镇痛药物。结论对于大龄重度漏斗胸的患儿,在单钢板矫治难以达到矫治效果时,双钢板矫治是安全有效的,部分重度漏斗胸配合胸骨下剑突小切口,亦能达到满意矫正效果。

  • 标签: 漏斗胸 胸腔镜 NUSS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脉高压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2例2014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脉高压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各36例,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11.11%vs.30.56%,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脉高压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门脉高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胸痛患者的诊疗展开分析并总结经验,促使基层内科门诊对此病的诊疗效果更优。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我基层医疗机构急诊胸痛病患进行,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2月,选取的总数量为115人,对这115人的诊治状况展开分析。结果115名病患均得到诊断,存在1名漏诊,漏诊率为0.87%,全体病患均得到治疗。结论应加强对胸痛病患的诊断,确保诊断兼具准确性和快速性,进而通过适宜的治疗方案展开治疗。

  • 标签: 基层内科门诊 急诊胸痛病患者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院数据集成平台,整合医疗业务和医院管理的数据,即建立全院级的数据中心。改变原有信息系统存在的数据不标准、格式不统一,且数据零星、分散的局限性,利用数据平台对院内的诊疗信息进行全集成,实现数据的综合展现与利用,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全数据集成的工作平台,为医院的临床部门、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能力。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集成 数据中心 决策分析 数据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腔静脉分流的少见类型影像表现,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少见类型的腔静脉分流的诊断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23例通过临床证实的门静脉-左肾静脉分流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再综合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16例,平均年龄41.23岁,.女性,7例,平均年龄43.74岁。②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乙肝、肝硬化病史。③影像学特点肝硬化显著,但是常见的侧支循环不明显,通过仔细观察可见脾静脉经过粗大侧枝回流至肾静脉,最终达下腔静脉。④关于肝硬化侧枝的报道大部分为常见消化道相关静脉侧枝开放。结论①脾-左肾静脉分流绝大部分为肝硬化脉高压并发症,且为少发类型侧枝开放。②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为经典的消化道静脉侧枝开放,本篇列举的少见类型侧枝开放患者的消化道侧枝开放情况不一,但是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脾左深静脉侧枝开放从而缓解了消化道症状。③影像学检查需要行增强或血管造影检查,仔细观察可见脾肾韧带内侧枝开放情况。④关于肝硬化侧枝开放的讨论大部分是消化道侧枝开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部胆管癌的MRI诊断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部胆管癌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利用CT与MRI两种影像学的方式进行诊断,并将两者结果与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诊断效果好于对CT(P<0.05)。结论肝部胆管癌的诊断过程当中,MRI的诊断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门部 胆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2016年诊处方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3897张门诊用药处方,根据相关部门处方药品规定、药品说明书和重要文献分析处方。分析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处方是否规范;处方用药是否适宜。结果本院2016年诊抽查处方共13897张,其中书写不规范35张,处方不规范205张;处方不适宜247张。书写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不合理数量逐渐降低,趋于低水平。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数量逐渐减少,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逐渐降低,处方平均金额呈上升趋势。处方不规范205张,其中书写不规范35张,占17.07%;诊断书写不全81张,占39.51%;药物用法用量不清89张,占43.41%。处方不适宜247张,其中药品选择不适宜51张,占20.65%;给药途径不合理29张,占11.74%;用法用量不适宜47张,占19.03%;重复给药38张,占15.38%;适应证不适宜41张,占16.60%;联合用药不适宜41张,占16.60%。结论有效处方质量分析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促进门诊用药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合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基于我国传统中医学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以及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已经形成许多较为完善而且有效治疗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方案,并且在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多位专家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治疗经验,对中医治疗此类疾病进行综述,希望以此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医治疗本病的理论体系,为更多患者解决病患痛苦。

  • 标签: 门脉高压性胃病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甲状腺上游离程序的改进对上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选取136例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上二步游离法完成的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改进组)的术中上甲状旁腺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并与113例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间采用常规游离程序完成相同手术的患者(常规组)的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完成。结果术中发现改进组共辨认上甲状旁腺249枚(249/272,91.5%),常规组共辨认上旁腺215枚(215/226,95.1%),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可辨认旁腺中改进组原位保留242枚(242/249,97.1%),常规组原位保留198枚(198/215,92.0%),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原位保留的旁腺血供良好者在改进组中有225枚(225/242,93.0%),常规组中有170枚(170/198,85.9%),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改进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8例(28/136,2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例(2/136,1.5%):常规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为37例(37/113,32.7%),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7例(7/1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改进甲状腺上游离程序,分二步游离甲状腺上能更有效的保护上旁腺的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简介:目的通过影像学观察探讨腰段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和腰椎休病(lumbarScheuermann’sdisease,LSD)及休样改变的内在联系以及LSD在LD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LDH(T12/L1-L5/S1)患者(共计450个运动节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143个节段作为研究组(LDH组),无腰椎间盘突出的307个节段作为对照组(N组)。通过复习其CT、MRI和X线片,对比两组合并各种影像学休样改变的比例及LSD的比例,进一步在LDH组内分别对比存在各种休样改变的节段和无休样改变节段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比例。结果LDH组出现各种休样改变的比例均高于N组,分别为Schmorl结节23.8%(34/143)和5.5%(17/307;χ2=32.29,P〈0.001),终板不规则55.9%(80/143)和4.2%(13/307;χ2=159.10,P〈0.001),椎体后缘离断27.3%(39/143)和0.3%(1/307;χ2=87.47,P〈0.001),椎体楔形变7.0%(10/143)和0.7%(2/307;χ2=12.77,P〈0.001)。LDH组34.26%(49/143)的节段符合腰椎休病诊断,而N组仅为0.98%(3/307;χ2=105.78,P〈0.001)。存在Schmorl结节(66.7%,34/51;χ2=82.61,P〈0.001)、终板不规则(86.0%,80/93;χ2=191.51,P〈0.001)、椎体后缘离断(97.5%,39/40;χ2=152.47,P〈0.001)、椎体楔形变(83.3%,10/12;χ2=41.05,P〈0.001)的节段发生椎间盘突出的比例均高于无休样改变的节段(12.2%,39/320)。结论LDH与LSD关系密切,LSD可能参与LDH的发病。Schmorl结节、终板不规则、椎体楔形变以及椎体后缘离断,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有关。

  • 标签: SCHEUERMANN病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摄影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肝胆管癌有效治疗方法。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可能治愈肝胆管癌的方法,目的是切除肿瘤,恢复胆道通畅。本研究从肝胆管癌的手术方式及辅助措施方面进行阐述,为肝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肝门胆管癌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喉炎患儿7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候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候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较好,数据间存在明显差距(P<0.05)。结论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能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候消失时间,提升患儿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中重度 急性喉炎 临床症候
  • 简介:摘要:文章从系统集成的概念出发,描述了医疗空间中系统集成装饰工法的发展与应用,并结合大型综合医院案例,分析了系统集成的创新性与重要性,通过对比,阐述了系统集成装饰工法的几大优点.

  • 标签: 系统集成 医疗空间 装饰工法 抗菌环保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双射频消融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及房颤的双射频消融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相应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2.0%。结论对于心脏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上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对患者心功能的支持、术后人工瓣膜抗凝治疗的指导及肺部呼吸功能的护理是该手术术后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