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它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行为障碍为特征,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记忆功能下降、失语、失用、视空间功能受损、执行力、计算力下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目前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极大的社会负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很多学者试图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来预防和延缓认知损伤的发生。结合以往研究,从午睡对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午睡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取决于午睡的时间长短、午睡频率以及任务的难易程度。其次,午睡对认知的作用可能通过炎性反应、神经内分泌、Aβ以及基因多态性方面产生作用。此外,针对既往研究不足进一步从规范化评估方法、深化相关机制研究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标签: 午睡 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与其周围正常皮肤的皮肤水屏障功能的差异并初步探索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诊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疙瘩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48岁。接诊当日采用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测定30例患者瘢痕疙瘩皮肤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对5例患者瘢痕疙瘩修复术后的瘢痕疙瘩皮肤及其周围正常皮肤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测表皮厚度,取其中3例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瘢痕疙瘩皮肤及正常皮肤细胞角蛋白10、内披蛋白和聚丝蛋白的表达。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接诊当日,30例患者瘢痕疙瘩皮肤TEWL为9.0(6.9,13.4)g·m-2·h-1,正常皮肤的TEWL为8.1(6.4,18.1)g·m-2·h-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P>0.05)。瘢痕疙瘩修复术后,5例患者瘢痕疙瘩皮肤表皮厚度为(194±44)μm,明显厚于正常皮肤的(44±11)μm(t=6.88,P<0.01);且瘢痕疙瘩区域均存在角质形成细胞(KC)数量增多、正常皮肤的表皮脊结构缺乏、表皮明显增厚等现象。瘢痕疙瘩修复术后,3例患者瘢痕疙瘩皮肤细胞角蛋白10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t=8.50,P<0.01),而瘢痕疙瘩皮肤表皮的内披蛋白和聚丝蛋白表达均与正常皮肤相近(t值分别为0.07、0.96,P>0.05)。结论瘢痕疙瘩患者瘢痕疙瘩皮肤组织中存在KC增多、表皮增厚的现象,但瘢痕疙瘩区域的水屏障功能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相近,TEWL可能并不是影响瘢痕疙瘩持续发展的主要机制。

  • 标签: 瘢痕疙瘩 表皮 皮肤水屏障功能 角质形成细胞 经皮水分丢失
  • 简介:摘要紫杉醇作为一线化疗用药,其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认知功能损伤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结合紫杉醇的药理特性、作用特点,总结近年来紫杉醇对中枢神经元γ-氨基丁酸B型(gamma aminobutyric acid B, GABAB)受体和内质网应激的研究进展,探寻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元凋亡、损伤中枢认知功能的内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紫杉醇 神经病理性疼痛 认知功能损伤 内质网应激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Reelin是一种分泌型细胞外基质蛋白,Reelin对大脑的正常发育、学习记忆、以及精神病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生物学的热点。本文从Reelin信号通路、Reelin对神经迁移的调节以及Reelin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三个方面阐述Reelin的相关机制。

  • 标签: Reelin 神经迁移 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增强 NMDA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选择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满足罗马Ⅳ诊断标准中的18~70岁的PDS患者40例,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入TEAS组和模拟TEAS组,分别接受经皮电针刺激足三里、内关穴和其相对应的模拟穴位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胃容受性[初始饱腹量(ISV)、最大耐受量(MTV)]、固体胃半排空时间(T1/2)和心率变异(高频段、低频段、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比值)。采用PCR检测PDS患者和24名健康志愿者的十二指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并比较TEAS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结果共26例PDS患者纳入研究,TEAS组和模拟TEAS组各13例,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以及治疗前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指数(DSSI)评分、ISV、MTV、T1/2和心率变异参数(高频段、低频段、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TEAS组患者DSSI评分低于模拟TEAS组[(13.5±5.3)分比(19.9±9.3)分],ISV、MTV均高于模拟TEAS组[(180.0±44.6) mL比(121.9±61.0) mL,(480.4±200.7) mL比(338.5±108.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2.77、2.24,P均<0.05)。治疗后TEAS组患者的T1/2与模拟TEA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AS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AS组的高频段较治疗前增加(5.3±1.2比4.0±0.9),低频段与高频段比值降低(1.0±0.2比1.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3.73,P均<0.01)。PDS患者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黏膜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0.68(0.11,6.74)比0.03(0.02,0.25)、6.46(1.35,12.62)比0.86(0.32,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4、-2.03,P=0.02、0.04)。TEAS组患者经TEAS治疗4周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0.04(0.01,0.06)比0.23(0.09,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P=0.04)。结论TEAS能改善PDS患者胃容受性和消化不良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通路介导、调节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炎症因子IL-6表达相关。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经皮穴位电刺激 胃容受性 胃排空 迷走神经
  • 简介:摘要: 目前,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 ,以近 10 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针对多糖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及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多糖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抗氧化,抗炎症,促进细胞活性,免疫调节等功能,并且毒副作用小。本文详细综述了多糖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为多糖产品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 标签: 多糖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脂肪移植是整形外科领域一种成熟的填充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组织填充、面部年轻化、毛发再生等重建和美容手术中。深入了解移植后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脂肪相关干细胞分化、血供状态、代谢水平等,对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有重要意义,促进脂肪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脂肪移植 脂肪干细胞 血管化 棕色化 氧化应激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率正不断增加。肥胖者高胰岛素血症出现的同时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而机体对瘦素的反应减弱,引发了人们对于"瘦素抵抗"的关注。在前期的研究中,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血清瘦素水平与瘦素受体的表达。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瘦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因此,本文就目前瘦素抵抗发生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瘦素抵抗最新治疗措施作简要阐述。随着瘦素抵抗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增加瘦素敏感性将成为肥胖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肥胖 瘦素抵抗 瘦素 瘦素受体
  • 简介:摘要人体的细胞和器官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作为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多种代谢性激素合成的核心器官,胰腺在出生后再生能力明显不足。轻度急性胰腺炎或部分胰腺切除的患者都可通过促进存活的胰腺外分泌腺泡细胞再生而完全康复。胰岛β细胞数量相对或绝对减少引起的糖尿病,可通过刺激β细胞再生进行治疗。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促进β细胞自身增殖和α细胞、δ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腺泡细胞以及其他消化腺细胞等细胞的转分化。通过不同的生物因子相关信号通路来调节β细胞的再生,从而恢复胰岛细胞功能,逆转或者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再生 糖尿病 治疗 β细胞 胰岛细胞
  • 简介:摘要:机会性感染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加以衡量的标准,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出现的重要不良临床事件,对患者预后具有比较严重的影响。明确 HIV/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的类别,有效掌握疾病诊疗的相关原则,在这一基础上预防这一疾病发生,对疾病进展加以控制,提升 HIV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本文对 HIV/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研究进展 实施综述。

  • 标签: HIV/AIDS 相关机会性感染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睾屏障由相邻支持细胞间多种蛋白质复合体组成,它通过在生精上皮参与构建生精微环境、提供免疫屏障并赋予细胞极性来维持正常精子发生。血-睾屏障的结构与功能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但血-睾屏障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机制尚未系统阐明。本综述概括血-睾屏障的结构、功能及生理调控机制,总结损伤血-睾屏障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并归纳不良环境因素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信号通路表达、细胞因子与内分泌激素含量损伤血-睾屏障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机制,这对于保障精子质量、避免睾丸损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预防男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血-睾屏障 表观遗传 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内分泌激素
  • 简介:摘要强迫症患者多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发病,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受遗传-环境因素影响出现个体神经元损伤、髓鞘形成异常、突触过度修剪、突触异常连接等。儿童青少年强迫症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其可能涉及遗传变异、免疫激活、神经递质失调以及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中关键脑区的功能及结构异常。随着神经影像学及光遗传学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对大脑动态发育过程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病因机制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就该领域最新研究进行综述,聚焦神经发育,从神经免疫、神经结构、神经影像、神经生化等多学科多角度阐释强迫症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强迫症的早期精准诊断、识别与干预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强迫症 儿童青少年 神经发育 神经免疫 神经递质 神经影像 功能连接 神经遗传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作为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消化道肿瘤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肝细胞癌作为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现综述阿司匹林对肝细胞癌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机制,以期为今后的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阿司匹林 肝细胞癌 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肝脏的胰岛素信号在调控肝脏的糖原合成、糖异生、糖酵解、脂质的合成和分解等多种代谢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肝脏胰岛素抵抗将导致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代谢相关疾病发生发展极其重要的因素。然而,目前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深入研究肝脏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机制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旨在阐明肝脏胰岛素抵抗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 标签: 肝脏疾病 胰岛素抵抗 糖脂代谢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炎症
  • 简介:摘要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产生的神经系统损伤,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的假说中提示免疫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及外周免疫细胞迁移入脑协同促进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放射性脑损伤中所涉及免疫相关机制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放射性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T细胞
  • 简介: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其主要临床症状为:①持续发热5d以上;②四肢末梢变化: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炎 川崎病 血小板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