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运动医学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运动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受到了科研人士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在习总书记倡导“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对于足球运动员骨骼肌纤维类型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查阅足球运动的特点以及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的研究资料,较系统地阐述了足球运动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因素,为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肌纤维 足球运动 慢肌 快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经手术证实的10例腹部IMT,术前均经CT检查,对照术后结果总结分析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密度以及CT增强表现。结果发生于肝脏2例,腹腔3例,脾脏、十二指肠降部上段、胃窦部、胆囊、膀胱各1例。CT表现为囊性肿块2例,囊实混合型3例,实性肿块5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实混合型其内见不规则样、片状、花环状、分隔样强化,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结论CT扫描能够对腹部IMT的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推拿对腰背肌纤维炎引发腰背板滞疼痛的影响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132例腰背肌纤维炎引发腰背板滞疼痛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推拿疗法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对照组的安全率为86.4%,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腰背肌纤维炎引发腰背板滞疼痛中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改善了疼痛状态,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腰背肌纤维炎 腰背板滞疼痛 针灸 推拿 影响性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右侧阴囊鞘膜积液反复发作2年余。2017年2月计划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治疗,完善术前检查发现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恶性病变不除外,建议手术或穿刺活检,患者拒绝,遂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消瘦、腰疼、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压异常波动,睡眠饮食正常,大小便无异常。入院查体:无特殊。相关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为1.120ng/mL,癌胚抗原为1.300ng/mL,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为7.86U/mL,CA15-3为13.12U/mL,CA19-9为6.04U/mL,CA724为1.48U/mL,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0.373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7.370ng/mL。增强CT:左侧肾上腺区椭圆形软组织肿块,病灶最大截面约7.7cm×6.6cm,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囊变坏死区,并见多发点状、小圆形钙化。增强扫描呈动脉期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性、渐进性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浑浊,且有结节样相似强化方式的小病灶包绕左肾动脉,左侧肾上腺未见显示(图1)。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通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治愈。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为一种低度恶性的少见肿瘤性病变,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依靠病理可确诊,免疫组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般采用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随访。

  • 标签: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因缺血缺氧、炎症反应等因素发生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增多取而代之,心肌纤维化发生。心肌纤维化是心肌重塑持续发展和难以逆转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心肌梗死部位的炎性反应可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MAPK是生物体内介导刺激信号从细胞膜传递到细胞核内进而产生一系列反应的重要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参与介导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和分化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干预MAPK信号通路对心肌纤维化乃至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究心脏磁共振T1Mapping成像与细胞外容积(ECV)在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检查的63例DCM患者作为DCM,另选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T1Mapping成像与延迟钆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I)、每搏输出量、心率变化.根据DCM组患者是否出现延迟强化(LGE)分为LGE组与非LGE组,分别比较DCM组和对照组、LGE组和非LGE组的增强前T1值、增强后5min、15min、30min的T1值、细胞外容积(ECV)值.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增强前TI、ΔTI、ECV区分DCM组与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TI、ΔTI、ECV的诊断效能.结果DCM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EDV、LVEDI均高于对照组,LVEF、每博输出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增强前T1、增强后5min、15min、30minT1值、ECV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中LGE组43例,非LGE组19例,LGE组增强前T1、增强后5minT、15min、30minT1、ECV均高于非L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区分DCM组和对照组,ECV的AUC值高于ΔTI和增强前T1.增强前TI、ΔTI、ECV区分两组的敏感度、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V敏感度、准确率高于增强前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TI和ECV敏感度、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磁共振T1Mapping和ECV技术在评估均DCM心肌纤维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T1Mapping 细胞外容积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肌纤维化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三年收治的89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9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都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则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心肌纤维化指标、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6min步行距离及再次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都更低,而心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6min步行距离更高,而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浆脑钠肽和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曲美他嗪 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脑钠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垂体病理性增生的临床和MRI特征,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为垂体病理性增生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包括垂体前叶激素相关靶腺功能不全10例,库欣病2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2例。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见垂体对称性增大、上缘呈凸形,信号均匀且强度基本同脑灰质,钆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直至明显均匀强化;5例患者于鞍内可见流空血管影;8例患者行MRI平扫随访3月至2年,见增大垂体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垂体病理性增生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但其准确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

  • 标签: 垂体疾病 病理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8 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 45 例患者。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桩 修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5.6% ( 43/4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71.1% ( 32/45 ),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X²=9.3254 ; P < 0.05 )。根据对两组患者疼痛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 0.05 )。结论: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治疗的有效率高,采取 预成纤维桩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度较低,缓解了患者的不适,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35例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的对照组和35例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34例,修复成功率为97.14%;对照组修复成功28例,修复成功率为80.00%;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评分(95.39±2.74)分高于对照组的(75.67±3.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更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84颗)口腔修复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8例(42颗)和对照组38例(42颗),对照组患者采用铸造金属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62.13±16.72)min,短于对照组的(104.50±25.64)min,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68.42%,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的26.32%,治疗满意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修复患者,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修复效果良好,可提高修复成功率,缩短修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和认可,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桩冠修复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所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每棵纤维桩安装时间为(64.89±9.3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0.52±10.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100%(5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2%(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可塑纤维桩相比,预成纤维桩安装时间短,能够显著提高桩冠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桩冠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9月收治的150例(204颗患牙)需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75例,1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2组患者则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修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1组和2组患者治疗后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73.5%和100.0%,每颗纤维桩修复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3.8±10.4)min和(65.2±6.7)min,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69.3%和97.3%,2组显著优于1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预成纤维桩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修复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疾病进行放射诊断的应用。方法收取该院150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1日直至2017年1月25日,并将乳腺增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钼靶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进行诊断。结果由检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放射诊断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MRI在乳腺增生疾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与钼靶X线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放射伤害、检出率高等优势,在乳腺增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增生疾病 放射诊断 声像图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增生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和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增生治疗的男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病例。对照组的患者自入院开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男性乳腺增生换则会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降低其抑郁和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男性 乳腺增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6月~2017月9月我院经口腔修复的患者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取预成纤维桩材料治疗,B组采取可塑纤维桩材料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总体满意度、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结果A组修复有效率为91.51%,显著高于B组(78.95%);A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2.86%,显著高于B组(81.43%);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00%,显著低于B组(22.86%);A组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平均为(72.49±16.82)min,明显低于B组(98.25±21.37)min(P<0.05)。结论应用预成纤维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对比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40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治疗,观察组使用预成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111.3±10.5)min,观察组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61.3±1.6)min,两组患者纤维桩所需时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操作时间、成功率、治疗满意度,均显示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均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相对而言预成纤维桩临床操作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提高修复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修复患者一共(6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2月10日,将口腔修复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3例患者-实施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33例患者-实施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将两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成功率87.88%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满意度84.85%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后,预成纤维桩修复方式取得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