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吻合器粘膜环行切除(PPH)围手术期护理,强调术前应充分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重点是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出院康复指导。

  • 标签: 吻合器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吻合器黏膜环切钉合(PPH)加外痔切除治疗混合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混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吻合器黏膜环切钉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黏膜环切钉合加外痔切除治疗。结果观察患者在术后24h疼痛指数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肛门控便能力、肛门坠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直肠耐受量变化以及直肠感觉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血栓外痔。结论吻合器黏膜环切钉合加外痔切除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混合的方法,对于外痔严重的混合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外痔切除术 混合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术前准备及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1例入住我科,并行EMR的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1位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程顺利,经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后,均可康复出院。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表浅肿瘤的有效方法,其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中、配合、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起重要作用。

  • 标签: EMR内镜黏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 术中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黏膜环切(PPH)治疗重度的护理效果与方法,通过对临床PPH手术治疗重度(Ⅲ,Ⅳ期)共86例进行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结果86例PPH手术患者术后出血少,愈合快,疼痛感轻,早期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PPH作为治疗重度痔疮的新方法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能显著改变术前症状与心理状态。

  • 标签: 吻合器 重度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3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患者分别采用黏膜二次环切与传统环切结合消痣灵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静息压、收缩压、排便阈值、肛直角、肛距、会阴位置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患者采用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痔上黏膜二次环切 直肠黏膜内脱垂 重度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吻合器切除(PPH)与传统的切除的疗效对比。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4例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PPH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中、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PPH相较于传统切除而言,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时间短以及术后切口渗血少等优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治疗痔疮较传统切除有着相当的优势,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PPH术 传统痔切除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PH加外痔切除治疗环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09-2010年间通过使用PPH加外痔切除的方法对110例环状混合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时间为12-35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22分钟;手术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6天;手术后患者创口处产生轻微疼痛,11例患者进行口服去痛片缓解疼痛。全部患者没有血便现象,内痔彻底缩回肛管内,患者治愈率达100%。之后对患者进行1年半的随访,110例患者肛门外观正常,没有复发现象,排便正常,无出血等现象发生。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其特点是手术时间短,没有术后出血产生,患者住院时间短,病情恢复较快,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PPH 痔切除术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RPH)联合外痔切除治疗混合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施行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痔切除,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观察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和改善脱垂症状无差异,在术后出血、水肿和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动痔疮套扎(RPH)联合外痔切除治疗混合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疗程短、疗效好等优点。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外痔切除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内镜黏膜切除(EMR治疗)结直肠早期癌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早期癌患者肠镜下行EMR治疗的18例(27个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27个病灶中采用用圈套器直接切除25个,透明帽切除2个;均为扁平病灶,大小0.5cm×0.5cm~5.0cm×10cm,;1次切除23个1例,2次分割切除1个例,10次分割切除例,80余次分割切除1例,未能完全切除2个;切除后取出的组织立即送病理检查。内镜下分型隆起型(I型)5个;平坦型(Ⅱ型)22个。组织学分型早期癌3个,单纯腺瘤5个,中度不典型增生11个,重度不典型增生8个。术前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者16例。穿孔或大出血等并发症未发生。有3个病灶在术后出现少量渗血。结论EMR治疗结直肠早期癌方法简单,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肠镜 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癌 早期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法预防PPH尿潴留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行PPH的患者,50例行耳穴压豆法+常规护理为试验组,另50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比较两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缩短,尿潴留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法是预防PPH后尿潴留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耳穴压豆 PPH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lligan-Morgan改良手术与Ferguson切除在混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患者分别接受了Milligan-Morgan改良手术与Ferguson切除进行治疗的混合患者,对两种式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Milligan-Morgan改良手术方式相比,Ferguson切除方式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肛周疼痛,术后出血及肛缘水肿发生减少。结论Ferguson切除可作为治疗首选式之一。

  • 标签: 混合痔 Ferguson痔切除术 Milligan- Morgan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的护理。方法:收集100例确诊为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并行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EM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EMR治疗及其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后达到完全切除率95.3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是治疗消化道隆起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简单便捷的治疗方式;内镜治疗前为患者做好评估、胃肠道准备,治疗中准确做好手术配合、密切观察病情以及治疗后对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者饮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黏膜切除术 内镜治疗 消化道隆起病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与传统剖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10例行LA,另一组190例行OA,比较两种式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LA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镇痛剂应用率、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与OA比较,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大多数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对15例甲状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52min,中出血量均为10ml左右,术后3天出院,第7天返院拆线,无术后出血、声嘶、手足踌躇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安全可行,美容效果较传统手术好。

  • 标签: 小切口 甲状腺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经阴子宫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无临近脏器损伤,无血肿、大出血等并发症。两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发热率、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切除不仅切除了病变,也符合现代美容观念,因此对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经腹子宫切除与经阴道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经腹、经阴道子宫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阴式子宫切除无中转开腹,无膀胱或直肠损伤,手术时间短,中处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结论阴式子宫切除为较好的式选择,值得推广。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中转小切口胆囊切除(MC)在临床中的应用,得出结论LC中转MC后操作容易、安全,创伤相对较小,不失微创的理念,对患者有利。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