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

陈波

陈波(阳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阳春529600)

【摘要】目的探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3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患者分别采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术与传统环切术结合消痣灵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静息压、收缩压、排便阈值、肛直角、肛上距、会阴位置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患者采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痔上黏膜二次环切直肠黏膜内脱垂重度痔

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是较常见疾病,传统的一次痔上黏膜环切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疗效不理想,易复发[1]。笔者对本院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患者采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术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11月~2010年9月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患者130例,男性72例,女性58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5.6±3.7岁,病程2~30年,平均7.4±1.5年。所有患者均经排粪造影进行诊断。其中按痣分度:Ⅲ度47例,Ⅳ度83例;按直肠内脱垂程度:Ⅱ度42例,Ⅲ度8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肠道准备,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常规将铺巾消毒,扩肛。肛管皮肤使用四把无创伤钳夹住,将肛管扩张器置入,会阴部四点固定同时将内芯取出,对患者的直肠黏膜脱垂状况进行密切观察,确定最大游离缘与反折距离,经肛管扩张器置入肛管缝扎器,与齿状线相距约6~7cm处,采用缝扎器顺时针进行荷包缝合黏膜。最大程度扩张吻合器,通过肛门扩张器,将其顶端置入环扎处上端,将缝线绷紧后打结,在吻合器侧孔拉出缝线,将脱垂的黏膜置入吻合器套管里,将吻合器收紧,揭开保险后击发,持续30s,并将直肠粘膜环切与吻合完成。打开部分吻合器,缓慢拔出,若吻合口环形部位出现搏动性出血,需加8字缝扎进行止血,首次痔上黏膜环切完成。再进行二次痔上黏膜环切,吻合口与齿状线相距4.5~5.5cm左右,然后与齿状线再相距3~3.5cm左右处进行荷包缝合黏膜,方法同上。对照组患者在与齿状线相距3~4cm左右处进行2个荷包缝合,给予消痣灵注射液,并轻轻将其揉开。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表现消失,无出血、脱垂现象,肛门外平整,各项检查均正常;显效:临床表现好转,肛门外有痣残留,各项检查提示好转;无效:临床表现、体征及各项检查无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83,p<0.05,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测压比较结果,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静息压、收缩压、排便阈值均高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测压比较(x-±s)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造影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肛直角、肛上距、会阴位置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明显,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造影的各项指标测定比较(x-±s)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观察组6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2例(33.85%),其中肛门下坠感11例,尿潴留9例,出血2例;对照组6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0例(30.77%),其中肛门下坠感10例,尿潴留7例,出血3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年,观察组复发2例(3.08%),对照组复发17例(26.15%),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定,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便秘或腹泻造成的直肠粘膜感觉降低,直肠扩张大便滞留,反射性造成直肠肌肉收缩,导致直肠黏膜突入直肠腔,使肠套叠慢慢发生变化,最终发生直肠黏膜内脱垂[2]。肠壁与肛门括约肌上的排便感受器受到脱垂黏膜的刺激,使患者更加用力排便,从而又加剧黏膜脱垂,导致了恶性循环的发生[3]。重度痣的发病机制与其相似,主要为肛垫下移学说[4]。

本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等均低于观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痣上黏膜环切术后,直肠内黏膜松弛表现依旧严重,内脱垂解除及直肠腔显现均较差,给予消痣灵注射液,经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脱垂黏膜产生粘连现象,其近期疗效满意,但无菌性炎症反应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所以,其远期疗效仍不满意[5]。而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术避免了以上缺点,可明显加大直肠黏膜切除宽度,直肠内黏膜松弛现象消失,且处于为张力状态、扩大直肠腔、彻底清除痔脱垂及显现臀中沟等[6]。本组观察组患者的静息压、收缩压、排便阈值、肛直角、肛上距及会阴位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大切除直肠黏膜的宽度可直接改善以上指标。为了确保患者长期的疗效,术后应指导其养成良好的排便、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及保证睡眠质量等。

综上所诉,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患者采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其具有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越海,龚建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应用现状[J].重庆医学,2010,39(11):131-133.

[2]罗京艺,陈海清,朱东华,尚毅.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05):93-95.

[3]孙平良,李晶,肖振球,杨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Milligan-Morgan痔切除术后3a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0,50(36):87-88.

[3]王健,李丁.痔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01):199-202.

[4]孙平良,肖振球,李晶.109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3年疗效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04):18-20.

[5]覃小雄.PPH术治疗重度痔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04):57-59.

[6]孙平良,李晶,王萌,杨伟.PPH术治疗重度痔远期疗效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