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显微镜下腹壁下动脉-阴茎静脉吻合术治疗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7年9月,分别分离腹壁下动脉和阴茎静脉并在显微镜下进行吻合治疗血管性ED患者9例,并进行随访,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晨勃频率(次/5天)、阴茎硬度、性生活质量等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IIEF-5评分[(24.12±1.56)分]明显高于术前[(3.78±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勃起硬度和性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术后随访0.5~6.0(3.5±0.3)年,手术后晨勃频率[(3.67±0.62)次/5天]较术前[(0.61±0.28)次/5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出现包皮水肿,局部应用高渗盐水热敷后水肿消退;2例出现勃起疼痛,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显微镜下行腹壁下动脉-阴茎静脉吻合治疗血管性ED,能明显改善患者勃起功能。

  • 标签: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 腹壁下动脉-阴茎背深静脉吻合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矫治术后阴茎伸包扎法的效果。方法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80例拟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伸包扎组和传统包扎组,每组各40例。传统包扎组术后采用传统的阴茎垂直腹壁套袖式包扎法,伸包扎组采用阴茎伸包扎法。记录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敷料拆除时患儿的最高疼痛评分、敷料拆除所用时间。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5例患儿符合退出标准,共完成75例,其中伸包扎组38例,平均年龄为64个月;传统包扎组37例,平均年龄70个月。伸包扎组与传统包扎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6%(2/38)和10.81%(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P>0.05)。伸包扎组与传统包扎组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分别为(0.87±0.91)次、(1.54±1.0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P=0.003);敷料拆除时患儿的最高疼痛评分分别为(5.21±1.19)分、(7.24±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7,P<0.001);拆除敷料所用时间分别为(3.21±1.24) min、(7.56±1.8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7,P<0.001)。结论相较于传统的阴茎垂直腹壁套袖式包扎法,隐匿性阴茎矫治术后阴茎伸包扎法可减少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减少敷料拆除时间和患儿疼痛程度。

  • 标签: 隐匿性阴茎 包扎 疼痛测定
  • 简介:目的:通过阴茎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96例疗效观察。方法:本组患者96例,年龄22~42岁,平均30岁;病程1~18年;射精潜伏期1.01±0.58分钟,平均0.82分钟;性伴侣满意度10%~35%,平均18%;均采用阴茎神经分支切断术手术治疗。结论:9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龟头麻木,感觉严重缺失,无合并勃起功能障碍;2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疼痛,术后4周症状消失,有效率为85%,3个月随访,有效率95.8%。

  • 标签: 阴茎背神经分支切断术 原发性早泄 射精潜伏期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阴茎神经阻滞(DPNB)与骶管阻滞(CB)用于患儿全麻阴茎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DPNB和CB用于患儿全麻阴茎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6项RCT研究,共1 27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B组复苏期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DPNB组(RR=2.54,95%CI 1.19~5.40,P=0.020);与CB组比较,DPNB组术后首次活动时间明显缩短(SMD=-0.68,95%CI -1.23~-0.13,P=0.020),术后运动阻滞发生率降低(RR=0.05,95%CI 0.01~0.16,P<0.001)。2组术中阻滞失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5,95%CI 0.62~2.51,P=0.530),苏醒时(SMD=-0.29,95%CI -0.01~0.59,P=0.050)、术后1 h时(SMD=1.02,95%CI -1.37~3.41,P=0.400)及术后2 h时(SMD=0.05,95%CI -0.59~0.68,P=0.880)客观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苏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1,95%CI 0.44~1.14,P=0.150),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84.52,95%CI -195.72~26.69,P=0.14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6,95%CI 0.29~1.07,P=0.080)。结论DPNB用于患儿全麻阴茎手术后镇痛效果与CB相似,但DPNB可避免术后发生下肢运动阻滞,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麻醉,脊尾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全身 儿童 阴茎背神经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与阴茎侧带蒂转移皮瓣在小儿隐匿阴茎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行阴茎成形术的151例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69例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为Z形皮瓣组;82例采用阴茎侧带蒂转移皮瓣,为转移皮瓣组。Z形皮瓣组患儿年龄(5.23±0.58)岁;其中阴囊紧小33例,术前阴茎长度(3.06±0.25)cm;阴囊松弛36例,术前阴茎长度(2.99±0.28)cm。转移皮瓣组患儿年龄(5.20±0.63)岁;其中阴囊紧小39例,术前阴茎长度(3.04 ±0.30)cm;阴囊松弛43例,术前阴茎长度(3.04 ±0.24)cm。两组患儿年龄、术前阴茎长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后阴茎伸长长度及并发症(如阴茎体回缩、包皮水肿、包皮口狭窄、阴茎伤口裂开等)情况。结果151例随访6~12个月,阴茎外形满意,无阴茎头坏死,无尿道瘘。Z形皮瓣组中,33例阴囊紧小患儿术后阴茎较术前伸长(2.47 ±0.22) cm, 36例阴囊松弛患儿术后阴茎伸长(2.61±0.27) cm。转移皮瓣组中,39例阴囊紧小患儿术后阴茎伸长(2.90±0.16)cm,与Z形皮瓣组中阴囊紧小患儿阴茎伸长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皮瓣组中43例阴囊松弛患儿阴茎伸长(2.79 ±0.18)cm,与Z形皮瓣组中阴囊松弛患儿阴茎伸长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形皮瓣组33例阴囊紧小患儿中,阴茎回缩2例,包皮口狭窄1例,包皮水肿2例,阴茎伤口裂开2例;36例阴囊松弛患儿中,包皮水肿1例。转移皮瓣组39例阴囊紧小患儿中,包皮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Z形皮瓣组阴囊紧小患儿[2.56%(1/39)与21.21%(7/33),P=0.033];转移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中阴茎回缩3例,包皮口狭窄3例,阴茎腹侧包皮水肿2例,阴茎伤口裂开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Z形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20.93%(9/43)与2.78%(1/36),P =0.038]。结论无论对于阴囊紧小还是阴囊松弛患儿,转移皮瓣组延长阴茎的效果均优于Z形皮瓣组,但转移皮瓣组阴囊紧小患儿和Z形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对于阴囊紧小患儿可采用阴茎侧带蒂转移皮瓣手术,对于阴囊松弛的患儿可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手术。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隐匿阴茎 阴茎成形术 转移皮瓣 Z形皮瓣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1997年杨叔子快从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博士生必须会和前七章,不选不不接受论文答辩.……

  • 标签: 博士背 杨院士 深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阴茎神经切断术治疗男性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早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盐酸舍曲林单一用药治疗,予以对照组曲舍林+阴茎神经切断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ELT、CIPE-5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P>0.05)。结论阴茎神经切断术治疗男性早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阴茎背神经切断术 早泄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神经选择性离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通过阴茎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定为龟头表面过度敏感,并自愿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24例,行阴茎神经选择性离断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随访分析。结果:经过阴茎神经选择性离断术治疗的原发性早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总有效率达94.8%,随访观察时间0.5~5年,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阴茎神经选择性离断治疗原发性早泄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 标签: 原发性早泄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 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 性满意度
  • 简介:  随着创伤的增多及日趋复杂性,术后长期制动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并且缺乏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为此我院自1996年始,通过对股静脉的解剖学观察,设计了健侧大隐静脉与股静脉吻合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形.……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侧隐 健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66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非手术治疗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溶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