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主诉全身皮肤水肿紫红斑,反复10个月,于2011年8月4日就诊。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水肿红斑,部分呈紫红色,有瘙痒及烧灼感,无大疱、血疱、脓疱,无糜烂、溃疡等损害。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以'激素类乳膏'外用,皮疹部分消退,但反复发作,并渐出现头发及眉毛脱落,指甲、趾甲脱落。曾于6个月前在外院住院治疗,诊

  • 标签: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胰高血糖素瘤 伪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 简介:母乳黄疸(BMJ)是1960年由美国Arias及Gartner等首先报道,其主要特点为新生儿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BMJ对婴儿脑及肾的危害近年也逐渐被认识。以往,BMJ大多以收入院,停母乳,静脉用药,蓝光治疗为主,这给一些家庭,尤其是母亲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新生儿科及儿保门诊采用双杆菌活菌制剂(金双)口服治疗BMJ,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母乳性黄疸 疗效观察 蓝光治疗 新生儿科 胆红素升高
  • 简介:背景:表皮松坏死型游走红斑被认为是一种副肿瘤皮肤病。典型症状与Q细胞型胰岛细胞瘤或胰高血糖素瘤相关。一般情况下,这种疾病的皮肤外表现包括体重减轻、糖尿病、贫血和腹泻。观察:作者报道1例39岁女性患者,有3年顽固的银屑病样皮损病史,常规检查无其他相关症状。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表皮松坏死型游走红斑。腹部CT示胰尾部肿瘤。胰腺远端切除术后一段时间,患者皮肤症状消失。切除的肿瘤组织病理符合胰高血糖素瘤。4年后,该患者临床痊愈,无症状且无转移迹象。结论:仅有表皮松坏死型游走红斑、高血糖素血症和胰岛细胞瘤而没有其他皮肤外症状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很罕见。据作者所知,在文献报道中本例为第2例。皮肤症状很重要,常常是诊断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的线索。

  • 标签: 表皮松解坏死型 游走性红斑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组织病理检查 胰岛细胞瘤 副肿瘤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金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可行及安全。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60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思密达,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金双。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便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便秘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金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金双歧 思密达
  • 简介:目的观察肠道双杆菌在肠源细菌/内毒素移位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制作严重烫伤大鼠模型。同时设假伤组,检测细菌和内毒素(LPS)移位及盲肠膜菌群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大鼠严重烫伤后脏器细菌移位明显增多(P<0.01);血LPS水平在致伤1,3,5d后分别为(0.236±0.148)Eu/ml,(0.197±0.156)Eu/ml,(0.104±0.090)Eu/ml,显著高于假伤组的(0.072±0.049)Eu/ml(P<0.05);盲肠膜菌群中双杆菌数剧减20-250倍,真菌数剧增至5-6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0.5-30倍,双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由假伤组的25000:1降为伤后的4-800:1;血浆IL-6水平显著增高,经分层统计,与未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大鼠相比,盲肠膜菌群移位大鼠的双杆菌量减少约120倍,真菌数增加约5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约30倍,盲肠膜菌群中双肝菌数量与血浆中IL-6,LPS浓度呈负相关(r1=-0.4817,r2=-0.4912,P<0.01),血IL-6和LPS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58,P=0.0001)。结论严重烫伤可导致大鼠盲肠膜菌群紊乱,细菌和LPS移位增加;盲肠膜菌群中双杆菌的比例和数量的减少,可能促使了严重烫伤后肠源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

  • 标签: 肠道双歧杆菌 烫伤 大鼠 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 细菌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小儿感染腹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双联合思密达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相应治疗方法治疗后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13,P=0.008)。结论金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腹泻可以显著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金双歧 思密达 小儿感染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道双杆菌丰度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方法纳入2019年6~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窦性心律和心房颤动患者各70例。收集粪便样本并记录基本临床信息,qRT-PCR定量检测双杆菌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杆菌与心房颤动的相关。结果与窦性心律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内径明显增加(45.3 mm比37.7 mm,P<0.001),粪便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P<0.001)和Bifidobacterium breve(P<0.001)丰度显著降低。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相比,持续房颤患者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t=3.27,P<0.01)和Bifidobacterium breve(t=6.54,P<0.001)丰度进一步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径(OR=1.54,95%CI:1.22~1.89,P<0.001)、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OR=0.47,95%CI:0.18~0.97,P<0.01)和Bifidobacterium breve(OR=0.23,95%CI:0.12~0.98,P<0.001)与心房颤动独立相关。结论肠道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和Bifidobacterium breve可能影响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心房颤动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 简介:报告了1例大疱表皮松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皮肤创面和黏膜进行专科护理,并配合病情观察、环境准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经1月余的临床治疗痊愈出院。讨论大疱表皮松症(epidermolysisbullosa,EB)是一组较少见的以皮肤黏膜起疱,以水疱、大疱为基本皮损的皮肤病,可分为遗传、自身免疫和其他三类,患者皮损严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消毒隔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杆菌V9发酵液的营养成分,为益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纯化后的双杆菌V9进行发酵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有机酸、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结果:杆菌V9发酵液有机酸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结论:杆菌V9发酵液富含多种营养物质,适宜大量开发和生产。

  • 标签: 发酵液 有机酸 氨基酸 维生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并分析了双杆菌代谢产物及其细胞中脂肪酸的构成,以探究双杆菌代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双杆菌脂肪酸存在一定不同,其含量在代谢物中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棕榈酸、硬脂酸、二十四烷酸为各双杆菌代谢产物及细胞中的主要脂肪酸。各菌株代谢产物中,棕榈酸与硬脂酸质量浓度比值约为3.00左右;代谢产物无芥酸、二十四碳烯酸等。

  • 标签: 双歧杆菌 代谢特性 探究
  • 简介:【摘要】对 2020年 2月 7日 开远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1列遗传大疱表皮松症患儿局部皮损创面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湿润烧伤膏混合药物治疗 12 天后改为单纯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治疗 12 天后,创面明显缩小,患儿出院,于家中自行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出院随访,创面大部分愈合,愈合皮肤留有少许色素沉着,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形成。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湿润烧伤膏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报道1例婴儿的大疱表皮松症,“大疱表皮松”(epidermolysis bullosa,EB)由Koebner在19世纪晚期首次提出,用以描绘一种不留瘢痕的水疱皮肤病。随后用于描述一组以皮肤和黏膜对机械损伤易感并形成大疱为特征的多基因遗传皮肤病,为一组典型的侵及皮肤基底膜区的疾病。内脏器官也可累及。临床上病情表现出极大的变异性。本文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大疱表皮松症进行报道,总结诊断、相关临床特点及预后。

  • 标签: 婴儿 大疱表皮松解症,遗传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母乳黄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母乳黄疽患儿6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采用输液、清蛋白静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杆菌活菌制剂;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儿黄疸消褪时间及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总胆红素浓度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50.1±11.6)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08.1±10.5)μmol/L;治疗组患儿的黄疸消褪时间(3.1±0.8)明显于短于对照组(5.9±0.7),(P<0.05);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母乳黄疽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新生儿母乳性黄疽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刃针松C2椎板治疗颈源眩晕的疗效。[方法]60例颈源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刃针松C2椎板及肩胛提肌,4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一次1-2袋。一日2次,饭后服用,治疗12天;两组治疗观察12天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刃针松C2椎板及肩胛提肌治疗颈源眩晕疗效肯定。

  • 标签: 颈源性眩晕 刃针 C2椎板 肩胛提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