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在古代,平民犯了重罪本无可逭,但往往因犯人的子孙兄弟请求代而加以赦免或减轻。这在法律上本无根据,不列此条,不过因历来的政教是注重伦常孝悌之道的,帝王为了表扬这种精神,遇到这一类的事常由有司奏明,经皇帝的裁决而加以特赦或减刑。缇萦救父的故事只是许多故事中最古最为人所熟悉的一个而已。这一类

  • 标签: 孝悌 古代法律 儒家思想 笃疾 永初 伦理思想
  • 简介:秦汉役的减免方式有两种:其一为皇帝不定期颁发的赦令,其二为刑法典中减免刑罚的律文。赦令中的“赦免”只能使少部分罪犯免于服役;“赦降”使一部分罪犯改变了服刑方式或缩短了服役期,并且改变了罪犯的服役身份,扩大了役范围;“赦赎”可以让罪犯赎免为自由人而免于服刑。赦令免除部分罪犯的服役并不会影响国家整体的役状况,相反还会不断扩大刑役的规模。罪犯可以依据固定的法律律文以人、爵、冗边、巧及劳赎替为庶民,也可按律减罪和免罪,从而减免刑役。

  • 标签: 刑役 减免 赦令
  • 简介:秦简中关于宫刑的资料,只见于中的一条:可(何)谓"赎鬼薪鋈足"?可(何)谓"赎宫"?臣邦真戎君长,爵当上造以上,有罪当赎者,其为群盗,令赎鬼薪鋈足;其有府(腐)罪.[赎宫],其它罪比群盗者亦如此.

  • 标签: 秦简 宫刑 秦律 资料 法律
  • 简介:髡、耐、完是秦汉时期的刑名,但是关于其适用对象、刑罚如何执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近百年来的法律史研究中始终存在争议。本文以秦汉时期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为研究文本,提出髡、耐、完三个刑名之间的区别。髡从其产生至秦汉时期完成了从劳役到劳役附加刑的转变,耐在量刑轻重上与耐为隶臣妾相当,"完"字本身意为保留身体的完整,有时也作"完为城旦舂"的省略语。东汉以后髡、耐、完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劳役的通称,至隋以后为徒刑所取代。

  • 标签: 秦汉 髡刑 耐刑 完刑 城旦舂
  • 简介:1999年8月,山西临猗县博物馆在维修临晋元代大堂工地中,发现一通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碑刻.碑石为长方形,高71、长95、厚15厘米.碑刻题名为.文为楷书,从右向左,凡31行,401字.由时巡按山西监察御史李若星撰发,临晋县知县杨名显勒石.

  • 标签: 《直指按晋训廉谨刑约言》 明代 石刻碑文 历史文化
  • 简介:宋元丰五年(1082)壬戌,苏辙《次韵陈师仲主簿见寄》言:“朽株难刻画,枯叶任凋零。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孔凡礼《苏辙年谱》谓:“末云‘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

  • 标签: 苏辙 年谱 次韵
  • 简介:今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明确将考试作弊规定为一种具体的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的关于刑法修正案(九)具体罪名和时效问题的两项司法解释,也于10月30日颁布。由此,考试作弊的刑法处罚体系已初步完善,多年来社会舆论严惩作弊行为的呼吁,终于在法律层面"落地",第一次进入到新中国刑法的处罚范围内。除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考试作弊入外,在此次的刑法修正案中,与教育领域关系密切的

  • 标签: 作弊行为 刑法处罚 具体罪名 社会舆论 处罚范围 领域关系
  • 简介: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他的高大形象至今铭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可是,又是谁给人们留下了伟人形象呢?那就是随行在领袖身边的摄影工作者。吕厚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从事摄影工作60年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杰出的摄影家,他的

  • 标签: 吕厚民轶事
  • 简介:深秋一日,陪友人游城固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的五门堰,从而引出一段“立生祠颂良吏”的历史话题。

  • 标签: 生祠 西北 史话
  • 简介:刀具专家钟寿赵书钟寿(1926—1994),爱新觉罗氏,北京市满族人,既是全国闻名的切削刀具专家,又是书画家,他亦工亦艺,平易近人。他于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历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助教、清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从事教学工作40年,为国家...

  • 标签: 切削刀具 齿轮精加工 满族书画家 齿轮加工 机械制造 金属研究
  • 简介:吴簡户口簿内以"右黄簿○○户口食○○人"爲基本格式的竹簡中,"黄簿"爲一詞,這類竹簡是針對"黄簿"的小計簡。"黄簿"是與"新占"相對言的,前者指當地户籍中的固有民户,後者則指"新占著户籍之",兩者共同構成一里之中的全部民户。其分張也比較普遍地存在於臨湘所轄的鄉里之中。"新占"由於已被納入當地的户籍,在賦役上並不享受優復。與"黄簿"不同,"新占"主要由外來人口以及還歸的流民所構成。東晉由於面臨着與漢末吴初相似的歷史條件,亦將土著户籍稱爲"黄籍",但人口流動規模與政權類型等方面的差異,又使其在處置外來移民的方式上,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 标签: 吴簡 黄簿民 新占民 黄白籍
  • 简介:吴国前期屯实行冠以地名的都尉和州郡县四级体制,都尉屯田听命于孙权,州郡县司屯曹分别主持州郡县屯田,和地方行政合而为一,各级屯收入由县级政府徵收。屯劳动者的称谓很多,不下三十来种,由山越和蛮夷等少数民族人民、官府依附、宫奴婢、诸吏及其伙处父兄子弟、罪犯、破产或濒临破产的农民等组成。屯的规模有大有小,有的和居民点混杂一起,也有不设屯的可能,其共有特点是耕种限田,缴纳定额租,亩徵限米二斛,剥削率超过三分之二。故屯者只有再租佃国有土地,承受近50%的剥削才能维持生计。这些显然是与魏国民屯最大的区别。

  • 标签: 民屯 都尉 司屯曹 限米 限田
  • 简介:陈怀(1916—1938),原名陈天。1916年出生在镇江市白莲巷。受父亲陈子祥的教育熏陶,自幼酷爱武术,喜欢听英雄故事,尤为崇拜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邓世昌。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常州工业专科学校。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他投笔从戎,毅然参加蔡廷锴将军指挥的十九路军。后又考入杭州笕桥航空学校。他要驾驶中国的飞机,严惩入侵日军飞贼。

  • 标签: 日本帝国主义 甲午中日战争 工业专科学校 武汉 航空学校 “一二八”事变
  • 简介:关于客家系的定义,谢重光先生主张“文化说”,他在《客家文化述论》一书中详细论述道:客家是汉族在南方的一个系,它是在汉族对于华南地区(特指江西南部[赣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经略基本完成,越海系、湘赣系、福佬人和广府人诸系业已形成的情况下,

  • 标签: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江西南部 华南地区 谢重光 汉族
  • 简介:汉族最先称作汉人,至晚近代,始以“族”相称。汉人称谓,因汉朝而得。秦朝时废封建为郡县,在今陕西汉中设汉中郡。刘邦与项羽灭秦后,刘邦到汉中任汉王。后刘邦打败项羽,定国名为汉。东、西汉时代,领土扩张,威名大震,毗邻国家或民族称其为汉人,意为汉国(朝)之人,亦并非谓为汉族。

  • 标签: 汉族 述略 民系 兰州 汉中郡 领土扩张
  • 简介:2016年,邓粮为了一块石匾和一帮人较上了劲。邓粮是襄阳铁路供电段的一名中层干部,但经常被人提及的是他另一个身份——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召集人。拾穗者襄阳,是一座人文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

  • 标签: 郑敦允 襄阳市 拾穗者 万里茶道 海事局 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