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或强调物质文化的本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或强调物质文化背后的“语法规则”,或强调物质文化的传承……各有自己的学科追求和研究旨趣,各自展开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学发展出了以马塞尔·莫斯为代表的“总体呈现”理论,民俗学发展出了以迈克尔·欧文·琼斯为代表的“物质行为”理论。前者强调物的社会性,后者强调物的文化性、传承性和对人的关注。“物质关系”借鉴两理论的优长,视物为人类实践的中心环节,并将其置于由自然生态、物、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中讨论,以此展开人和文化的整体研究。而“物质文化的四层结构”则是在“物质关系”理念下,提出的作为物或物学研究之基础一——物质文化民族(俗)志考察和撰写的基本框架。

  • 标签: 物质文化 物质行为 物质关系 物质文化的四层结构 物学
  • 简介:<正>包拯,字希仁,谥号孝肃,世称包公,是我国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清官。他曾任开封府尹、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等显要职务,为人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爱国爱民,对世人影响很大,被誉为“包青天”。然而,文博考古界对其有关文物却很少系统地整理与研究,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讨。本文仅就有关包拯的各类碑刻,粗略地加以考述,疏漏及不当之处,尚望学界同仁教正。历代关于包拯的碑刻为数不少,但大多为金石著作所缺载,这些碑刻有的流传至今,十分珍贵;有的已经失落或废毁,近年又经有关部门复刻重立。其大致情况如下:一、诗文碑刻包拯的诗文碑刻,有《诗》碑和《家训》碑,共两通。1、《诗》碑。包拯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一首题壁诗,即《书端州郡斋壁》。其诗

  • 标签: 碑刻 政治改革 清正廉明 北宋中期 三司使 御史中丞
  • 简介:在八世纪末九世纪初,张氏归义军的后裔张承奉在敦煌执掌归义军政权并随后自号“金山白衣天子”。正史中有关这一史事的记载,仅在《旧五代史》吐蕃传部分有:“沙洲梁开平中有节度使张奉自号金山白衣天子。”《新五代史》吐蕃传部分亦有相同的话。此中的张奉即为张承奉,新旧五代史中称作张奉是为了避后汉隐帝(948—950年执政)刘承钧的讳。敦煌文献中也有一些关于白衣天子张承奉的记载,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自衣天子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这些有限的文献展开的。

  • 标签: 白衣天子 归义军政权 札记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敦煌文献
  • 简介:在夫余王国比较发展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基础上,在汉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夫余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比青铜时代土著减人时期有很大改善,当然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奴隶主贵族和下户中的上中层——即与封建时代“农奴”近似的人群。兹按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顺序论述如下:

  • 标签: 夫余人 物质生活 古代 衣食住行 青铜时代 封建时代
  • 简介:在我国,使用玺印的历史己有三千多年。秦代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称为“鉨”,即“玺”。秦统一中国后,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玺”,其他人的印只能称“印”。到汉代,这种制度有所放宽,诸侯王、王太后的印也可以称“玺”,年薪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的印则称“章”,其他人的印还是称“印”。后来也有合起来称为“印章”的。

  • 标签: 官印 汉代 广西 中央集权 玺印
  • 简介:秦人早期发展状况,史料匮乏,研究者鲜。1919年天水西南乡秦公簋的出土,曾引起过史学界的轰动。1944年冯国瑞又介绍了天水南乡出土的车马器,并未引起史学界的足够重视。此后再无重大发现,对秦早期历史的研究似无重要进展。1993年秦西垂陵区在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揭谜后,形成了研究者众多,研究盛况火爆的大好局面。我姑妄言几点看法,就教于大方之家。

  • 标签: 史学界 出土 秦人 早期历史 天水 史料
  • 简介:汉代的一部分诗歌,产生于汉王朝与匈奴的碰撞交融过程之中。它们或表现诗人在战争失败后的痛苦,或表现作者在战争胜利后的喜悦。这部分诗歌不仅展现了诗人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反映了匈奴的风物民俗和文化特征。

  • 标签: 匈奴 汉代 诗歌
  • 简介:鸡。相传是天宫里的吉祥鸟而流落到凡间来的。所以古往今来均视之为吉祥物;至今,民间仍流传着“雄鸡报喜”,“金鸡纳福”等吉祥语。今年适逢“鸡年”、而在广州流行的有关鸡的熟语又非常丰富,值此金鸡鸣春之际,笔者略谈数则。

  • 标签: 熟语 流行 广州 “鸡” 吉祥物 吉祥语
  • 简介:本文对P.2255、P.2326号《祈福发愿文》、P.2341号《燃灯文》、P.3256号《愿文》、S.2146《行城文》、P.2807号《斋文》、P.2807号《行城文》等6件有关吐蕃皇太子的佛教祈愿文的写作年代进行了考证,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祈愿文 吐蓉 太子 敦煌
  • 简介:近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研究,比如印度或者巴西等,这些国家会制定一些相关法律条文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我国来说,有着历史悠久的优势,并且中国还是多民族,文化资产丰富的国家,从此角度来说,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更多特殊和严格的刚性需求,以确保保护我国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

  • 标签: 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 开发利用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上的大亮点之一就是掀起了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热。这一热浪席卷全国。最近,很多学者提出,在热浪当中要有冷静的思考,要把遗产学学科建设提到议程上来,并对遗产、文化遗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 申报 文化建设 学科建设 概念
  • 简介:客家舞麒麟的历史悠久,具体时间难以说清。相传,舞麒麟源于满清广东客家人,其中采青与舞狮一样,意有反清复明的含义。几百年前,伴随着岭南客家人的迁徙,舞麒麟在深圳安家落户。2007年1月,黎围舞麒麟和观澜舞麒麟、龙城舞麒麟一道,作为深圳舞麒麟人选深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07年6月人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保护名录。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麒麟舞 省级 2007年 客家人 深圳市
  • 简介:在战国时成书的《山海经》,不仅是记载三千年前地理、物产、山川道路的一部古典地理专著,而且它还总结了我国远古时代的药物知识。仅以药物学而论,《山海经》中记载的药物就有100余种。其治疗范围多达数十种疾病。在使用方面,有食、服、

  • 标签: 治疗范围 草荔 心胃痛 西山经 洗沐 气滞型
  • 简介:《史记》述秦史多次提及"秦记","秦记"是特指一部史著,还是泛指秦国的历史记注的总称,史学界有不同意见,但《史记》记载秦史时,大量使用"初"字句式表示事件初次发生或者制度的初创,所记秦史以外的部分在表示相同意义时,却很少用到这种句式,这为认识"秦记"的属性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通过对比发现,"秦记"并不是特指某种秦国国家史书,而是司马迁对他所见秦国几种历史记录的一个统称。秦设有多系统史官,且留有互不交涉、形式有异的历史记录。司马迁著《史记》有着"疑则传疑"的原则,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刻意保存不同史料间叙述矛盾之处,也是"秦记"非特指一部秦史著述的证明。后世史家可能对残存秦国历史记录有过整理,编纂成《秦纪》,但至迟至班固时期就已经散佚。

  • 标签: 秦史 秦记 史记
  • 简介:本篇是对我的“地租率研究”批评的一个“答疑”。连带着也对有关的“数据史料”问题、史学的“数量化”以及“科学化”等问题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回答。……

  • 标签: 地租率 地主 人口 耕地面积 数字史料 粮食亩产量
  • 简介:位于贵阳市开阳县永丰布依族苗族乡的马头寨古建筑群,是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互相交融的典型,也是水东宋氏土司统治黔中布依族聚居杂居区达千余年的历史见证。本文通过对马头寨直接有关的几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的考察、研究,力图挖掘马头寨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 标签: 马头寨 底窝紫江总管府 宋阿重墓 宋德茂墓 宋万化墓 朝阳寺兴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