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北洋政府故宫博物院在接管故宫物品过程中,发现清皇室内务府与北京盐业银行1924年5月31日借款合同一纸。该合同规定,清皇室内务府以宫中所存宝册、古乐、金钟及各种金器为抵押,向盐业银行借款八十万元。现特公布于后。

  • 标签: 内务府 北洋政府 借款合同 故宫博物院 十三年 抵押借款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共计从外国获取了25笔借款,其中美国对华借款共6次,借款金额总计6.7亿美元,其约定信贷量和实际动用量分别约占中国战时对外信贷总量和实际动用总量的53.4%和70.8%,借款条件不仅大大优于晚清和北洋等时期的外债,也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同期苏、英等国家的对华借款。尽管美国给中国的借款与其给欧洲各国的借款仍有差距,但在客观上,美国战时对华借款毕竟给了中国抗战极大的帮助,其积极作用和在中国外债史上的进步意义应该予以肯定。

  • 标签: 抗日战争 美国借款 外债 中美关系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英国等列强于1912年至1913年期间所进行的善后大借款交涉,进而探讨英国对华政策的若干特质。英国政府参与善后大借款的主要目标之一为强化袁世凯政府对中国国内的控制。由于该目标的对象为中国国内政局,因此在借款交涉的过程中,英国政府的决策深受朱尔典公使等"英国驻华现场人员"(驻华外交官等人员)的影响。该次借款并非仅为外交交涉,同时亦牵涉北京政府内部政局的演变,观察中国内政的英国现场人员因深恐袁世凯政权崩溃,进而在借款条件上做出让步。总而言之,英国对华政策企图影响中国国内政治,但它反而深受中国国内政治的影响。

  • 标签: 北京政府 对华政策 朱尔典 国内政治 四国银行团 中国国会
  • 简介:合同文本的来源抗日战争期间,陈纳德带领美国飞虎队在中国上空英勇作战,建立了赫赫战功,也赢得了中国官方和人民的首肯和爱戴,同时也得到了美国官方的肯定。到了1942年7月4日,也就是美国参加对日作战半年后,美国收编了这支美国平民组成的雇佣军,改为了正规美国部队——美国陆军空军第十四航空队。

  • 标签: 美国陆军 “飞虎队” 合同文本 参战 队员 抗日战争期间
  • 简介:《首次雇佣合同法》的出台,在法国引起了一片抗议浪潮,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甚至占领校园,其声势直追1968年动乱。延续数月的动乱暴露了当今法国社会深层的危机与悖论:这种危机与悖论既涉及改革,也关乎道德理想,颇有“法国文化特色”。本文打算从程序入手,衡量得失,借反思来获得一点教益。

  • 标签: 《首次雇用合同法》 程序公正 民主 法国
  • 简介:1996年秋,托县城关镇农民在“大荒城”正南约0.5公里的地方耕地时,发现一件买坟地的“合同分券”。该券为青灰色砖,加工磨光,呈长方型,上面磨掉两角,如石碑造型。砖长36.5、宽24、厚5.7厘米。分券文字全部刀刻涂朱,券文基本完整,从右至左竖行,楷...

  • 标签: 托克托县 东胜 买地券 州城 金代墓葬 洛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