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詹姆斯·辛普森(JamesSimpson)教授,1954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先后获牛津大学硕士,剑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英国"以色列·戈兰茨爵士奖"获得者。现任哈佛大学英语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剑桥大学哥顿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英语文学,著作有《文化改革:文学历史中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英美偶像崇拜传统》、《英国原教旨主义及其改革的反对者》、《宗教改革与文化革命,1350—1547》等,曾编辑《诺顿英语文选》、《二十一世纪方法》、《后现代的莎士比亚》、《中世纪英格兰的偶像:偶像崇拜与反偶像传统》等。2012年5月,辛普森教授应邀访问中国,并作了"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大学文学教育与人文精神传播"等讲座。2014年6月,本刊特委托张颖博士在辛普森教授位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家中对其进行采访,在面谈和邮件基础上改定本文。

  • 标签: 绿衣骑士 偶像崇拜 英语文学 文化革命 英语系 故事集
  • 简介:摘要:结合某定向井基本数据,结合井目的及工艺、井难点分析,论述了重点井技术措施、水泥浆试验,以及井井控技术。

  • 标签: 固井技术 套管固井 水泥浆
  • 简介: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傍: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犹可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灭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瓮,犹可沸也;其五如空,然后任其燔灼,恒自如,亦不须灭,行将自灭也.初一凡夫,中属修学,渐次最后,方名诸如来大圣人也."这是明代朱宏中的一段话,将之赠予婺江畔的同道好友卢心东甚为贴切.曾几次约他为裒辑作品供杂志选载,均未能付诸于梓.而"才触即燃者",我又不屑,说他"不可得燃者"似不为过吧?至于"犹可沸"的境界,人世间已属麟角.春秋倏忽,我再度执掌笔政,佳作、拙文终于"破腹"而产了.……

  • 标签: 书印记 卢心东书 熔卢心东
  • 简介:西海是宁夏南部陇东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地简称,是黄土高原东南角回族聚居区的代名词,还是苏菲派哲合忍耶、虎夫耶、嘎德忍耶等门宦的中心区之一,在我国回族穆斯林集中分布的西北地区十分典型。文章主要从西海地区回族宗教的研究现状、研究类型和理论思考三个方面,试对民族地区的区域性宗教理论进行梳理研究。

  • 标签: 西海固 区域性 宗教 理论研究 综述
  • 简介:西海地区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一地区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被破坏,许多民间美术正面临着消亡的境遇,这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结合西海地区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和特点,分析了西海民间美术的现状,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提出了西海民间美术传承的方法和途径。

  • 标签: 民间美术 传承 发展
  • 简介:(1901-1941),字若渠,江苏宝山县人(今属上海市),1918年留学日本,192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29年赴德留学,1932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运用德国的艺术哲学方法研究中国美术史。撰有《中国美术小史》和《唐宋绘画史》两部中国美术史专著。近年来,关于滕美术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大有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人之势[1],但要想对滕美术史观的学术价值作出合乎实际的公正评价,仍需对其"风格进化"论美术史观及其文化渊源作出更为细致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文化渊源 滕固 史观 进化 风格
  • 简介:1932年,滕(1901—1941)在德国柏林大学通过了他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口试,1935年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本文通过对有关滕博士论文的9份德文原始档案资料的分析,对第一位在德国获得美术史专业哲学博士的中国人的博士学位的一些基本情况予以澄清。

  • 标签: 滕固 中国美术史 留学史
  • 简介: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教职阶层,是传统回族社会中的宗教权威。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转型急剧加快,这一传统社会中寺坊内部的"感召权威"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自我转型,其社会参与度日益增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言而喻,尤其是阿訇的职业属性使其必然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生计问题。本文以宁夏西海回族地区为例,在对乡村回族阿訇执教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 标签: 回族乡村 西海固 阿訇 执教
  • 简介:河北省武安市义村元宵节期间演出的大型社火傩戏《捉黄鬼》,以队戏捉黄鬼为主,同时还有请神、祭神、送神、镇宅等仪式,以及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花车、旱船、狮子舞、龙舞、竹马、武术等。在整个《捉黄鬼》演出中,有一个特殊的角色,义村民称其为"长竹"(笔者认为"长"应为"掌"),他当是宋代乐舞引舞人和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他不是巫师,也不由巫师扮演,而是由村民扮演。他不是剧中的角色,而是每出脸戏开场词和全部或大部分唱

  • 标签: 演出 角色 仪式 元宵节 村民 扮演
  • 简介:墨问境——朱炳仁大师铜艺展"在上海新世界珍宝馆举行。本次展览汇集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及其子朱军岷的多件臻品佳作。展品的范围包括香道雅器、铜艺摆饰、茶道艺术,家居生活、文化礼品以及朱炳仁大师独创的"铜艺术"的精品。它们以精致内敛的气势、古朴沉稳的色泽,近乎完美地演绎了"朱府铜艺"的美学理念,充分地体现了其"解形意"的文化品位。铜艺中国式沉稳、厚重的文化品位也由此而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家居生活 文化品位 美学理念
  • 简介:音乐课的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使学生能够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们摸索出了许多导入法,如故事导入法、设疑导入法、音乐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但是在高中学生面前,我们还是发现有些导入法并不能充分引领他们进入良好的音乐学习状态,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笔者认为导入法的力度欠缺应该是阻碍高中学生关注音乐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故事导入法 音乐课 高中生 学生注意力 学习状态 高中学生
  • 简介:作为民国期间重要的美术史学者,在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上曾受到学界巨擘梁启超的启示与影响,深化了他对美术史料搜集、研究方法和学术观念等方面的认识。但目前学界由于在梁、滕二人具体会面时间上缺乏确凿性研究,导致无法正确认识梁启超究竟在哪些学术层面上影响了滕,是早年的“进化论”史观还是1920年代初期特定的文化史学思路呢?研究二人会面时间对于认识滕留日中期学术思路转向和留德学习都是有所裨益的。通过考辨,滕与梁启超最早会面时间应在1922年8月中旬左右。

  • 标签: 梁启超 滕固 “进化论” 文化史学
  • 简介:筝之流派众多,以至香港学者苏振波在《中国筝艺大全》中特选《中国筝流派的探讨》一章。从地域观,其西部终端,过去仅止于陕西秦筝流派。然而在去年“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中,当曹正先生听了来自新疆的李玫演奏的《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后,兴奋地对她说:“你的探索,开创了筝的西域流派。”她与周吉共同创作的这首筝曲,不但以新颖的风格,在大奖赛上脱颖而出,而且在学术上有着独特的分量,可谓艺术与学术氤氲醇化为一炉。谓其学术性之负载,还得从国际上长热不衰的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研究谈起。

  • 标签: 十二木卡姆 筝曲 李玫 音乐文化 周吉 秦筝
  • 简介:巨资:投向网络游戏;FOX:“瞄准”移动电视;劣行:一饮料公司翻拍中央领导被罚;初试:电信机构积极备战网络电视;联手:美国网站和电视整合网络视频新闻;同享:第五届黑人娱乐电视大奖;新媒:手机报将切分电视蛋糕。

  • 标签: 长方体 移动电视 网络游戏 中央领导 饮料公司 网络电视
  • 简介:看了新近拍摄完成的4集黄梅戏电视剧《木瓜上市》,十分高兴。这是安徽电视台电视剧部建立“黄梅戏工作室”后的第一部作品,篇幅不大,却时代脉搏、乡土气息于一炉,好看好听,发人深思,是戏曲电视剧表现当代生活的可喜收获。

  • 标签: 戏曲电视剧 黄梅戏 乡土气息 作品 拍摄 工作室
  • 简介:中国的美术系统与西方传统美术系统有别,其中最典型的当是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子民流淌了千百年文明故事的文化血液。作为现代国民的中国人,懂得书法艺术文化是一种必须的族群艺术文化修养,这既是一个历史、现实、未来和个人的基本命题,也是一个历史、现实、客观、未来的任务目标.

  • 标签: 书法艺术 艺术创作 传统美术 文化修养 艺术文化 基本命题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7-23
  • 简介:在《画竹》中他说,情动于中而为画,画不足继之以诗

  • 标签: 诗画一体
  • 简介:馆阁,是指古代的文史馆、集贤院、秘阁和天奉阁等馆的总称。馆阁是明、清时候官场实用的书体,它要求每个字都乌黑油亮,不见枯笔,大小一律方方正正,平平稳稳,不得显现有半点个人主观意愿。馆阁呆呆板板,少气

  • 标签: 体时代 时代潮流 馆阁体
  • 简介:书家的笔意与诗意之间是内外关系,落笔之先要深刻解读其意,酝酿诗性,笔下才会呈现风骚之意。《乐记》日:“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器从之。”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屈原日:“惜诵以致愍兮,发奋以抒情。”(《九章·惜诵》)扬雄日:“书为心画。”《毛诗序》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舞、乐与书同体。

  • 标签: 诗意 永嘉 《毛诗序》 内外关系 《乐记》 诗可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