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二十五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调到《苏州杂志》社工作。我当时还有一个去向——苏州滑稽剧团。老第一次和我谈话,问我为什么不去滑稽剧团。我说,我去了以后,怕人家叫我小滑稽,待我老了人家再叫我老滑稽,我的儿子人家说是小滑稽的儿子,我的孙子人家会说是老滑稽的孙子,我不太喜欢这样的称呼。老说,你不肯去也没有办法,那你到我这里来吧。

  • 标签: 苏州杂志 陆文 花木市场 沈宏非 烹饪协会 陆一
  • 简介:文夫是我不时会想起的朋友。文夫在苏州,我在郑州,相隔千里,平时难得相聚,只在开会时才得以见面。我和他的相识,就是在1956年春天的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上。那年我25岁,文夫28岁,都是刚刚学习写作的青年文学创作者。会后,都遭到命运的戏弄,我被打成右派,他被打成"探求者"反党集团分子,彼此音讯全无。

  • 标签: 陆文夫 文学创作者 探求者 叶文玲 范小青 反党集团
  • 简介:山东德州的姜孟坤:《火花》是我接触的第一本纯古风杂志,无论是封面设计,内文设计还是插画都让人赏心悦目。由于高二进入复习阶段,课业繁重,只粗略看了一遍,语言文字优美,语气平缓,可以使人从心灵中得到安静。

  • 标签: 姑娘 封面设计 《火花》 复习阶段 语言文字
  • 简介:王昆是80后军队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因海上特战系列小说而引人瞩目。特种兵是男人中的男人,军人中的军人,荣誉是特种兵的生命——作为军人、作为男人的荣誉。《抢滩登》就是一篇关于军人荣誉的短篇小说。小说写因为成绩突出,"我"作为精英被选进军区特战集训队,又因为女朋友的反对,"我"要求离开,等于当了逃兵。"我"离开集训队后到了登艇上,患上了五官通感症,在一次抢滩登行动中因为通感症而出错,致使行动失败,登艇搁浅。

  • 标签: 抢滩登陆 系列小说 王昆 通感 陆萍 烈火金刚
  • 简介:棋是个古老的棋种,至少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欧亚许多国家。属于棋艺范畴,始自曹魏,消亡于清,现在又出现在互联网中,为很多青少年所追捧。这种棋艺又称波罗塞戏、握槊、长行等。

  • 标签: 古典文献 史料 棋艺 互联网 青少年 流传
  • 简介:本文是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建德先生的学术访谈。建德谈到他从英美文学转向近代中国的契机,及他在英美视野参照下的近代中国研究的特点。先生强调渐进的思维方式,反思激进主义思潮并指出文学的位置,认为应以"延续性史观"代替"朝代更替"的理念。访谈还涉及如何营造良好的讨论空间与说理氛围,知识者应有怎样的"公""私"观念等等。

  • 标签: 英美文学 近代中国 渐进思维 延续性史观 公共空间
  • 简介:接到参加"青创会"通知时,我正在柴达木盆地一座小城——德令哈,参加一份地方文学期刊的首发式,就是青年诗人海子曾经路过并写下著名诗篇《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中的那个德令哈。此时,我清醒认识到:此生,我的生活,乃至我的命运一定跟诗歌有关。瞬间,我做出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打车直奔海子诗歌陈列馆。

  • 标签: 海子诗歌 创作 书写 大陆 青藏 柴达木盆地
  • 简介:强1981年生于山东济宁。200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年进入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著名油画家朱刚教授攻读研究生,200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作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从事绘画专业教学与创作研究工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作品)数十篇(幅),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各级美展并获奖、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 标签: 艺术与传媒学院 渤海大学 作品 山东师范大学 专栏 曲阜师范大学
  • 简介:这就是英国有史以来首位女性桂冠诗人的肖像:脸庞宽厚,胸襟开阔,狮鬃般浓密而蓬乱的卷发,宽大的衣袍随随便便地敞胸穿着,看上去气度不凡,既有几分王者气派,又有几分落拓不羁的艺术家风度.更特别的是眼神犀利,目光如电、如剑,仿佛喷着火.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能量巨大、“神灵附体”的人——是中世纪女巫,还是远古的祭师?是诗神缪斯,还是诗人之王?诗人、母亲、女权主义者,这多重角色及由此而来的繁重责任义务,似乎并不妨碍她惊人的创造力火山般不断喷发.自1974年以来,她先后创作出版30多部书籍,包括戏剧剧本、儿童故事和诗集,可谓著作等身.

  • 标签: 桂冠诗人 世界 女权主义者 责任义务 戏剧剧本 儿童故事
  • 简介:甲春晖是我的堂侄儿,这是确凿无疑的,然而由于聚少离多的缘故,我只能涂抹一篇“印象记”。即便是印象吧,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他一直在奔跑,一直处在变化的状态中,我捕捉到的镜头,有可能只是模糊的背影。好在他是名人,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镇,无处不流布他的故事。这些故事,自然会给我注入一股叙述的勇气;这些故事,自然会给我的镜头增添一抹灵动的色彩。

  • 标签: 印象 春晖 故事 镜头 自然 勇气
  • 简介:近年来,中国大的综艺节目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期。就数量而言,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卫视平台在播综艺节目已经超过200档——还不包括由网络平台自制的"纯网综艺节目";就社会影响力而言,《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多档节目都不断引发多方关注讨论,后两者甚至染指电影院线,成为饱受争议的"现象级文本"。对于中国大综艺节目这一轮"高热"产生的原因,

  • 标签: 综艺节目 去哪儿 电影院线 繁荣期 深层文化 叙事形态
  • 简介:对个人不幸、民族苦难的深刻认知,使作家文夫在新时期写了许多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体现出悲剧意识。在《井》中,作家文夫将悲剧根源指向封建文化,揭示封建文化的"吃人"真相,从而获得与鲁迅同等的思想高度。

  • 标签: 悲剧意识 封建文化
  • 简介:衡咏苏诗文书法展即将在他的家乡,苏州高新区开幕了。作为他的发小和挚友,自然十分期待,也非常高兴。文瑜兄嘱我为这个书展写几行文字,于是找出数年前的一篇小文,略加修饰,聊以交差。书法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悠远、深奥、妙不可言的一门艺术。

  • 标签: 苏州高新 艺术形式 发小 小文 林散之 四王
  • 简介:小曼日记,最早公开在一九三六年良友出版的《爱眉小札》单行本。此前,徐志摩去世后两年之际,小曼应约整理诗人的日记、情书,以徐志摩手书的“爱眉小札”为题,续发表于《论语》杂志。开始发表时小曼写了细说缘由的“前言”(后来的单行本《爱眉小札》只载小曼一九三六的序),虽然提到了两人曾“各写一本”,但《论语》并未刊登小曼日记。直到单行本出版,她才把自己的二十篇日记收编到书里。

  • 标签: 陆小曼 日记 《爱眉小札》 版本 校读 《论语》
  • 简介:行超:在四十多年前,有一千七百万知识青年走出了城市、校园、书斋,走向了陌生的田野、草原、山林。可以想象的是,这一举措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一定是关乎命运的重大转折。如今,这场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远去,知青这个特殊称谓也正在渐渐被人们遗忘。

  • 标签: 知青文学 “我们” 陆天明 生命 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
  • 简介:在爱国诗人游长达九年的入蜀经历中,蜀州之行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细致的研究,本文将试图从诗人的心态变化出发,结合其在此期间的诗歌创作进行分析。通过窥探游诗歌风格的变化和爱国情怀的心路历程,还原一个更加真实和立体的爱国诗人形象。

  • 标签: 陆游 蜀州 爱国
  • 简介:<正>小引2011年4月13日,《上海壹周》刊发了一篇题为《当代法布尔记录自然笔记寻找城市博物家》的报道,称有一群"博物家"正活跃在上海这座喧嚣都市。"他们用目光、纸笔、镜头捕捉和记录身边的自然界变化,然后把这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告诉更多人。"自此,一种名为"自然笔记"的自然记录与自然书写新形式开始走进公众视野,并引起社1

  • 标签: 文类 公众视野 策划方 生态文明 身体感 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