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虽然在本体和认识上实现统整以后的建构主义科学观,能够内在地符合科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但是,仍然需要在学生主体形成过程、主体身份确认、科学知识主观性来源以及科学探究的可能性等问题上进行深切的哲学关照。其实,学生的主体身份应该从过程中考察,不存在学生“已经具备主体身份”的时间点,亦不能据此确定开展科学教育的恰当年龄,相反,科学教育本身实际上成为学生主体身份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雅克·拉康给定的主体形成过程的起点可以作为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起点的重要参考。科学知识的主观性源自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浓郁人文属性以及学生获取“经验”和认知能力(先天认知系统及其后天发展)的差异。科学探究的本质是学生作为研究者所进行的伟大的科学探险,而非为了验证已有科学知识的合理性,这种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教育中,是必要的,更是可能的,但绝不是万能的,应该谨慎而恰当地使用。只有在建构主义哲学科学观的指引下,科学教育才能够走出当下的困境,真正实现“每个人都具备科学素养”这一美好愿景。

  • 标签: 科学 教育 科学探究 主体 科学观 建构主义
  • 简介:哲学与现实密切相关,关注前沿是哲学的内在要求。对“前沿”内涵的理解应定位于“新”,“新”不仅体现了哲学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及体例方面的创新,也体现了当前现实生活的变化,前沿的不断发展为哲学大众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关注前沿不是哲学的终结,哲学只有被大众接受和运用才能彰显其生命力。哲学前沿与哲学大众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前沿需要大众化推进,大众化需要前沿支撑与引领。目前,我国还未真正实现哲学前沿的大众化,不过,推行大众化的条件已具备,人们应当抛弃旧有理念,让哲学回归生活,学哲学哲学,逐渐构建起哲学文化,实现哲学前沿大众化。

  • 标签: 哲学 哲学前沿 大众化 途径
  • 简介: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中心)之休闲哲学,其核心在于关注个体生命在社会规训、政治压力下的保全与展开;全身成为道家休闲智慧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道家由此建立起一套身体的休闲智慧,安身以止贪欲,心斋以致真知;身之大患的解决,可以物化以忘俗形,可以逍遥游以自得:这二者可代表道家休身之具体策略。

  • 标签: 道家 老子 庄子 休闲哲学 身体
  • 简介:科学素养是当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当前学校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存在偏差,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科学哲学观的片面性。科学哲学旨在探究科学本质,考察科学的存在和价值基础,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和超越。因此,应端正教师科学哲学观,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师教育,在宏观上需要转变教师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在微观上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利用侦探小说诠释科学哲学核心概念,结合科学史阐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为各科教师讲授相应的学科科学哲学知识。

  • 标签: 科学素养 科学哲学 科学教师教育
  • 简介:以文献资料法对人与体育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与人的关系应该是人回到人自身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和体育自身功能(健身和娱乐)相互统一和谐一致地关系上来,是人与体育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来丰富人生的内容和行完人生的过程。其包括人与体育的"过程化"、"大众化"、"主体化"和"日常化"。此所谓的"人的体育化"。

  • 标签: 哲学 体育 人的体育化 过程化 大众化 主体化
  • 简介:"大学的哲学"是研究大学中"人"和"事"存在的缘由与内在规定性的学问。"大学的哲学"的逻辑起点是"人"的发展与超越。"大学的哲学"涵盖了"高等教育哲学"和"高等教育学"。大学的职能与功用是人才培养、"高深学问"探究和学术成果的应用转化。大学师生以"高深学问"为客体或中介,开展个体之间"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与快乐的表演;通过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实践,实现大学的运作及其职能。

  • 标签: 大学的哲学 大学师生 大学的职能 交往实践
  • 简介:哲学是学科之母,也是各学科的分析工具。基于此,本文从哲学本体的视角出发,对哲学本体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比较教育的本体,通过对比较教育本体进行事实论证和本质论证,回答了比较教育存在的依据和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而分析出比较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领域的本质特征,并从历史的角度对比较教育本体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剖析。此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决定方法,方法是世界观的体现和特点的反映"为指导,对比较教育方法的建构作了几点思考。

  • 标签: 学科建设 比较教育本体论 方法论
  • 简介:理解和把握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实质。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基于自身的理论修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理论的发展源于时代的主题,当作为纯粹意识的哲学消亡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根据社会实践的变革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内容的更新,这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哲学革命 思维方式
  • 简介:摘要刘宝厚教授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定位+定性的模式诊治血尿,重视湿热与血瘀的并举,疗效卓著。

  • 标签: 刘宝厚 血尿 湿热 血瘀
  • 简介:哲学人格是人的哲学精神品质,是对生命本质和生存意义的最高层次的关照。哲学人格会引导大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并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自我智慧和自己的生活样式。大学生哲学人格的现实判据有四:精神是否自由与文化品格是否独立;两个"自我"是否统一;社会距离亲疏是否适度;是否能通过选择性阅读达到认识与知识的重构。

  • 标签: 大学生 哲学人格 现实判据
  • 简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展开的批判,然而人们对这部著作一直存有歧义,如果不从方法上切入这部著作在认识上就会不得要领。该著作运用了以唯物主义批判思辨主义、以"经济人"假设反对官僚政治、以个人主义否定等级存在等方法。马克思正是借助这些方法对现代国家与社会进行批判性分析,既表现出马克思理论的深刻,也显示了其理论的片面。

  • 标签: 马克思 唯物主义 “经济人”假设 个人主义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数学对哲学的影响,以及当代数学哲学发展的困境,并指出了数学哲学发展的新途径。

  • 标签: 数学 哲学 数学哲学
  • 简介:摘要翻转课堂的交互功能技术生动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突破时空限制,激发了高中哲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把握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提高了重难点问题解决的高效性,培养了学习的自主创新性。在利用翻转课堂辅助高中哲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翻转课堂技术与传统教学相配合。否则,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 标签: 翻转课堂高中哲学高效课堂教学
  • 简介:葛兰西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政治家,在《狱中札记》中,他全面地阐述了实践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许多精辟且具有创新性的解释和发挥。葛兰西实践哲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其实质是实践一元,他确立了"实践"的哲学中心地位,既超越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也超越了唯心主义。

  • 标签: 实践一元论 葛兰西 实践哲学 实质
  • 简介:领导者的作用是产生更多的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拉尔夫·纳德领导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行为方式,最重要的是,一种沟通方式。——西蒙·斯涅克。

  • 标签: 哲学 领袖 行为方式 领导者
  • 简介:如何确定《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中的地位问题,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个聚焦点。要厘定其学术地位,务必先确定《手稿》研究的方法前提。整体性的方法是探索《手稿》学术地位的首要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整体性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没有脱离整体性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用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来看《手稿》,它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开山之作,但方法和思想内容等方面仍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探索《手稿》等文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标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整体性方法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教师思维是教师展开教学行为的内在决定因素。深受中国经验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经验思维成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主导性思维方式。基于教学实践立场的考察发现:经验思维对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然而,它自身所具有的有限性、重复性、非批判性等局限性,却与教学实践所本应具有的理性精神、反思性诉求和创造性品格格格不入。教师需要辩证地看待经验思维,并寻求思维方式的多元共生与融合互补,以提升教学实践品质。

  • 标签: 教师思维 经验思维 教学实践 合理性 局限性
  • 简介:最近总是看到"哲学使我们智慧"之类的话,突然想到,当年师父收我做徒弟的时候,要求必须读完至少一本哲学书,我于是"生吞活剥"了一本——《苏菲的世界》,而时至今日,我才真正领会到师父的用意。

  • 标签: 一本 我不知道 人能 岸堤 不发达 信息传递
  • 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

  • 标签: 《中国哲学简史》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出版公司 中国哲学史 1948年 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