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活体标本获取困难,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和电生理学检查具有局限性,制约了内耳膜迷路积水的诊治与研究,通过微创或无创显像技术对内耳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是临床的期待和热点。近年关于钆造影内耳成像的研究报道较多,并有广泛推广的趋势。相关研究涉及耳鼻咽喉科、神经科和放射影像科等多学科领域,研究者可能对非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不足而出现问题及应用泛化。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内耳解剖、内耳膜迷路积水相关疾病特点、检查方法及钆对比剂相关危害性充分了解,以规范钆造影内耳磁共振成像研究。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内耳 梅尼埃病 眩晕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5例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IPE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28~61岁。结果发现IPEH在MRI T2加权成像序列上主要表现为边缘高信号中心等/低信号或高信号内可伴散在点灶样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边缘强化或明显强化(低信号灶不强化);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病变内可见钙化。

  • 标签: 免疫增生性疾病 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8例真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着重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表明,感染沿椎旁韧带蔓延、椎体病变呈跳跃性不连续分布时应考虑真菌性脊柱炎。T1加权像(T1WI)序列显示椎体终板轮廓模糊、不完整及T2加权像(T2WI)序列椎体高信号缺失、终板下条带状低信号,提示真菌性脊柱炎,这些影像特征有助于真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脊柱炎 真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全脊柱成像在神经脊柱外科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神经脊柱外科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2月,术前均行磁共振全脊柱成像诊断,与节段磁共振的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80例患者行节段磁共振磁共振全脊柱成像,经过图像处理以后得到全脊柱图像图,可见脊柱、脊髓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定位与显像特征。诊断有效性为25.00%。结论运用磁共振全脊柱成像诊断神经脊柱外科,全面直观,定位准确,有效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脊髓 全脊柱 神经脊柱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纹理分析评价移植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异体肾移植术的66例患者资料[男42例,女24例,年龄22~63(40±10)岁]。根据患者MRI检查当日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移植肾功能良好(nRAF)组(15例)、移植肾功能轻中度损伤(mRAI)组(18例)、移植肾功能重度损伤(sRAI)组(33例)。所有患者术后1年内行常规T2加权像(T2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扫描(一次检查完成所有MRI扫描),提取移植肾MRI纹理特征,分别筛选出与eGFR相关系数|r|≥0.3(P<0.05)且Boruta算法Z值最高的T2WI、SWI、BOLD纹理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纹理特征鉴别nRAF组、mRAI组、sRAI组的诊断效能。结果筛选出与eGFR相关系数|r|≥0.3(P<0.05)且Boruta算法Z值最高的MRI纹理特征为T2WI_Perc.50%、SWI_Perc.01%、BOLD_S(4,4)Contrast、BOLD_S(5,5)Correlat。T2WI_Perc.50%、SWI_Perc.01%、BOLD_S(5,5)Correlat鉴别nRAF组与mRAI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720、0.700。T2WI_Perc.50%、SWI_Perc.01%、BOLD_S(4,4)Contrast、BOLD_S(5,5)Correlat鉴别nRAF组与sRAI组的AUC分别为0.687、0.733、0.784、0.737。BOLD_S(4,4)Contrast鉴别mRAI组与sRAI组的AUC为0.667。结论MRI纹理分析能够为评估移植肾功能损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肾移植 纹理分析
  • 简介:把数控电位器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梯度预加重电路,其原理是用DCP来代替模拟式梯度预加重电路中手调电位器,从而调节梯度预加重电路中过冲波形的幅度和时间常数

  • 标签: 中的应用 成像系统 数控电位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MRI)诊断的影像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脊柱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MRI、CT进行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2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脊髓损伤15例,椎骨骨折18例,韧带损伤12例,椎间盘损伤12例,椎体脱位5例。MRI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损伤患者应用MRI诊断效果显著,准确性高,影像特点较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磁共振 脊柱损伤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性不孕症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临床病因。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完成盆腔3.0T MRI及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MR-HSG)检查的女性不孕症患者资料,分析不孕症相关卵巢因素,并对同时合并的子宫、输卵管异常进行评估。MRI评估病因最终经宫腔镜、腹腔镜、外科手术或临床综合诊断而证实。结果1 351例不孕症患者中1 296例符合要求纳入分析。经MRI及MR-HSG评估,其中494例(38.12%)有卵巢异常,包括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39例(48.38%)、多囊卵巢综合征116例(23.48%)、卵巢储备减退37例(7.49%)、卵巢肿块33例(6.68%)、卵巢损伤28例(5.67%)、多种卵巢疾病并存41例(8.30%)。单侧卵巢异常者257例(52.02%),双侧卵巢异常者237例(47.98%);91.7%(453/494)的患者患有一种卵巢疾病。20.85%(103/494)的患者为单纯卵巢因素性不孕,79.15%(391/494)为卵巢合并输卵管和(或)子宫异常的复杂因素性不孕。结论不孕症相关性卵巢疾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应用3.0T MRI可综合分析卵巢性不孕症病因,联合MR-HSG技术,可对女性不孕的盆腔因素进行一站式评估。

  • 标签: 卵巢 女性不孕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同步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技术结合脑电图(EEG)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优点,在脑功能尤其是癫痫研究中发挥重要价值:不但可以检出癫痫活动,用于辅助癫痫灶定位及评价癫痫药物疗效,还能够对癫痫活动的传播及癫痫网络进行分析。本文对EEG-fMRI的原理、技术以及目前在癫痫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脑电图 功能磁共振 同步 癫痫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也就给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就是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而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同样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中,这一技术给医疗界带来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医学技术无法比拟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医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磁共振成像原理教学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磁共振成像原理教学却跟不上当代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所以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磁共振成像原理教学中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技巧,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教学难点 教学技巧
  •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0.90×10-3 mm2/s及T2加权像(T2WI)低信号、瘤内分隔及瘤周侵犯征象四组相联合,对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最高。ADC值及囊变/坏死为鉴别非精原细胞瘤与精原细胞瘤、淋巴瘤的独立影响因素;ADC值及瘤内分隔为鉴别精原细胞瘤及淋巴瘤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睾丸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熵,这一原本热力学概念被引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中,用于度量时间尺度上的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时域功能熵和功能连接之间存在负的时空线性相关,被认为是大脑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标,能提供区域灌注、低频波动幅度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作为大脑功能信号的一项基本特征,fMRI的时域功能熵已用于揭示意识、衰老等生理和病理状态(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成瘾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为认识脑疾病提供了新的利器。本篇文章从fMRI时域功能熵及其分析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生理基础及意义、临床应用和未来方向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以期能为相关专业领域的同道们进一步了解功能熵提供帮助。

  • 标签: 放射学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复杂性 大脑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抗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脑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探讨抗GABAB受体脑炎的MRI特征。发现抗GABAB受体脑炎MRI表现为颞叶内侧海马旁回、海马及齿状回和(或)额叶扣带回异常。

  • 标签: 脑炎 受体 GABA 自身免疫疾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MRI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MRI表现为出血性脑梗死共25例,发生在颞叶10例,颞顶枕叶5例,颞顶叶5例,颞枕叶2例,小脑半球2例,额颞顶叶1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对病情分析很有针对性,核磁共振成像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 简介:随着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的迅速普及,中国的放射科医生尤其是处于规范化培训阶段的住院医生迫切需要提高对MRI信号分析与解读的能力。本文作者从事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应用的推广、教学多年,就如何培养放射科住院医生对MRI信号分析及图像解读的能力等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诊断能力 信号分析 图像解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