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食品速冻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营养成分、外观品质和内在质地,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佳的食品贮藏技术。食品速冻保鲜加工是21世纪我国食品的发展方向,它能降低食品基质中的水分活性,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降低各种化学、生物化学反应的速率,减缓食品的腐烂变质速度,大大延长了食品的贮藏保质期。由于食品种类繁多,其物理状态、化学组成与性质各不相同,冷冻加工对食品的影响也就各不相同。研究冷冻加工对不同食品物理化学质的影响,全面理解冷冻对食品各个质量因素的影响,将为食品冷冻加工行业采取最优的加工措施,提高冷冻食品的内在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冷冻加工 食品 物理化学性质 影响因素
  • 简介:针对白酒中潜在的化学污染物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及农药残留,综述其来源、危害、检测手段以及控制措施,力求为提升我国白酒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增强行业的有效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白酒 化学污染物 潜在隐患 检测手段 控制措施
  • 简介: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广西某制浆厂化学机械法制浆中段废水,出水CODCr为352mg/L,SS为84mg/L。运用GC-MS联用仪对制浆中段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测定,共测得有机污染物41种,其中10种有机污染物被列入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在进水的30种有机物中,15种有机物被完全去除。通过分析制浆中段废水有机污染物在工艺流程中相对组分变化的规律,揭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制浆中段废水过程中的污染物迁移和降解规律。

  • 标签: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制浆中段废水 有机污染物 GC-MS
  • 简介:对桉木化学浆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及其超滤处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H三段漂白废水的主要污染来自C、E两段,占总负荷的80%左右。用本试验的PS膜进行超滤处理后,漂白废水的BOD5值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其余指标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 标签: 桉木 化学浆 超滤处理 CEH三段漂白 特性 漂白废水
  •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食品中重金属、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有机氯及菊酯农药残留以及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污染现状,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控制。方法按GB/T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检测铅、镉、汞、有机氯及菊酯农药残留、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结果39份样品中铅超标5份;镉和汞无超标样品。50份蔬菜样品中检出毒死蜱农药残留1份,超标1份;氯氰菊酯农药残留2份,超标1份。10份茶叶样品中检出联苯菊酯农药残留1份,无超标样品。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有机氯及菊酯农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均无检出。结论大连市部分水产品中铅含量较高,污染较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控制污染。农药残留水平较低,只在个别蔬菜和茶叶中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 标签: 食品 化学污染物 监测 重金属 农药
  • 简介:除了粗纱形态的均匀外,原麻中木质素和果胶质的含量(间接总称为沤淋度)决定了亚麻的机械和化学加工过程,本文讨论了七种不同沤麻程度的亚麻原料的煮练和漂白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煮炼液中纯碱/烧碱的浓度以及过氧化氢漂白液中纯碱和烧碱的浓度,一百多种实验设计的麻纱用其强力,离散系数,质量离散系数(反映原料的不均一),以及其他方法来表征,通过因子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找到了影响亚麻加工的主要原料因素,得出了优化的加工条件(如烧碱浓度),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设计具有一定的强力的麻纱的规则和三种优化的亚麻适应化学加工过程。

  • 标签: 亚麻 化学加工 适应性加工 优化 工艺条件 麻纱
  • 简介:荧光物质污染带皮鲜猪肉的调查报告郝建国吴明杰姚明海梁勇刘子胜侯振生王庆伟张杰山东省冠县卫生防疫站(252500)王宝生李宗立杨春华山东省聊城地区卫生防疫站(252000)1994年8月,有人检举个体生猪屠宰户,在猪肉上使用荧光增白剂。国内报导,在馒...

  • 标签: 荧光性物质 荧光增白剂 鲜猪肉 污染带 生猪屠宰 感官检查
  • 简介:近日,日本安全委员会进行了食品对健康的影响的风险评估,其中问题比较集中的是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等,但也不排除来自自然界的毒素。化学物质的风险,最基本的是剂量和毒性强弱的相互作用。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化学物质 安全性分析 日本 风险评估 安全委员会
  • 简介:目的分析2004—2005年深圳市19类食品的卫生状况,建立“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方法对豆制品、糖果蜜饯、水产品、凉菜类、熟肉制品、调味品、乳及乳制品等共19类食品开展359个项次的检测,并对各类食品两年的合格情况,以及各类食品的主要不合格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标化合格率为80.87%,2005年标化合格率为87.84%,经统计学分析,两年食品污染物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4年的主要不合格食品种类为禽肉、糖果蜜饯、调味品、豆制品、凉菜类、熟肉制品;2005年主要不合格食品种类为豆制品、凉菜类。结论食品卫生状况堪忧,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 标签: 食品 食品污染 数据说明 统计
  • 简介:皮革工业是重污染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环境问题。本文对皮革行业产生的污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 标签: 皮革行业 环境污染 硫化物 废水处理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界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药物残留和化学污染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动物性产品进出口贸易。如我国近3年来β-兴奋剂(克伦特罗等)残留已造成2万余人中毒;

  • 标签: 食品 药物残留物 食品污染 化学性 组合化学技术
  • 简介:本实验从包装车间不同生产线的洗瓶机出口顶板等16个取样点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了9种不同菌落形态及细胞特征的细菌。对其16SrDNA测序后进行了鉴定,并对不同取样点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初步掌握了包装过程对啤酒具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种类、特性,为防止啤酒在包装工序受到二次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洗瓶机 16S RDNA 测序 菌落 二次污染
  • 简介:经济结构调整有了可喜的改善,这是对平阳县今年以来发展态势的一个基本概括。这个概括反映出平阳利用宏观调控和生态建设的“双重”倒逼机制,来推动经济转型和转变发展方式,正产生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制革业 污染 治理 水头 经济结构调整 生态建设
  • 简介:【续前期】2.5制革废水治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制革废水含有一定量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严重.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我国的制革废水处理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取得了突破进展。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找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在治理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有的方面还处于领先水平。

  • 标签: 制革废水处理 技术讲座 污染治理 有毒有害物质 废水治理 污染危害
  • 简介:营养液霉菌污染状况调查胡敏云葛素君冯济富王勤军浙江省台州市卫生防疫站(31700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营养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类保健食品。为了解该类食品霉菌污染状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

  • 标签: 营养液 霉菌污染 真菌毒素 研究进展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卫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