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广州市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中毒诊断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1997—2007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和中毒样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VP食物中毒有逐年上升趋势;共发生97起,中毒人数2201人,无死亡病例,VP中毒起数和人数分别占同期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35.66%和35.51%,罹患率为18.40%;高发时间是第二、三季度(5—10月份);中毒原因主要是食品生熟交叉污染;熟肉制品、水产品为主要中毒食物;潜伏期为7~23h(平均15h),腹部阵发性绞痛为首发症状,继发腹泻、呕吐,小部分中毒者有轻中度发热;菌株血清分型以O3∶K6为主(占66.67%)。结论VP是广州市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必要完善食源性疾病及其致病菌的监测。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特征性分析
  • 简介:研究了木浆和竹浆中段废水的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制浆中段废水生化处理性很差,常规的活性污泥法对该废水的脱色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引起木浆中段废水颜色的加深;pH值增大,中段废水的颜色加深;中段废水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机污染物是废水色度和溶解性CODCr的主要来源;制浆中段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以胶体形态存在的,其表面电位为负值,生化处理后废水的Zeta电位降低.

  • 标签: 中段废水 污染 色度 有机污染物
  • 简介:为研究不同体型人群胸部曲线特征点在同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变化,选择了240名18~22岁在校成年男子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等4个部位的数据,对基础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根据显著性差异Sig.值大小,得到主要的体型指数,采用聚类分析,进行体型分类。在不同体型分类样本中,选择胸围曲线上的2个特征点a和b作为研究特征点,建立实验样本特征点坐标变化的回归方程,并用随机样本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

  • 标签: 聚类分析 体型分类 特征点 回归模型
  • 简介:阐述了藏族安多地区的地理、历史,分析了安多地区民族体育运动和文化特征,指出其体育旅游开发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社会价值,特别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健身价值使其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运动和体育旅游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 标签: 藏民族 安多 体育研究 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浙江省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羊毛纤维的毛鳞片高度和表面粗糙度均可由三维电子显微镜(3D—SEM)扫描,并可进行快速精确测量计算,表面损伤或涂层也可被发现。通过3D—SEM可以看到,羊毛在氯化钠溶液中用高锰酸钾处理后,鳞片高度降低,表面趋干光滑.处理效果较为均匀。

  • 标签: 羊毛纤维 表面特征 化学处理 电子显微镜 表面粗糙度 氯化钠溶液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食品中分离的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的耐药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特征,完善我国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特征的基础信息,为该菌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琼脂稀释法对确认的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进行药敏试验,完成耐药特征分析。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lseNet试验方法,对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并完成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110株菌中,43株菌至少对一种抗生素有抗性。耐药率最多的前三种抗生素依次是四环素(30.0%,33/110),磺胺甲恶唑(29.1%,32/110),萘啶酸(26.4%,29/110);2一共有24个耐药谱,耐两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34株,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有32株。最常见的三种耐药谱依次是SMX(6),AMP-NAL-SMX-SXT-TET(6),AMP-CHL-NAL-SMX-SXT-TET(4)/AMP-SMX-SXT-TET(4)/TET(4);3大肠埃希菌O157非H7(O157∶hund)对所测试的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O157∶H7(χ2=72.010P〈0.05)。其中37株携带了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仅对磺胺甲恶唑(2.7%,1/37)、萘碇酸(2.7%,1/37)有耐药,没有多重耐药菌株;4通过不同种类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耐药率比较发现,从生猪肉、生禽肉中分离的菌株耐药率相对高于其他食品种类;5PFGE分子分型研究显示菌株具有基因多态性,且可以很好将大肠埃希菌O157非H7和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区分开。结论我国食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耐药现象严重。我们应加强养殖环节和零售环节食源性致病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O157(包括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药敏特征的监测,探明食品与养殖环节菌株耐药的传播关系,并为国家制定科学的养殖业抗生素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大肠埃希菌O157 药敏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 分子分型
  • 简介:采用离线振动监测技术系统和振动监测故障诊断技术追踪研究设备基础刚性不良引起较大振动的规律性.结果表明,设备基础刚性不良的振动频谱特征表现为速度均方根最大值主要在l倍转速频率处,且水平向速度均方根最大值远比垂直向和轴向的大;实践应用表明,增强基础刚性可有效减轻此类故障设备的振动,减少振动带来的危害.

  • 标签: 造纸机械 设备基础 刚性 振动 频谱特征 故障诊断
  • 简介:从在对苗族龙图腾及龙形态的演变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苗族服饰刺绣中的各种龙纹样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内涵,最后分析了苗族人民古朴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

  • 标签: 苗族 龙纹样 服饰 刺绣
  • 简介:介绍了丝绸行业现状,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丝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机会,找出丝绸产品的主要目标细分市场和丝绸品牌的主要目标客群,并根据目标客群特点,同时结合企业品牌定位与市场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 标签: 丝绸产品 品牌 营销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和食源性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本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的流行规律。方法对2007—2010年临床来源菌株(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以及食源性样品中分离的18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检测。对102株临床来源O3:K6型菌株及41株食源性样品来源株,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和溯源分析。结果在调查的52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引起的有46起(88.5%),tdh阳性、trh阴性的O4:K8血清型引起的有5起(9.6%)。在散发腹泻病例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O4∶K8和O3∶KUT菌株分别占60.3%(38/63)、19.0%(12/63)和15.9%(10/63)。41株食源性样品株分属9种O血清群,未见O3∶K6和O4∶K8血清型菌株,而且tdh和trh均为阴性。PFGE聚类分析显示闵行地区食物中毒O3∶K6分离株中存在着遗传关系密切相关的优势流行克隆,散发腹泻患者O3∶K6分离株中存在着与食物中毒优势株相同谱型,而所有食源性样品分离株与临床患者来源株亲缘关系都较远。结论临床和食源性样品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在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和分子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大群遗传关系密切、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菌株在闵行地区呈优势流行。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对广西4种丛生竹(撑篙竹、粉单竹、吊丝竹、青皮竹)的主要解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优质制浆造纸竹材的合理筛选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4种丛生竹的维管束形态均属于断腰型,平均纤维组织比量、纤维长度、长宽比和壁腔比分别介于40.2%~46.8%、1.75~3.54mm、117~229、2.50~5.90之间。在竹壁径向上,维管束密度由竹黄向竹青逐渐增大,而双壁厚呈减小的趋势,竹壁径中部的纤维长度、宽度和腔径均为最大。综合来看,4种丛生竹适宜作为制浆造纸原料。其中,撑篙竹的纤维性能与毛竹相近,粉单竹、青皮竹和吊丝竹的纤维性能更优。

  • 标签: 丛生竹 解剖特性 维管束 纤维形态
  • 简介:家用纺织品作为室内装饰品,在外观效果设计上,强调艺术美感效果.家用纺织品不仅具有普通艺术品所具有的美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独特的美感特征.在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制作中可以利用本土文化元素、利用不同的材质、利用丰富的织物结构以及不同的款式造型等实现家用纺织品的美感特征

  • 标签: 家用纺织品 美感特征 实现手段
  • 简介:真皮纹理的复杂性和分类规则的不明确,导致采用人工肉眼判定皮革纹理的分类方式误差大,效率低。皮革表面具有粗细皱痕和色泽差异,加之成像过程受到光照条件影响,皮革图像融合了细节纹理和主干纹理。本文首先对皮革图像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总变差模型消隐细节纹理,重绘出皮革纹理图,采用局部二值方差模式(LBP-V)算法构建皮革纹理图像的图谱直方图作为后期皮革判定的依据。该方法的运用,能够准确地提取出皮革图像的纹理信息,有望解决了目前人工判定的难题。

  • 标签: 真皮 纹理 LBP—V 特征 图像
  • 简介:不管是拐点,还是起点,热闹喧嚣十多年的中国内衣产业已经到了一个理性回归与变革的临界点。随着整个中国内衣产业的变革与升级,品牌力匮乏、低附加值的内衣企业生存将会越来越艰难。

  • 标签: 内衣 市场特征 拐点 企业生存 临界点 附加值
  • 简介:培养人才的岗位适应性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大部分高职人才就业岗位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因而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从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的现状出发,提出高职院校要发挥优势,因势利导地与中小企业展开全面校企合作的策略,为人才培养服务。

  • 标签: 中小企业 校企合作 特征 策略
  • 简介:抗菌肽是在多种生物体中表达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的总称。由于抗菌肽具有普通抗生素所不具有的一系列优点,抗菌肽的研究已经成了现代学术和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文中简要介绍了抗菌肽的发现过程,对抗菌肽的结构、分类、来源、抗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标签: 抗菌肽 抗菌活性 研究进展
  • 简介: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催化剂,采用FTIR、UV、^1H-NMR光谱和HPLC色谱,分析了以CuO/C为催化剂,以环己烯为还原剂对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催化,研究了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羰基含量减少,芳环稳定;^1H-NMR光谱证实,还原碱木质素的羰基质子数呈下降趋势,羰基被还原为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质子数增加;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数均分子质量有所增加、重均分子质量减少,活化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小于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CuO/C催化剂对木质素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活性宫能团增加,苯环结构稳定,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提高。

  • 标签: CuO/C催化剂 碱木质素 还原反应 化学结构
  • 简介:制备了不同碱化度和硅铝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样品经固化后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术谱研究了聚台硅酸硫酸铝的结构特征,发现聚合硅酸硫酸铝具有与聚台硫酸铝类似的结构特征。聚合硅酸硫酸铝是硅以与铝类似的结构形态取代聚合硫酸铝中的部分铝而形成的。在稳定的聚合硅酸硫酸铝中硅铝比与碱化度之间存在着成正比例的定量关系。聚合硅酸硫酸铝的常温结晶产物与聚台硫酸铝不同。

  • 标签: 聚合硫酸铝 硅酸 硫酸铝 新型 硅铝比 碱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