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得到不同比例的Mg和Ni均匀分布的氢氧化物沉淀,再以此为核,用Co(OH)2进行包覆,得到前驱体,和LiOH.H2O混合均匀后,经过高温煅烧得到不同镁含量的LiNi0.92-xMgxCo0.08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比例Mg2+掺杂对钴包埋酸锂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量x为0.005时,其1C放电比容量高达183.7mAh/g,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7.60%,循环性能较佳。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镍酸锂 Mg掺杂 循环性能
  • 简介:通过将含有原子百分含量为29/6锂(2at%)的锂(Zn—Li)合金薄膜在500℃氮气氛中退火2h,然后在700℃氧气氛下退火1h的方法分别制备出P型锂掺杂的氧化(ZnO:Li)薄膜。通过He—Cd激光器的325nm线激发,测量了样品低温(12K)发光光谱,并根据Zn—Li合金薄膜的低温发光光谱特征,计算出(LiZn-N)复合受主能级的位置位于价带顶137meV处。

  • 标签: 合金 退火 真空镀膜 p-型
  • 简介:介绍了采用导电碳黑、石墨、石墨水悬浊液、T255粉对密封(Zn—Ni)蓄电池负极进行的表面改性处理,比较了上述材料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导电碳黑表面处理对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降低内阻效果最明显;而用石墨和石墨水悬浊液对负极进行表面处理.效果则不明显。

  • 标签: 锌镍(Zn—Ni)蓄电池 锌负极 表面改性
  • 简介:用不同方法(化学合成法、共沉淀法、振荡法)制备了酸钙[Ca(OH)2·2Zn(OH)·2H2O]。用XRD、SEM和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法方法所制得的酸钙的结构、形貌和组成极其相似。但用振荡法制得的酸钙,比化学合成法或共沉淀法制得的酸钙具有更小的晶粒。

  • 标签: 锌镍蓄电池 锌酸钙 制备 形貌特征
  • 简介: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化学组成为Ca(OH)2·2Zn(OH)2·2H2O的酸钙,并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证实.用机械的方法制备了氧化和氢氧化钡的混合物,并将酸钙和钡混合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组装成模拟电池,采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负极活性物质放电产物的物质形态变化和放电产物中各物相量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负极活性物质为酸钙时,负极放电产物氧化部分地与氢氧化钙复合成酸钙.负极活性物质为氧化和氢氧化钡混合物时,氢氧化钡与溶于电解液中的二氧化碳复合成碳酸钡,氧化不能与氢氧化钡复合,很快溶于碱性电解液中.

  • 标签: 锌镍电池 锌酸钙 锌钡混合物 X射线衍射
  • 简介:简述了发展密封蓄电池的必要性和其优缺点,介绍了密封蓄电池发生自放电的两种可能的机理。综述了影响密封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各种因素,包括电池中的正板、负极、电解液、负极集流体和组装工艺等;同时还讨论了对这些因素的改进方法。

  • 标签: 密封锌镍蓄电池 自放电 镍电极 锌负极 电解液
  • 简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铝掺杂氧化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氧气分压和衬底温度对铝掺杂氧化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铝掺杂氧化薄膜是沿c-轴方向堆积的具有六方结构的多晶薄膜,实验获得的最佳沉积衬底温度和氧分压分别为400℃和5∶100(O2/Ar),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铝掺杂氧化薄膜具有较低的表面电阻(<80Ω/sq)和较高的平均透过率(>80%)。

  • 标签: 铝掺杂氧化锌薄膜 磁控溅射 氧分压 沉积温度 透明导电薄膜
  • 简介:(上接第1期第72页)5.6电极的腐蚀(4)无汞化抑制电极腐蚀的措施由于汞是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十分有害,因而去汞代汞是时代的要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已取得很大的成功。

  • 标签: 锌电极 电极腐蚀 无汞化 有毒物质
  • 简介:5.3电极在碱液中的钝化(2)钝化的模型与机理①溶解一沉积模型电极在碱液中溶解生成可溶性物种如酸根离子zn(014)4^2-,当其浓度在电极表面附近达到不溶性盐ZnO或Zn(OH)2过饱和的临界值时,在电极上就会沉淀出来。因为Zn(OH)4^2-浓度在电极表面最高,因此在电极表面区最容易生成沉淀。其总机理可表示如下:

  • 标签: 锌电极 电极表面 沉积模型 酸根离子 可溶性 临界值
  • 简介:通过电极工艺的研究,探索研究电极技术参数对超级电容性能影响关键因素,比较不同工艺技术路线对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电极的制备工艺参数,优选了极片性能指标检测评价方法。

  • 标签: 镍电极 制备工艺 镍碳复合 超级电容器
  • 简介:ZnO纳米颗粒是一种绿色环保、合成成本低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发光以及光催化领域。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性质,通过稀土元素掺杂ZnO,可以得到具有优良特性的发光材料和光催化剂,同时在传感以及抗菌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文章介绍了稀土元素及ZnO的特性,总结了稀土掺杂ZnO纳米颗粒在光致发光、光催化等方面的原理及应用,为稀土掺杂ZnO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稀土 ZNO 掺杂 光致发光 光催化
  • 简介:含汞含镉高氯化锰电池除去了汞、镉等具有严重公害的元素后,在筒中加入代汞、代镉的金属添加剂并与无汞浆层纸配合,使高氯化型电池实现无汞无镉化。为降低成本,将筒中的无机缓蚀剂转移到浆层纸中,制成无汞无镉电池用浆层纸,实现无汞无镉锰电池产业化。

  • 标签: 锌锰电池 浆层纸 金属添加剂 降低成本 氯化锌 无机缓蚀剂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目前基于油脂掺杂的快速检测指标特征,如感官特征、物理化学特征以及谱学特征,以供参考。

  • 标签: 食用油脂 掺杂 辨识指标
  • 简介:研究了在E-TEK商品级Pt/C中掺杂四磺酸基酞菁铜(CuTsPc)后对甲醇的催化行为。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四磺酸基酞菁铜与Pt以Pt-SO3-结合。所得的复合催化剂与E-TEK商品级Pt/C在0.5mol/LCH3OH+1mol/LH2SO4的混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比较,复合催化剂正扫峰电流大,回扫峰电流小,同时具有更低的氧化还原电位,说明复合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对甲醇的催化活性。通过改变扫描速度对两者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得出复合催化剂具有更低的Tafel斜率,有利于降低电极极化时的过电势。

  • 标签: 四磺酸基酞菁铜 甲醇 燃料电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催化
  • 简介:无汞碱性锰电池容量大,性能优异,对环境友好,资源利用率高,作为锰电池的更新换代产品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中国电池行业及时抓住机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使碱性锰电池的生产制造、质量水平以及原辅材料国产化、机械设备制造等都较快地赶上和达到国际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碱性锰电池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 标签: 碱性锌锰电池 技术进步 原材料国产化 机械设备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国家大力推进能源互联网战略,对智能电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建设更高效率的智能电网则要依赖二次电池体系。二次电池体系锂硫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和原材料丰富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应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Li2S及其掺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引起费米能级处的间隙态通过调制电子以有利于Li的嵌入/脱出。通过改性使其拥有更好的容量保持率和循环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 标签: 锂硫电池 第一性原理 电网系统储能
  • 简介:介绍了CAD系统在航空隔电池设计中的作用,阐述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特点,并对系统中各模块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设计实例表明,利用本系统可以一次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航空镉电池,并且基本实现零部件图纸的布局和绘制自动化,从而避免了一般电池设计过程中繁锁的理论计算和反复试验。

  • 标签: CAD系统 航空 镉镍电池 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简介:摘要:银电池由于储存大量的电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在目前能源设备设施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由于银电池的应用优势相对较为显著,在对其具体应用时,需要掌握银电池的应用要点与重点,确保在应用银电池可以发挥出银电池的高能量,为能源基础设备设施提供稳定能量。因此,通过对银电池所具有的特点加以分析,对其进行研究运用,为我国能源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保障。

  • 标签: 锌银电池 研究特点 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