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以有机废气处理生物膜滴滤塔为背景,分别设计了盘式和槽式两种液体分布器,通过实验研究了液体喷淋密度、喷淋区域等对液体分布器分布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分布器的液体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盘式液体分布器的液体分配性能总体上优于槽式液体分布器,随后针对盘式液体研究了安装水平度、进液方式对液体分布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生物膜滴滤塔 液体分布器 分布不均匀度 有机废气处理
  • 简介:为了研究紫花苜蓿酶解液作为光合制氢原料时的最佳产氢工艺条件,对产氢影响较为显著的温度、光照强度、初始pH值三种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以获取最佳产氢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水平范围内,各因素对能源草产氢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温度→光照强度→初始pH值;由方差分析可知,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能源草光合产氢性能影响为显著;初始pH值为不显著;由各因素水平值的均值可见,能源草光合生物制氢的最佳工艺水平为30℃、pH=7、光照度为3000lx。

  • 标签: 紫花苜蓿 酶解 光合细菌 生物制氢 正交优化
  • 简介:以移动床为高炉渣余热裂解生物实验平台,研究高炉渣温度、粒径和生物质粒径等对生物质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油产率随着高炉渣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高炉渣热载体温度为650℃时,生物油产率最高;高炉渣粒径和生物质粒径越小,生物油的产率越大。炉渣温度650℃、粒径0~2mm,生物质粒径小于75μm,生物质油产率达到57.3%。生物油中含氧量和含水率较高,热值低,pH值为3.7。

  • 标签: 高炉渣 生物质 移动床 生物油
  • 简介:设计并建立了25kWth串行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反应器,基于此反应器,以赤铁矿石作为载氧体,开展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实验研究,考察气化反应器温度、S/B、载氧体添加比例对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影响。当赤铁矿占床料比例高于40%时,该气化装置的气化反应器温度保持平稳,铁矿石载氧体的再生及传热性能优良。燃料反应器出口烟气的成分为H2、CO2、CO、CH4和少量的C2H4。随着气化反应器温度升高,气化反应器出口烟气中CO、CH4和C2H4体积分数逐渐降低,相应的CO2体积分数逐渐升高。随着S/B由0.6升高到1.4,气化反应器出口烟气中H2和CO2体积分数逐渐升高,CO、CH4和C2H4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另外,载氧体添加比例增加,生物质气化反应器出口烟气中CO、H2、CH4和C2H4体积分数呈减小的趋势,而CO2体积分数显著增加。

  • 标签: 25kWth串行流化床 赤铁矿石 载氧体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
  • 简介: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人类目前主要能源来源的化石燃料却迅速减少,而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它分布广泛,数量巨大。但由于它能量密度低,又分散,收集和运输困难,所以难以大规模集中处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供应日益紧张,对电力需求很大,电价居高不下,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气化发电技术,把生物质转化为电力,既能大规模处理生物质废料,又能为生产提供电力,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讲述生物质的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净化处理技术及生物质气用于内燃机的发电技术。

  • 标签: 生物质 气化 净化 内燃机 发电
  • 简介:生物质是各种生命体产生或构成生命体的有机质的总称,生物质所蕴含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可用于转化为能源的有机质资源统称为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可以分为农林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果树枝等农业废弃物。林业加工废弃物等)、能源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禽畜粪便等。

  • 标签: 生物质能资源 名词解释 农林废弃物 能源植物 农作物秸秆 农业废弃物
  • 简介:本文基于在教育、开发设计以及协同实验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的虚拟实验室技术,设计了发动机虚拟教学实验室,采用C#和MATLAB混合编程,通过适当的程序设计将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的操作过程虚拟化。对于教学实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操作提示程序加深学生对实验流程和测定参数的理解,数据处理模块便于学生对于实验曲线图的理解,实验室程序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维护简单、有较好的扩展性。

  • 标签: 虚拟 C# MATLAB 负荷特性
  • 简介:实验研究了自然对流时水平铝表面上的结霜现象.实验中空气温度25℃、湿度50%,冷面温度-40~0℃.与先前的铜表面实验结果类似,在冷面温度高于-38℃时,结霜前铝面上首先出现水珠;冷面温度越低,过冷水珠存续的时间越短,冻结温度也越低;冷面温度较高时,水珠冻结时引起的壁温回升较明显;不同冷面温度对应的初始霜晶形状不同;结霜过程中霜层表面新形成的霜晶形状随时间变化.将冷面温度降至-38℃后再与湿空气接触时,发现直接出现霜晶而未经过结露阶段.

  • 标签: 结霜 过冷水珠 霜晶形状 冷面温度
  • 简介:中国3月可能宣布生物燃料行业长久等待的五年发展蓝图。重新恢复去年年底因玉米价格飙升而暂停的乙醇项目。政府或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后发布包括生物柴油在内的五年发展计划。市场普遍预期这将鼓励生物燃料行业使用木薯、生物质能和麻风树等非粮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而限制玉米等粮食的用量。尤其是私营公司。去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原因在于乙醇行业发展过于迅猛。这引起市场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促使政府叫停了诸多乙醇项目。

  • 标签: 生物燃料 中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玉米价格 粮食安全 农作物生产
  • 简介:中国生物柴油生产商中国清洁能源公司于2009年10月23日宣布在江阴建成生物柴油装置,并于11月投入试生产。新装置设计每年生产10万吨生物柴油,或每年联产4万吨生物柴油和3万吨特种化学品。中国清洁能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福建中德科技公司和福建中德能源公司从事从可再生资源开发、制造和销售生物柴油和特种化学品。

  • 标签: 生物柴油 能源公司 装置设计 中国 特种化学品 再生资源开发
  • 简介:对旋迸射流冲击平板时的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圆筒套管内设置一块孔板构成旋迸射流喷嘴,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旋进射流。对旋迸射流的流动特性作了研究,给出了旋进射流的频率与尺寸、Re的关系。用两种不同孔径的旋进射流冲击一块加热平板,并与普通的射流冲击传热作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旋进射流与流体混合作用加剧而大大地降低了流速,使得强化传热的效果减弱,这种趋势在驻点附近尤为明显。

  • 标签: 旋进射流 冲击 强化传热
  • 简介:阐述了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的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的可行性。该结论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得到了实验证实:与常规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PFMC)对比表明,在当量直径为1.05mm、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量为633~770kg/(m~2·s)的微通道中,当冷凝温度分别为45和50℃时,微通道分液冷凝器(LSMC)的管内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7%~6.7%和2.3%~6.1%,压降分别降低了45.5%~49.5%和51.9%~52.6%,惩罚因子(Fp)分别降低了46.5%~52.7%和52.6%~56.7%。当进口流量达到一定值时,分液冷凝技术器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流阻,有较好的综合热力性能。

  • 标签: 气液分离 分液冷凝器 强化换热 降低流阻 惩罚因子
  • 简介:板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蜂窝板式换热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新型板式换热器内部蜂窝结构附近的速度场出现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流体湍流强度增加,Nu和阻力系数厂随焊孔直径和蜂窝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蜂窝板在3000≤Re≤25000的数据结果进行关联,得到了蜂窝板流动换热的准则关系式,为蜂窝板式换热器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传热 阻力系数 蜂窝板 数值模拟
  • 简介:在1400r/min负荷特性下研究生物乳化柴油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满负荷时,生物乳化柴油的缸内燃烧压力和放热率略低于柴油,缸内燃烧温度有所降低;动力性方面,与柴油相比略微降低,E10和E15的经济性与柴油接近;当水和丁醇掺混比例增加时,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降低的越多。生物乳化柴油作为替代燃料能保证柴油机运行的稳定性,它可以同时降低柴油机的PM和NOx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生物乳化柴油 负荷特性 NOx PM
  • 简介: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粒粒径、表面涂层类型、悬浮液温度等因素对微粒污垢沉积率的影响,得到了非常独特的实验结果。悬浮液温度在50℃时,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基于污垢附着机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证实了在某一悬浮液温度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时的悬浮液温度与换热面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式。

  • 标签: 微粒污垢 沉积率 悬浮液温度 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 简介:提出一种通过微波辅助强化NH_4Cl溶液活化对沸石改性的新方法,制备出一种高调湿性能的沸石基调湿材料。针对沸石基调湿材料的调湿特性,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静态调湿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调湿材料的调湿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基复合调湿材料的吸湿、放湿能力相比天然沸石基调湿材料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温度每升高10℃,调控时间至少可减少5h;在相对湿度变化±10%,调控时间变化均不超过10h。

  • 标签: 调湿材料 静态实验 改性 沸石
  • 简介:通过总结分析,构建真空法制取冰浆实验的总体布局,建立了可视化的真空法制取冰浆的实验台,研究了冰浆含冰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设置不同的水滴初温与真空罐内初始压力,测定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冰浆含冰率。实验结果显示:改变水滴初始温度时,含冰率保持不变;初始压力为170Pa时,含冰率为33.33%,初始压力为230Pa时,含冰率为6.01%,初始压力为380Pa时,未生成冰浆。实验表明,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一致时,真空罐内的初始压力越小,冰浆的含冰率越高。

  • 标签: 冰浆 真空 水滴
  • 简介: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指标,同时改善其排放性能,根据发动机排气噪声的频谱特征,结合有源消声技术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电子技术的有源消声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消声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实验系统的结果表明,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

  • 标签: 发动机 噪声控制 有源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