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也以空前的速度前进,但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造价失控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更是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增加了电厂的固定成本。因此,降低工程造价成为电力工程建设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控制工程的造价是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的,但各向资料均显示,工程设计方面对整个造价影响最大。本文就从设计角度简述如何做好电力工程建设造价控制。

  • 标签:
  • 简介:2012年7.21特大暴雨期间,香山街道公主坟15号边坡出现垮塌并造成了破坏,边坡亟需治理。本文介绍了该边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边坡的变形情况及影响因素并确定了边坡的破坏模式,并选用瑞典圆弧法评价了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于土质边坡防治的新型支挡加固措施一格构锚固工程,并辅以挡土墙工程及绿化工程,作为边坡治理的工程措施。

  • 标签: 边坡 变形破坏 稳定性 瑞典圆弧法 防治工程 格构锚固
  • 简介:通过对三个震例的分析,笔者得到了周至台地电阻率观测在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一些异常变化.其具体表现为:①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周至台地电阻率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缓慢下降,幅度为1.0%-3.9%,从异常变化出现至发震的时间间隔为1月左右.②在芦山地震和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前,从2011年9月开始,周至台地电阻率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显著下降且幅度较大.其中,芦山地震发生在异常变化恢复(上升)的过程中,从出现异常到发震的间隔为16个月:而岷县漳县地震也发生在异常恢复(上升)的过程中,但从异常出现到发震的间隔为19个月.表明周至台地电阻率观测能较好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信息,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这对陕西及相邻地区的地震监测和预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地电阻率 异常特征 观测条件 地震
  • 简介:储层的裂缝分析在油气勘探中已变得愈来愈重要。品质因子Q值是表征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不仅能够反映介质内部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可用于裂缝识别。在储层地震属性和反演中,地震叠资料比叠后资料包含更加丰富的储层信息,因此,利用叠地震道集进行吸收衰减参数提取能够进一步提高衰减系数估算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改进S变换基础上利用叠地震CMP道集资料提取品质因子Q的方法。改进的叠Q提取方法,首先是利用时频分辨率可调的改进S变换对叠CMP道集进行时频分析,推导了利用改进s变换的频谱比法计算公式,其次采用能谱密度比替代传统的振幅比来逐道求取估算Q值的频谱比的斜率;然后建立谱比斜率与炮检距之间的关系式,采用多道拟合的方法消除炮检距影响,从叠地震道集资料中提取准确的品质因子Q。最后本文把该叠Q值计算方法引入到前进潜山储层裂缝预测中,纵波吸收衰减的各向异性具有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标签: 裂缝 衰减 品质因子 改进S变换 CMP道集
  • 简介:盈江2014年5月24日和30日5.6和6.1级地震,地震活动性震兆、滇西实验场(24°-28°N,98°-102°E)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和地下流体前兆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根据异常分析,做出了准确的地震短临预测。

  • 标签: 盈江地震 异常特征 地震预测
  • 简介:2014年11月15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发生MS4.7地震,震源深度10km。在震中附近200km以内,甘肃省地震局共安装架设有14台各类形变观测仪器。本文通过对这些形变观测仪产出的分钟值观测资料做小波分析发现,在地震1个月内共有11台(套)形变观测仪记录到了异常变化。其中:SSY、TJ、DSQ、SSQ型观测仪记录到异常的同步性非常好;CZB型观测仪记录到的异常比较乱,没有固定的规律。通过对这些异常变化的总结能够为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

  • 标签: 景泰Ms4.7地震 小波分析 定点形变 异常变化
  • 简介:自地球形成至寒武纪将近40亿年(距今46亿-5.4亿年,通常称为寒武纪)的气候演变是一个具有特殊难度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基础和前沿的研究领域。文章选择了寒武纪气候演化中的三个重要科学问题进行综述:大气演化、两次全球性的冰川期以及暗弱太阳问题。关于大气演化,本文首先描述了大气成分的演化历史,然后简述了影响大气成分演化的三个基本过程:大气逃逸、两次大气氧含量突然增加、碳酸盐-硅酸盐循环及其对气候系统的负反馈作用。两次全球性的冰川期分别发生在古元古代(距今24亿-21亿年)和新元古代(距今8亿-5.8亿年),文章简述了其成因以及相关的气候模拟结果。暗弱太阳问题是地球历史气候演化的一个经典问题,论文简要地综述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 标签: 大气演化 地球演化 生命演化 冰雪地球 暗弱太阳问题
  • 简介: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湖背斜近地表结构复杂,表层岩性变化大,目的层紫泥泉子组顶界埋深4000m,提高深度域速度精度困难。精确的速度建模是该区通过叠深度偏移准确落实构造形态的关键。网格层析反演通过共成像点道集上的残余时差全局更新速度模型,提高速度模型精度,更适合山前带深度域模型迭代更新。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于类似山前带叠深度偏移成像处理,可提高速度模型精度,得到的深度域成像精度高于以往叠深度偏移处理结果。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西湖背斜 叠前深度偏移 网格层析 属性数据库 矩阵
  • 简介:致密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常规储层反演方法难以有效预测出有利区。中国西部致密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储层反演预测难度大,本文提出了基于Xu-White模型的叠储层预测方法。首先修正Xu-White模型的试验参数,直至该模型计算出来的纵、横波速度及密度与实际测井得到的数值基本吻合,然后用修正的模型计算不同储层物性、岩性、含油性下的纵、横波速度、密度及泊松比,进而建立不同的砂泥岩互层地质模型。其次,采用Zoeppritz方程近似式进行叠正演,分析不同储层物性、岩性、含油性时的叠道集响应特征,在对中国西部Z区实际叠道集优化处理的基础上,选择其中1种对岩性、含油性、物性最敏感的弹性参数,对其有利储层分布区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 标签: Xu—White模型 弹性参数 叠前正演 致密储层
  • 简介:现阶段的叠地震反演技术中用于描述反射系数与纵、横波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几乎完全是Zoeppritz方程的近似式,由于这些近似公式在大角度和弹性参数变化剧烈时误差较大,这不仅降低了反演解的精度,而且增加了叠反演的多解性。本文探索了直接利用Zoeppritz方程求解精确反射系数的理论方法,并基于广义线性反演理论详细推导了基于叠大角度地震资料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三参数同步反演算法,同时在反演过程引入正则化约束阻尼因子和共轭梯度算法,有效降低了反演的不适定性和提高了反演收敛性。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工区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大角度(一般入射角〉30°)的叠地震数据,获得更精确的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结果,并且反演结果忠实于地震资料,与井吻合较好。

  • 标签: 叠前反演 ZOEPPRITZ方程 高精度 流体识别
  • 简介: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及其时频分析方法,阐述了高低频信息的识别和小波基的选取,并对南京地区2006-2012年数字化应变观测整点值资料进行了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六合台体应变小波分解7-9阶是频率最低的部分,异常信号的周期在24-30天左右,持续时间在1-2个月之间,具有明显的短期、临震异常特征;江宁台四分量应变的整点观测值的第9阶小波分解表明,在发生2次地震,四分量中至少有3个方向的分量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情况,这种异常周期通常在20-30天左右,其与高淳台的异常周期时间相当,它可能是地震的前兆信号.

  • 标签: 小波分析 数字化形变 异常特征 南京地区
  • 简介:1概况为满足社会各专业服务领域对高时空分辨率、网格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产品及服务的迫切需求,北京市气象局开始规划建设新一代分析及预报业务体系,即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及预报系统(RMAPS:Rapid-refreshMulti-ScaleAnalysisandPredictionSystem)。该系统由临近预报(NOW)、短时预报(ST)和集成(IN)3个子系统组成,其中IN为集成(INTEGRATION)子系统,其建设目标为对北京市气象局RMAPS业务体系中的多尺度快速更新循环短时数值预报系统(SHORTTERM,简称ST)、自动临近预报系统(NOW-casting,简称NOW)以及定量降水短临融合预报系统等进行产品与天气实况观测的融合应用,经动力降尺度技术形成北京及周边地区高分辨率(1km)网格化、更高频更新的天气状况分析和预报产品,为政府及公众提供随时随地、不断更新的气象条件实况分析及未来预报。

  • 标签: 北京市气象局 中央研究院 访问工作 地球物理 天气预报产品 数值预报系统
  • 简介:弹性参数反演基于弹性阻抗反演理论,根据地震资料与测井约束反演弹性阻抗数据体直接求得泊松比等弹性参数,其优势表现为没有中间转换过程,参加计算参数较少,物理意义清楚,气水识别能力较强.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某地区生物礁储层,经多种气水识别方法试验比较,由于传统AVO和叠后方面的属性分析等与井资料吻合度不高,最终优选出在本区识别含气生物礁最为有效的叠弹性参数泊松比反演法.后期新钻井结果与预测吻合,表明该方法在生物礁储层气水识别方面较为有效,对其他地区的类似储层气水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泊松比 生物礁储层 气水识别
  • 简介:微生物生态系统可以依赖地球深处和深海火山口水-岩相互作用产生的氢气(H2)而得以生存。根据目前的估算,全球海洋岩石圈通过水-岩反应(水合作用)所产生的氢气量在1011mol/yr的量级。最近在对陆上地下寒武纪岩石裂缝咸水的勘探中,人们发现了氢气富集程度类似于热液喷口和海底扩张中心的环境,并提出了在溶解的氢气量和水的辐射离解作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然而,在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盆地的一个深金矿中开展的区域氢气流量外推结果显示”,寒武纪岩石因对全强氢气生产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每年0.009×1011摩尔)。本文中我们对以往公开的和新近获得的寒武纪岩石中的氢气浓度数据进行了汇总,发现人们以往低估了寒武纪大陆岩石圈生成氢气的潜力。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们没有考虑其他的生氢反应(例如蛇纹岩化),而且缺乏有效的手段对在这些环境中测量的氢气生成速率进行换算,以便把寒武纪地壳在全球大陆地壳表面积中的占比高达70%以上这一事实考虑在内。如果把通过辐射分解和水合反应生成的氢气考虑在内,我们估计,来自寒武纪大陆岩石圈的氢气生成速率可以达到(0.36~2.27)×1011mol/yr,这个数值和海洋系统的氢气生成速率相当。

  • 标签: 大陆岩石圈 前寒武纪 水-岩相互作用 生物生态系统 氢气流量 水-岩反应
  • 简介:摘要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大多企业往往花大把的钱用于员工的各种培训,但这些培训是否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其投入产出比究竟如何,这些有待于人力资源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培训固然重要,培训效果的评估也很重要。本文介绍了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和方法,分析了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 标签: 员工 培训效果 评估
  • 简介:摘要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效果同企业的绩效直接关联。当前国内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暴露出的培训低效化以及培训成果转化不力的情况,极大影响了企业绩效的提升。本文以对现阶段国内企业安全培训低效的成因为切入点,阐释了企业安全培训效果提升的策略构想,以期使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发挥其应有的效度。

  • 标签: 企业安全培训 效果 提升 策略
  • 简介:霍玛吐构造带地表、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受二维测网限制,合理地构造建模和准确的速度建场较难,是制约该区圈闭落实和油气发现的主要因素。采用深浅层分层控制法消除层面间的相互干扰、复杂断块分组控制法解决逆断裂上下盘层位关系搭建的难点、层位网格约束法快速准确修改模型局部异常,逐级分解建模,有效解决了复杂构造三维建模难点,最终建成符合实际的三维地质模型。应用井控模型约束三维转深技术实现了多信息约束下的层速度建模与转深。三维空间建模提高了构造解释三维空间合理性,同时为三维空间速度分析与建场提供基础,降低了构造成图误差,提高圈闭落实精度。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霍玛吐构造带 复杂构造 三维建模技术 目标落实
  • 简介:摘要窗口外遮阳是改善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降低空调能耗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太阳辐射对于冬季室内热环境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外窗遮阳设计要平衡冬、夏季对太阳辐射的不同需求。本文以外遮阳系数(SD)作为衡量遮阳效果的指标,选择位于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的西窗和南窗为研究对象.针对水平和垂直遮阳两种方式.定量分析了遮阳设施对冬夏季遮阳效果的影响程度.并综合考虑冬夏季不同的室内热环境需求.

  • 标签: 外遮阳系数 水平遮阳 垂直遮阳 综合遮阳 挡板遮阳
  • 简介:为了检验不同数值模式及多个模式的集合平均对山东地区10m日最大风速、2m日最高温度、2m日最低温度及降水的预报效果,利用2011年MM5、WRF-RUC、T639、日本及德国数值模式进行不同模式组合的集合平均,并对各组合进行TS评分检验。结果表明:晴雨预报,T639模式TS评分最高;对大雨以下等级降水的预报,T639模式24h预报的TS评分最高,MM5、WRF-RUC、T639、日本和德国模式集合平均48h和72h预报的TS评分最高;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对大雨和暴雨24h预报的TS评分略高于单个模式。对3级以下弱风,T639模式预报准确率最高;对4级以上大风,WRFRUC及WRF-RUC三层集合平均的预报准确率最高;与单个模式相比,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仅对3级风力预报准确率有所提高。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对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最高,但集合平均对最高温度预报并未提高。

  • 标签: 多模式 集合平均 TS评分
  • 简介: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带地表和地下构造都十分复杂,地震勘探难度大。以往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效果差,层位识别及断层解释困难,无法精细描述气藏形态和断层发育特征。此次地震资料采集利用高密度宽方位观测改善盐下断块的偏移归位效果,利用微测井与浅层层析相结合的表层调查及建模技术提高表层模型精度,利用井震联合激发及高效施工配套技术提高采集质量和效率。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措施,提升了采集效果和施工效率,获得的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高、偏移成像效果好,为油气藏评价提供了可靠资料。

  • 标签: 库车坳陷 地震采集 宽方位 井震联合激发 高效施工 表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