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突山二桥(SecondDolsanBridge)跨越韩国南海,连接丽水机场与突山岛,全长744m。主桥为长464m的双塔斜拉桥(见图1),跨径布置为(117+230+117)m,桥下通航净空为120m×22m。桥面设计时速为60km。桥面纵坡和横坡坡度均为2%。引桥长280111,为8跨连续梁结构,单跨跨径为35m,主梁为后张预应力现浇梁。

  • 标签: 韩国 跨径布置 桥面纵坡 连续梁结构 后张预应力 通航净空
  • 简介:釜山-金海轻轨线(Busan—GimhaeLightRailTransit)连接釜山市和金海市,是一个私人投资项目,工程总造价12亿美元。该轻轨线全长23.92km,包括21个站点和1个补给站。全线主梁均采用钢箱梁,桥面宽8.9m(见图1),桥下净空高度为15m。全桥共有448个桥墩。该桥的最小曲率半径为100m,桥面最大纵坡为3.65%。

  • 标签: 轨线 釜山 韩国 LIGHT 小曲率半径
  • 简介:金浦铁路桥(GyopoRailwayBridge)连接美国在韩国平泽市的军事基地与浦升一平泽铁路线,其主桥设计为提篮式主副双系杆拱桥(见图1),桥长232.4m,跨径布置为(51.2+130.0+51.2)m,桥面宽9.1m,布置单线铁路。

  • 标签: 铁路桥 韩国 跨径布置 军事基地 系杆拱桥
  • 简介:新千禧桥(NewMillenniumBridge,见图1)位于韩国全罗南道,是韩国首座三塔双主跨悬索桥,全长1750m,跨径组成为(225+650+650+225)m。该桥建设工期为2010~2018年。加劲梁采用单箱单室钢箱梁,桥面承载2车道。3座桥塔均为H形塔,中间桥塔高168m,两侧桥塔高155m。

  • 标签: 单箱 主跨 单室 南道 形塔 钢箱梁
  • 简介:2003年6月6日,正值韩国法定假日显忠日的上午9时10分左右,在汉城高速公路环线与连接市郊路线上的一座名为“弘智门隧道”中,一辆载有25人的公共汽车与一辆吉普车在该隧道入口约750m处突然相撞,公共汽车翻车起火,致使在该隧道内所有车辆驾驶员纷纷弃车

  • 标签: 韩国 隧道工程 交通事故 撞车 隧道火灾 弘智门隧道
  • 简介:最近韩国正在釜山修建一座长约4km的沉管隧道,沉管长度为3384m,高8m,宽29m。据有关资料,这也是当今世界最长的沉管隧道之一。

  • 标签: 沉管隧道 修建 釜山 韩国
  • 简介:大型上沉井具有下沉深度深、平面尺寸大、封底混凝土方量多等特点,为了有效保证封底施工质量,确保封底效果,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沉井封底施工时,通过对竖向分层封底、回填砂封堵分区隔墙封底、混凝土封堵分区隔墙封底3种工艺的对比,选择了较为合适的混凝土封堵分区隔墙封底方案。该方案首层沿分区隔墙浇筑封底混凝土,将分区隔墙与基底间空隙封堵,形成可靠挡墙使沉井形成四大一小5个分区,之后逐区域浇筑封底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减少了现场操作流程,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时间短,经验收沉井封底质量良好。

  • 标签: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锚碇 沉井 分区隔墙 封底施工
  • 简介:为了讨论和研究韩国和日本之间横穿朝鲜海峡和对马海峡的海底隧道问题,釜山市和釜山发展研究院于2007年5月14日在韩国釜山市举行了韩日海底隧道国际研讨会,正式讨论修建海底隧道的必要性。韩日海底隧道路线有3个方案:1.从日本九州佐贺县唐津经对马下岛至韩国巨济市;2.从日本九州唐津经对马上岛至韩国庆南巨济市;3.从日本九州唐津经对马岛至韩国釜山。这三条隧道路线方案各有长短。

  • 标签: 海底隧道 国际研讨会 釜山 韩国 海峡 朝鲜
  • 简介:釜山一巨济联络线(BusanGeojeFixedlink)是韩国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投资约25亿美元,由韩国大宇工程施工公司牵头的7家韩国承包商组成的联合体承建。该联络线为全长8.2km的4车道高速公路通道,由3个部分组成:

  • 标签: 韩国大宇 联络线 釜山 斜拉桥 基础设施项目 项目投资
  • 简介:一般隧道施工发生火灾时。首先考虑的是保护生命。因此,预防措施要比隧道灭火方案得到更多关注。用于火灾早期探测的传感器电缆系统在欧洲已通过验证。非常有效。如今韩国也应用这种系统。

  • 标签: 隧道火灾 电缆系统 早期探测 高速公路 韩国 隧道施工
  • 简介:日本八甲田双向上高速铁路隧道自1998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前后共经6年多时间,终于在2005年2月底在日本东北地区的青森县全线贯通。这座隧道全长26.5km,已超日本目前最长达25.8km的岩手一户隧道,是时下世界最长的上隧道。

  • 标签: 高速铁路隧道 隧道贯通 日本 陆上 东北地区 青森县
  • 简介:厦门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条大跨公路海底隧道,其两端域段位于富水的强风化岩层中,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由于我国海底隧道刚刚起步,因此总结分析厦门海底隧道的施工经验,对指导今后的类似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厦门海底隧道场区内工程地质情况,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各施工部的掌子面与仰拱之间的距离,各部的封闭时间以及整个断面的封闭时间等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大跨公路隧道 CRD法 监控量测 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