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使用PHOENICS软件对速冻机内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速冻机适当的模拟几何简化,建立了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进口风速和加入栅格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风速与产量、能耗之间存在着最佳匹配问题,而栅格的加入,有利于提高产量、降低能耗.

  • 标签: 板带式速冻机 速度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冷冻食品
  • 简介:带鱼是我国四大经济鱼类之一,约占海产鱼类总量的75%。带鱼肉质肥嫩,营养丰富,不但富含蛋白质,8种必须氨基酸齐全,而且必须脂肪酸和维生素A、D含量也极为丰富。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水产品作为预防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之类所谓成人病的有效保健食品,其作用越来越使人们接受,因此对水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但是,带鱼与其它鱼贝类的特征相同,即容易腐败变质,在冻结贮藏中其肌原纤维蛋白质变性而不易溶于盐类,其脂质由于富含EPA和DH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而易于腐败,双键被氧化生成的过氧化物及其分解产物加快了蛋白质变性和氨基酸的劣化,从而使带鱼体色褐变,口感有合味和涩味。

  • 标签: 冻藏温度 带鱼 品质影响 水产品 试验研究
  • 简介:温度是影响水蜜桃保鲜效果的重要因素,低温贮藏常常引起水蜜桃冷害的出现,冷害程度取决于果实的成熟程度和类型.本文重点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温度对水蜜桃保鲜的影响,简单介绍了水蜜桃的采后生理特性、果实性状和常见致病菌,并对水蜜桃保鲜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温度 水蜜桃 保鲜效果 冷害 贮藏 采后生理特性
  • 简介:通过对冷冻贮藏在不同温度下的梭子蟹进行感官鉴定和理化指标的测定,从而找出不同冻结温度对梭子蟹品质影响的结果。此研究对我国今后水产品冷库的建筑设计,库温要求和冻藏水产品品质有效期的确定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梭子蟹 冻结温度 品质影响 海产品 感官鉴定 理化指标
  • 简介: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对地衣芽孢杆菌HM-3产生的耐高温α-淀粉酶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HM-3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75℃-85℃之间,最适作用的pH值为:6.1-7.0之间,该酶用于玉米淀粉的液化其最适底物浓度是20%~25%.

  • 标签: 温度 PH值 耐高温Α-淀粉酶 酶活力 底物浓度
  • 简介:冷冻技术最早用于贮藏和运输易腐败的食品,如蔬菜、水果、水产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形式的改变,冷冻食品也由原来的初级加工品逐渐发展成深加工调理食品。冷冻技术早期用于面包工业是用来防止和延缓面包老化和变质的,而今主要用于冷冻未焙烤的面包团和冷冻成品面包,而冷冻面团在消费市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冷冻面团在发达发展得很快,美国有50%以上的超市面包房和零售店都采用冷冻面团加工面包,冷冻面团的零售业额接近65亿美元^[1]。冷冻面团与新鲜面团相比,由于面团配方、加工工艺、贮存条件以后处理方法等不同会造成面团品质的差异。西文中采用快速法面包面团制作工艺,以面团醒发时间和面包比容作为评价指标,研究贮藏一段时间后的面团的解冻温度和冷冻-解冻周期对它的质量的影响。

  • 标签: 冷冻面团 焙烤特性 解冻温度 冷冻解冻周期 相关性
  • 简介:从生产速冻水饺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速冻水饺产生龟裂的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标签: 速冻 水饺 龟裂
  • 简介:目的调查肉鸡屠宰加工环节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集肉鸡屠宰的入厂活鸡肛拭子样本,宰杀褪毛后整禽样本、预冷后整禽样本、预冷池水、分割刀具和案板、冷冻鸡肉样本以及工人手涂抹样本,按《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检测沙门菌。结果2011—2012年共检测样品896份,检出沙门菌293株,检出率为32.7%;鸡胴体的检出率高于鸡活体。2011年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印第安纳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2012年优势血清型为印第安纳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宰杀后样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构成比有所下降,而鼠伤寒、肠炎等其他优势血清型的构成比相对增加。结论沙门菌广泛存在于屠宰各环节样品中,宰杀环节易导致沙门菌的交叉污染。

  • 标签: 沙门菌 肉鸡 生产链 交叉污染 血清型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目的探讨香港海鸥菌分子分型方法,了解广西水产品监测所分离的香港海鸥菌的相关性。方法以NotⅠ限制性内切酶对2005年分离的香港海鸥菌酶切后进行脉冲电泳,用BioNumerics5.1聚类分析获得电泳图谱。结果7株香港海鸥菌分为6个分子型,其中从南宁分离的与从河池分离的2株香港海鸥菌高度同源,相似度达100%。结论PFGE可应用于香港海鸥菌分子分型,有助于发现香港海鸥菌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水鸟可能是香港海鸥菌传播环节的一种重要媒介。

  • 标签: 香港海鸥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食源性病原菌 媒介
  • 简介:2006年9月7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第50)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此次论坛汇集了相关行业的科学家、政府部门的官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等众多代表。

  • 标签: 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科技会堂 中国工程院 论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层管理者
  • 简介:目的建立袋泡茶水中环氧氯丙烷(ECH)的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LPME-GC-MS)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溶剂棒液相微萃取法对茶水中的氧氯丙烷进行富集,气相色谱进行分离,质谱定性定量。结果氧氯丙烷的检出限为0.18μg/ml,线性范围0.36~7.30μg/ml(r2=0.999)。以不含氧氯丙烷的茶水为本底,测定方法高浓度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6%,低浓度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标签: 环氧氯丙烷 液相微萃取 袋泡茶 气相色谱-质谱 食品污染物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分析近年来东莞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特点,以制定有效的防策略及措施。方法对东莞市2007—2009年食物中毒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东莞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1起,病例数为979人;均以企业食堂为主(占77.46%),但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餐馆发生数有增加趋势;5—9月份为全年发生高峰(占56.34%),主要为细菌性污染(占80.56%),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占61.11%);1—3月份为次高峰(占28.17%),主要因四季豆及面豆加工不当(占60.00%),但呈逐年下降趋势;中毒食物主要为肉类(28.17%)、四季豆(面豆)(28.17%)及凉拌菜类(19.72%),前者有增加趋势,后二者呈下降趋势。结论针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提高食物中毒查明率,加强监管和宣传力度。

  • 标签: 食物中毒 分析 防控对策
  • 简介:目的探索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防对策。方法分析历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与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食物中毒地点以企业为主,时间多发于5-10月,中毒食品以果蔬植物类和肉蛋类为主,其中肉蛋类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果蔬植物类以有毒动植物和农药残留中毒为主;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其次是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原料污染、生熟交叉污染和加工不当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契机,改变监管模式,促进集体食堂的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食物中毒防知识宣传,开展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预警,提高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配送餐单位监管;在重点时期提前介入重点单位,采取干预措施等,是防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有效对策。

  • 标签: 食物中毒 食品服务 农药 动物 有毒 植物 有毒
  • 简介:目的建立采用程序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测定食用海藻中总砷的方法。方法样品加入5mlHNO3,190℃程序温石墨预消解30min;加入灰化辅助剂硝酸镁,550℃微波灰化5min,用HCl溶解灰分,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总砷含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42μg/L,RSD〈5.0%,加标回收率为96%~109%。测定程序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后消解液中砷形态,确认食用海藻中99%以上的有机砷均消解为无机砷。本方法测定了海带(GBW08517)和紫菜(GBW10023)标准物质,分析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食用海藻中总砷的测定。

  • 标签: 程序控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海藻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