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由于我国地域差别大食品企业分布的现状是中小型企业占多数、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及卫生管理人才,如果按我国已正式颁布的八个食品厂卫生规范来要求现有企业,则近80—85%的企业是达不到要求,必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提高人员素质、增加设备和改进设施,这在目前来说又存在困难,推行GMP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强化企业的自身管理,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鉴于这一情况,我们认为采取食品企业卫生质量等级管理这一措施,是推广贯彻食品卫生

  • 标签: 企业卫生 卫生规范 卫生设施 质量等级 评分标准 企业分布
  • 简介:食品企业实行卫生等级申报审评制度的效果分析郑家潮广东省韶关市卫生防疫站(512026)我市管辖8县3区,市辖的3个区没有设置区卫生防疫站,市区范围内的食品卫生工作均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由于监督力量不足,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得不到保证,为促进企业自身...

  • 标签: 等级申报 效果分析 食品企业 食品卫生工作 食具卫生 卫生法
  •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房山区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负担。方法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横断面调查,分析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分布、临床表现、诊治情况以及经济负担。结果2014年4月—2015年3月共调查1678人,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0.65%(95%CI:0.27%-1.03%),年发病率为0.085次/人(95%CI:0.017-0.098次/人),每年房山区约有8.7万人次发生急性胃肠炎,食源性比例为54.5%(6/11)。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低年龄段、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居住在农村的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风险较高。72.7%(8/11)的病例进行了药物治疗,54.5%(6/11)的病例去医疗机构就诊,药物治疗的病例中87.5%(7/8)使用抗生素,急性胃肠炎造成总经济损失约为0.32亿元,占2014年房山区地区生产总值(519.3亿元)的0.62‰。结论房山区急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值得关注,且食源性比例较高,儿童患病风险较高,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负担评估,探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减轻食源性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提高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疾病 横断面研究 疾病负担 食品安全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