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柚苷酶体系由α-L-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组成,不同来源柚苷酶性质不同,现在柑橘加工主要产品柑橘汁主要面临问题是蜜柚中苦味物质,柚苷酶可以水解柚皮苷使果汁苦味减轻,是果汁脱苦关键酶,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柚苷酶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而且我国缺乏适合工业化生产高产酶菌株,这就极大限制了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柚苷酶酶学性质、微生物生产方法以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 标签: 柚苷酶 α-L-鼠李糖苷酶 发酵 应用
  • 简介:采用UPLC—PDA技术对131个香精样品直接过滤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大于80%提取Ⅰ类香精21个共有峰主成分数,计算提取4个主成分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从而得出香精稳定性系数。将该方法应用于Ⅱ类香精共76个批次样品稳定性评价,计算结果表明,Ⅰ类香精稳定性系数为95.32%,Ⅱ类香精稳定性系数为89.84%,Ⅰ类香精稳定性明显高于Ⅱ类香精,该方法是一种简单、科学香精稳定性评价新方法。

  • 标签: UPLC—PDA 主成分分析 香精 稳定性评价
  • 简介: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一类大型真菌,属于担子菌纲,由于其富含葡聚糖和甲壳素,成为一大类潜在膳食纤维来源。食用菌膳食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膳食纤维,具有抗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生理功能,将其添加到食品中既能发挥其保健功能又能提升食品品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食用菌膳食纤维来源、结构、组成,并重点对其加工制备技术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食用菌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包括热水提取法、碱提法、酶提法和机械物理法,并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优点和缺点。指出了食用菌膳食纤维研究和开发中存在问题和制备方法未来发展方向,为食用菌膳食纤维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食用菌 膳食纤维 制备 应用
  • 简介:利用水蒸气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产自湖南株洲刨花楠新鲜树叶中挥发油,对刨花楠树叶中挥发性成分分析鉴定采用是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从中分析鉴定出了4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98.91%。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应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刨花楠树叶挥发油中含量最高化合物组分为癸醛(51.67%),其余含量相对较高化合物组分分别为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氢-环丙奠(11.23%)、罗勒烯(5.67%)、γ-榄香烯(5.25%)、10-十一烯醛(4.58%)、十二醛(2.87%)、β-罗勒烯(2.56%)、3-己烯-1-醇(1.90%)、十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奠醇-(4)(1.59%)、金合欢烯(1.31%)以及α-桉叶醇(1.17%)。本研究为湖南地区刨花楠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 标签: 刨花楠树叶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GC-MS 成分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硝酸钇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和认知能力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和受试物低、中、高4个试验组,20只/组。从孕期第6天(GD6)至分娩后第21天(PND21),受试物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硝酸钇溶液5、15、45mg/kgBW,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断乳后,继续给予子鼠原剂量受试物直至PND63天。观察不同剂量硝酸钇对子鼠生长发育、脏器组织和神经行为影响。结果在PND21天时,雄鼠低、中、高3个剂量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PND42天开始至试验结束,雄性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导致高剂量组雄鼠总增重和总进食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物利用率无变化。PND42天时雌鼠低剂量组体重和雄鼠高剂量组脑体比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认为有生物学意义。Morris水迷宫试验中仅高剂量组雌鼠第5天潜伏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行为试验结果均未见差异。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乳后持续给予硝酸钇受试物会导致高剂量组雄性子鼠体重下降,但不会影响脑组织重量,也不会在成年早期对子鼠痛觉、运动活力和认知能力等神经行为造成影响。

  • 标签: 硝酸钇 神经发育 神经行为 稀土 毒理试验
  • 简介:机体各种衰老和疾病发生与体内自由基代谢、氧化平衡被打破有很大关系。天然产物当中广泛存在着高效、无毒天然抗氧化剂,其对于维持这种平衡,减少氧化对细胞内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化学结构破坏起到有效防御作用。如何建立简捷、快速、有效抗氧化模型,进而准确评价受试物抗氧化活性,对其在食品、医药以及日化等领域开发应用具有显著指导意义。本文详细归纳总结了利用细胞、大鼠、小鼠、果蝇和秀丽隐杆线虫等生物体建立抗氧化模型方法实验原理、建立方法以及各自生物抗氧化模型种类、特点特性和相关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各类生物模型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优缺点,对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展望。

  • 标签: 细胞 大鼠 果蝇 秀丽隐杆线虫 抗氧化活性评价
  • 简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棉籽饼为原料发酵生产酱油中游离棉酚。样品经乙醚-丙酮溶液萃取净化后,浓缩近干,再加入丙酮进行溶解,采用MNC18柱分离,以乙腈和0.2%(v/v)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出峰时间和光谱图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游离棉酚检出限为0.05mg/kg,线性范围为1-50μg/mL,相关系数R=0.99923,回收率为92.4%-98.5%,相关标准偏差(RSD)〈3%。该方法准确方便,灵敏度高,可实现酱油中游离棉酚测定。

  • 标签: 游离棉酚 酱油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以抑制啤酒污染菌为指标对过氧化氢法制备褐藻胶寡糖条件进行优化。对褐藻胶降解反应时间、温度、过氧化氢浓度以及底物浓度进行优化,将不同条件制备寡糖添加到MRS培养基中对一株啤酒污染菌(Lactobacillusbrevis49)进行抑菌试验,制备出具有最高抑菌活性褐藻胶寡糖。结果表明:反应50min、温度70℃、过氧化氢浓度5%(v/v)和底物浓度1.5%(w,v)条件下,制备褐藻胶寡糖对啤酒污染菌生长具有最优抑制效果。进一步将不同浓度该寡糖添加到接有混合污染菌啤酒中,当寡糖浓度达到0.25%(w/v)时能够完全抑制污染菌生长,防止啤酒浑浊。

  • 标签: 啤酒 褐藻胶寡糖 抑菌活性 条件优化
  • 简介: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甲壳素结晶度高,导致甲壳素溶解性能比较差,不溶于水、稀碱、稀酸和一般有机溶剂,使得甲壳素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壳聚糖溶解性能比甲壳素高得多,壳聚糖能溶于一般稀酸中,但是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几乎不溶,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壳聚糖季铵盐能直接溶于水,壳聚糖季铵盐溶解性能比甲壳素和壳聚糖空前提高,壳聚糖季铵盐应用范围比甲壳素和壳聚糖都大为提高。本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壳聚糖及壳聚糖季铵盐研究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研究应用方向。

  • 标签: 壳聚糖 壳聚糖季铵盐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发酵豆腐细菌菌群组成,了解此类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方法从市场收集4个省份生产7个品牌发酵豆腐样品,并从中提取DNA,对16SrRNA基因V3区进行PCR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了解样品细菌组成特征。结果各样品获得序列数平均为4307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7种样品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约占全部细菌97.4%;各样品在门水平上为4~13类,在属水平上,样品菌群组成复杂,大多数样品细菌菌属都在10类以上,并发现样品菌群组成与地域性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另外,部分样品检出较高丰度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克罗诺杆菌属等致病菌,及弧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潜在有害菌属。结论产地和工艺对豆腐中细菌具有明显影响,现有发酵豆腐生产模式造成产品病原菌过度繁殖,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 标签: 发酵豆腐 16S rRNA基因测序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了解山东地区肉鸡养殖环节大肠杆菌分布情况,初步揭示山东地区大肠杆菌分离株耐药性及分子流行规律和特征,为该菌分子溯源及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地区2000—2012年肉鸡养殖场分离42株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用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两种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分析。结果PFGE方法可分为34个带型,菌株之间相似系数为60%~100%,带型比较分散,未发现绝对优势带型;MLST方法得到18个序列型(ST),菌株7个管家基因均有不同程度变异;耐药性结果显示,42株菌均为多重耐药,对氨苄西林(AM)、复方新诺明(SXT)和氧氟沙星(NOR)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62%、92.86%和90.48%。结论山东省部分地区肉鸡养殖场中大肠杆菌耐药谱较广,耐药现象比较严重,菌株基因呈多态性,菌株分布具有一定时间性和地区性。

  • 标签: 大肠杆菌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玉米芯水解制木糖生产过程中,阴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是关键环节。借助液相色谱分析了D30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不同酸碱度情况下对木糖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木糖纯度在不同条件下都有所下降,除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转化为阿拉伯糖外,还其他副反应发生;木糖在碱性环境下比中性或弱酸性环境更容易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及其他副反应;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木糖异构为阿拉伯糖反应速率;D201树脂对木糖差向异构化反应促进作用远强于D301树脂。

  • 标签: 木糖 阿拉伯糖 差向异构化 阴离子交换树脂
  • 简介:选用谷朊粉、黄原胶和CMC—Na三种食用胶,研究其对低筋面粉品质和冷冻馒头品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添加0.2%黄原胶、0.2%CMC-Na和0.4%谷朊粉时,面粉表观黏度最大,其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吸水率、拉伸面积、拉伸阻力都高于空白组,与标准馒头粉很相近,而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都优于空白组和标准馒头粉组,而且改良面粉制作冷冻馒头其硬度、咀嚼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标准馒头粉组,而弹性与回复性略高于空白组和标准馒头粉组。总之,低筋面粉中0.2%黄原胶、0.2%CMC-Na和0.4%谷朊粉复合添加,能够改善低筋面粉品质,提高冷冻馒头品质。

  • 标签: 低筋面粉 食用胶 面粉品质 冷冻馒头 质构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谱系选择法诱导胚胎干细胞(ES)神经分化特点,建立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模型。方法通过悬滴和悬浮培养、Nestin阳性筛选培养、神经样细胞增殖培养以及神经细胞分化培养方法,建立体外诱导未分化ES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观察各神经分化及各阶段ES细胞形态,并通过RT-PCR以及荧光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ES细胞神经特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表达特点;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各阶段分化细胞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力。结果随着分化培养阶段延长,分化ES细胞中可见大量神经样细胞出现,分化末期可见清晰神经元结构(包括突触);分化早期,仅有部分神经细胞特异基因和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低,随着培养阶段延长,特异基因和蛋白均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在未分化和分化早期细胞中未检出,分化中后期可检测出并呈现随分化时间延长而增加趋势。结论建立体外谱系选择培养方法可诱导ES细胞分化获得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细胞,可为神经发育毒性研究提供模型。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谱系选择法 神经分化 体外试验 毒理
  • 简介:目的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并对宁夏市售小麦粉和玉米制品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84∶16,V/V)提取,PriboFast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以甲醇-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tlantisT3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测定。结果分别以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为加标基质,3个加标水平下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回收率为85.4%~93.7%,RSD〈9.0%,检出限(S/N=3)为0.08μg/kg,定量限(S/N=10)为0.2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粮食 玉米赤霉烯酮 小麦粉 玉米 真菌毒素
  • 简介:研究了木瓜蛋白酶对马肉(半腱肌)pH、色泽、保水性、感官评价等食用品质和MFI值、剪切力、胶原蛋白等理化指标的影响;通过添加不等量木瓜蛋白酶,马肉pH下降速度更快;木瓜蛋白酶会使L值和a值降低,对b值影响不显著(P〉0.05);木瓜蛋白酶对马肉系水力和蒸煮损失率影响极显著(P〈0.01),当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在15U/g左右时,系水力较大,蒸煮损失率较小;剪切力值会随着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不断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MFI值会明显升高(P〈0.01);总胶原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1).木瓜蛋白酶对嫩度和咀嚼性影响极显著(P〈0.01),木瓜蛋白酶添加量越大,马肉嫩度和咀嚼性评分值越高,风味变化不明显,消费者更喜欢嫩度好、易咀嚼马肉。这说明添加木瓜蛋白酶可以提高马肉食用品质。

  • 标签: 木瓜蛋白酶 马肉 半腱肌 食用品质
  • 简介:目的建立了测定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DTX1、DTX2)、紫贻贝毒素(YTX)、原多甲藻酸贝毒素(AZA1)、螺环内酯毒素(SPX1)6种脂溶性贝类毒素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匀浆贝类组织,用80%甲醇提取,StrataTM-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0.3%氨水甲醇溶液洗脱,离心超滤管离心纯化。采用XTerraMSC18柱(150mm×2.1mm,35μm)分离,以含6.7mmol/L氨水90%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正、负离子切换扫描,基质标准校正外标法定量。结果6种脂溶性贝类毒素定量限为0.2~1.0μg/kg,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8.8%~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14.5%。应用建立方法对多份贝类样品进行分析,均未检出目标组分。结论方法选择性、灵敏性和准确度高,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确证及定量分析。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脂溶性贝类毒素 固相萃取 毒素 食品
  • 简介:为提高酶促合成食品添加剂乙酸肉桂酯效果,选用荧光假单胞脂肪酶(PFL)为生物催化剂,肉桂醇为底物,乙酸乙烯酯为酰化试剂和溶剂,研究了PFL在反应器内壁上固定化、及其催化转酯反应合成乙酸肉桂酯动力学。结果表明,相对于塑料(PMMA和PET),在玻璃壁上固定化PFL,吸附牢固,活性高。酶固定化中,水可以明显优化PFL,但是不能稳定PFL;如果添加亲水性大分子羧甲基纤维素(CMC),则可以更好地稳定PFL。催化转酯18h,在玻璃壁上CMC-固定化PFL可转化底物99%,再次使用时仍可转化83%底物;而水-固定化PFL可转化底物98%,但再次使用时仅转化底物76%;酶粉转化底物86%,再次使用时转化底物62%。可见,在玻璃载体上CMC-固定化PFL可更有效地催化合成乙酸肉桂酯。

  • 标签: 乙酸肉桂酯 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 酶固定化 酶活性 酶稳定性
  • 简介:建立了测定琥珀酸单薄荷酯含量非水滴定方法。采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指示滴定终点,对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用气相色谱法验证了方法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用甲醇钠标准滴定溶液对琥珀酸单薄荷酯进行非水滴定,采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置信度95%);体系中水分含量≤1%时,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影响。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非常适用于琥珀酸单薄荷酯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 标签: 琥珀酸单薄荷酯 非水滴定 电位法 指示剂法 气相色谱
  • 简介:玉米浆是玉米粒用亚硫酸浸泡提取玉米淀粉后副产物,主要成分为玉米可溶性蛋白及其降解物(如肽类、各种氨基酸等),另外还含有乳酸、可溶性糖类等营养成分,可作为发酵工业原料。由于未处理玉米浆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某些金属离子可能会对微生物发酵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发酵生产上应用。本研究采用Na2CO3对玉米浆进行预处理,离心去除沉淀后作为三孢布拉氏霉(Blakesleatrispora)发酵原料。研究发现当100mL玉米浆中添加1.17gNa2CO3时,β-胡萝卜素产量达到最大,比未处理玉米浆提高20.67%。采用响应面法对三孢布拉氏霉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经分析得到β-胡萝卜素产量最大时培养基中显著性因素含量为:葡萄糖8.70%、KH:P0。0.51%,β-胡萝卜素产量可达到84.76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9.93%。

  • 标签: 改良玉米浆 三孢布拉氏霉 Β-胡萝卜素 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