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某激光发射接收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整个设计从系统兼容性的角度出发,采用PC/104总线工控机与控制电路相结合,实现对激光器、环境保护盖的控制;为了与数显模块匹配,将采集到的距离信息进行了双阶双极性不归零码的转换;设计了OCL互补功率放大电路,有效解决了信号的远距离传输问题。此外,该控制系统具有开盖自保护功能、激光激发自保护功能等。通过试验验证,该控制系统兼容性好,工作稳定、可靠。

  • 标签: 自动控制技术 控制系统 PC/104 码型转换
  • 简介:根据热机理建立了激光点火过程的二维热传导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火炮点火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黑火药激光点火能量密度阈值和点火延迟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采用固体激光器对该药剂进行了点火实验,分析了该含能材料的点火能量密度阈值和点火延迟时间,试验结果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本文的工作对火炮用激光点火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激光点火 黑火药 点火延迟 数值模拟
  • 简介:在分析目标斜距离变化规律和激光测距机测距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初值、补漏、滤波等的具体方法,对几种测距信息处理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激光测距 信息处理 误差分析
  • 简介:弹丸初速的标称值与实际值存在着差异,此误差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因此有必要对弹丸的实际初速进行测定。基于双激光幕区截原理的弹丸初速测量系统,采用激光测距机和光栅尺进行距离的测量和标定,选用ARM和CPLD对测速过程进行全过程记录采集,通过平均测速法计算得到弹丸初速,对系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系统样机经过实弹射击试验得到某口径弹丸的试验数据。对系统的误差分析及实弹射击证明,双激光幕测速系统在弹丸初速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可较好地进行初速的校准测量。

  • 标签: 信息处理技术 双激光幕 速度测量 弹丸初速
  • 简介:红外跟踪与激光测距的联合跟踪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两类传感器采样不同步是比较常见的,从而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激光测距机的采样频率远远低于红外测角的采样频率,并非每个采样时刻都可以得到测距信息,因此,目标跟踪存在可观测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激光联合跟踪算法,即先对测角数据进行基于变长有限记忆最小二乘的预估计,然后将预估计后的测角结果与激光测距信息一起代入转换测量Kalman滤波方程中进行滤波。由于该算法有效的利用了全部测角信息,因此有利于改善跟踪估计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且计算量较小。

  • 标签: 控制理论 红外跟踪 激光测距 目标跟踪
  • 简介:针对目前最新提出的激光原向反射式单CCD立靶测试系统中要求快速准确地对系统外部参数进行现场标定的问题,在对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种采用3个已知坐标的特征点,对所需标定的参数进行计算的方法.通过采集靶纸上3个已知坐标特征点的图像,分别计算3个点所对应实像和虚像的成像位置,结合已知坐标,即可标定出系统计算坐标所需的6个参数值.对于直径为7.62mm的弹丸,使用该方法进行外部参数标定,弹丸着靶坐标测试精度可达5mm以内.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可快速且精确地对系统的各项外部参数进行现场标定,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精度及测试效率.

  • 标签: CCD立靶系统 参数标定 特征点 测试精度
  • 简介:针对弹丸激光靶测速系统中弹丸过靶时间提取算法影响测试精度的问题,提出使用重心法提取过靶信号特征点的方法.该方法求解过靶波形重心作为过靶信号特征点,通过对重心法、斜率法、下降沿一半法和峰值法的仿真分析可知,重心法具有最佳的抗噪声性能,误差最小.试验验证表明:对比使用不同处理方法解算得到的速度值,发现重心法弹丸过靶信号特征点提取算法具有最高的速度精度,对提升激光靶精度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 标签: 激光靶 重心法 弹丸 速度测量
  • 简介:针对自行高炮在实弹演习、遂行防空、阵地防空等情况下,实现对特定方位禁止/允许火炮射击的自动、可靠控制,保证该区域人员、物资或保卫目标的安全,提出火炮发射安全区射击安全控制方法,即基于综合控制软件实现发射安全区快速设置,以及实时检测自行高炮炮塔方位角和航向角并判断自行高炮炮管绝对方位值是否超出预设发射安全区范围,根据判断结果驱动连锁控制电路实现非发射安全区自动禁止射击功能,从而提高了自行高炮系统使用安全性。

  • 标签: 射击安全 发射安全区 射界设置 实时检测 自动禁止射击
  • 简介:为了研究多联装储运发射箱空投安全性,建立了装备着陆冲击有限元模型,借助显式非线性动态方法,进行冲击动力学分析,获得了发射箱在正常和极限两种工况下的响应特性。根据安全性指标,对箱架和不同位置定向管的应力,以及火箭弹垂直冲击加速度和轴向力等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发射箱在采取缓冲减振措施下,空投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方案可行。研究成果能够为发射箱结构设计及改进、空投缓冲包装和高成本的空投/跌落试验提供依据和指导。

  • 标签: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储运发射箱 空投 着陆冲击动力学 显式非线性动态法
  • 简介:基于DSP、FPGA和CAN总线的嵌入式数字型舰炮随动系统,因“飞车”故障而导致舰炮机械限位装置等结构组件损毁.通过与模拟控制随动系统对比分析,随动控制模块与交流驱动器CAN总线通信中断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根据故障机理,在软件、电气、机械三层安全保护设计方案基础上,针对电气限位点,采用在随动控制模块、角度限制器和交流驱动器前端增设电气限位点,检测触点接至电源启动回路的硬件设计,在随动控制模块与交流驱动器CAN总线通信软件中增加“握手”信号的软件设计,实现了系统整体安全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安全保护措施可靠、有效.

  • 标签: 数字式 舰炮随动系统 飞车故障 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