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家蚕对农药比较敏感,生产中因误喂被农药污染的桑叶或者残效期未过的桑叶等而造成桑蚕农药中毒的事故屡见不鲜,给养蚕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防止和减少蚕儿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除了科学地使用农药和桑园的合理布局等防范措施外,对易发生农药中毒的季节,为安全起见,在用叶前对桑叶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现介绍一种使用广州天河绿洲生物化学研究中心生产的农药速测卡(各地蔬菜安全检测部门有售)快速检测桑叶中农药残留的简易方法:(1)随机抽取桑叶样本(10~20片),用剪刀剪成细小碎片充分混匀.

  • 标签: 桑叶 农药残留 测定方法 桑园布局
  • 简介:通过利用针筒简易测定与常规滴定管滴定的两种方法,对同一溶液进行有效氯测定,结果两者的测定值无显著差异,硫代硫酸钠针筒简易测定有效氯的方法完全可取代蚕业生产中常规滴定管滴定的方法。简易法测定有效氯含量时,用具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也高,可以在蚕业生产中应用。

  • 标签: 硫代硫酸钠 有效氯 简易测定
  • 简介:英国农药残留委员会于2005年12月中旬公布了一份题名为“农药残留监测”的报告。该报告对2005年第二季度英国市场销售的食品农药残留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英国市场销售的果蔬97%以上农药残留量没有超标.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农药残留超标的果蔬绝大部分是进口果蔬。英国农场主联合会认为.该报告对英国农场主来说是一大喜事,同时也说明了英国农场主近年来所做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 标签: 农药残留监测 英国 调查结果 农药残留超标 市场销售 农药残留量
  • 简介:本试验是对无土栽培桑树的方法和悬浮桑青枯病原菌液接种方法西方面进行研究。在温室中用泡沫塑料板槽加增氧滤水器,使营养液在槽内进行间歇性循环流动的设备中试验无土栽培桑树。同时研究以无土栽培桑树,在营养液里添加桑青枯病原菌的悬浮菌液中进行接种,使桑树诱发青枯病。结果表明,在温室中用泡沫塑料板槽加增氧滤水器,使营养液在梢内进行间歇性循环流动的设备,能使槽内的营养液均匀,液温较为稳定,液中氧气充足,桑树生长良好。经无土栽培的桑树不同品种,待其成活后,再在营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桑青枯病病原细菌,使营养液成为悬浮菌液,经这样自然接种,能诱使桑树发生青枯病,并能较准确和快速地测定各桑树品种的抗病性能。

  • 标签: 无土栽培 桑青枯病 抗青枯病 接种法 增氧 营养液配方
  • 简介:本文总结了S对动植物、尤其是对桑蚕的危害,并用重量法和比浊法测定了桑叶中的S含量,回收率满意;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区域桑叶S含量对蚕影响较小。

  • 标签: 桑叶 硫含量 重量法 比浊法
  • 简介:通过对家蚕5对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与其杂交亲本及全国指定统一对照种品种菁松×皓月、本地对照品种新蚕三号的杂交优势分析比较,结合饲育性状表现,评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871×872、338×329、夏芳×秋白3对杂交组合的产茧量、茧质和抗性等育种指标的综合成绩均优于或相当于对照种,表现出超亲的杂种优势。

  • 标签: 杂交组合 杂种优势 比较
  • 简介: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1期(CPPU和GA3在葡萄中的残留动态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侯玉茹等)报道,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氯吡脲(CPPU)和赤霉素(GA3)在葡萄果实中的残留动态及对品质的调控作用。

  • 标签: 葡萄果实 果实品质 残留动态 GA3 CPPU 调控作用
  • 简介:青尺蠖Ascolisselenaria(Schiffer-miileretDenis)乃是桑树害虫之一.在四川地区分布较为普遍.本试验测定了温湿度与青尺蠖生长发育的关系,高温多湿促进青尺蠖生长发育加快,历期缩短,生命率降低,青尺蠖幼虫龄期数大多数为4龄,少数5龄.平均每头青尺哎幼虫食桑面积为17920±3940mm~2,折合为食桑量为3074.35±621.77mg,在总食桑量中,4龄食叶量所占比例最大,达90%,而3龄食桑量增长倍数最大,为2龄的12倍.故防治青尺蠖的适期为幼龄幼虫期(1~2龄).

  • 标签: 青尺蠖 生长发育特性 危害损失
  • 简介:通过氟离子电极法测定了不同季节桑叶及蚕粪便的氟含量,回收率满意。并对桑叶氟含量的高低进行了环境和季节的分析。找准污染途径。同时对夏季桑叶进行不同解氟荆处理,得到最佳解氟剂的解氟效果。

  • 标签: 家蚕 桑叶 氟含量 氟离子电极法 解氟剂
  • 简介:近年来铅中毒的发生率较高,铅中毒并不是立即发生的一种中毒现象,而是在经过长时间铅的吸入之后,积累的越来越多,才会引发中毒。如果在食品中的铅含量比较高,那么人们长时间的食用,势必会引发人们铅中毒的现象。因此,文章针对食品中铅的含量测定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人们的食品食用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 标签: 食品安全 铅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必要性
  • 简介:植物组织总糖含量测定方法很多,蒽酮比色法以其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误差小等特点,常作为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而被广泛采用,但该方法较难掌握,本文介绍了植物组织总糖含量蒽酮比色法的测定技巧。

  • 标签: 桑树组织 植物总糖 蒽酮比色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松花江是东北最大的水系,而吉林市是第二松花江流域上游最大的城市,吉林市市区段水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吉林市及下游的几千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文章采用国内外通用的重铬酸钾法(CODcr)对松花江吉林市区段水体化学需氧量进行实测,从而得出结果。

  • 标签: 吉林市 松花江 化学需氧量 水体质量
  • 简介:农村家蚕常见病毒病有血液型、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各有其表现症状.需从消毒、管理、选用抗病品种等方面着手进行病毒病的防治,以提高养蚕效益.

  • 标签: 家蚕 病毒病 症状 防治 种类
  • 简介:分析了制丝生产中影响丝条截面结构的因素,通过切片实验验证了当前制丝生产中恶化丝条截面圆整度的首要因素是丝条与络交瓷座之间的挤压摩擦。提出了改善丝条截面圆整度的方法

  • 标签: 丝条截面结构 圆整度 扁丝疵点
  • 简介:一、同种类农药致蚕中毒的症状1、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久效磷、甲胺磷、敌敌畏、辛硫磷等为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蚕接触或食下此类农药后,中毒蚕即突然停止食桑、烦躁、乱爬、不断翻滚,吐出绿色的胃液,胸粗尾小并萎缩,严重的有脱肛现象,经数十分钟后即死亡.

  • 标签: 农药中毒 症状 解毒方法
  • 简介:近年来,资中县蚕桑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户均养蚕量增加,由于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加之蚕桑生产季节性强,常与其它家事逗工,因而常常面临劳动力匮乏的压力,在养蚕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养蚕效果不理想,于是造成有桑少养蚕甚至不养蚕的情况。

  • 标签: 养蚕效果 布局方法 劳动密集型产业 农村劳动力 蚕桑生产 区域集中
  • 简介:分别采用经太阳晒干和沸水杀青烘干的桑叶制成的人工饲料,饲养4个不同的蚕品种,比较它们的饲育效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种干燥处理对4个品种的疏毛率、眠蚕体重、3龄起蚕率、蚕茧品质等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桑叶 干燥方法 饲料质量 影响因素 人工饲料 杀青烘干
  • 简介:本试验进行了几种方式的消毒、保存鲜桑果是:用0.03%高锰酸钾处理消毒鲜桑果后,再用0.01%的保鲜剂苯钾酸钠溶液浸泡,凉干后低温冷藏,是一种相对实用的桑果保鲜方法

  • 标签: 桑果 保鲜方法 保鲜剂 高锰酸钾
  • 简介:目前蚕种场在种茧育生产过程中,上蔟用的蔟具多数为塑料折蔟,采用的上蔟方法为人工拾蚕上蔟,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劳动力较多;蚕体容易受伤、死笼率高、浮蚕多、不利于微粒子病的防治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在原有蚕具基础上,对现行的上蔟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采用硬塑料薄膜自动上蔟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 标签: 种茧育 硬塑料薄膜 自动上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