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牧场为例,论述了廷·巴特尔牧场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牧民增收和谐发展成功经验。

  • 标签: 草原 畜牧业 增收 经验
  • 简介:青海栗钙土理性质及利用昂毛(青海省草原总站西宁810008)我省栗钙土,主要分布在海东地区及环湖各州县低山地,滩地山间盆地,海拔约2100—3500米,面积249.25万公顷。其中耕种土壤面积60.23万公顷,占全省土壤总面积3.80%,是...

  • 标签: 耕种栗钙土 孔隙度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温度 土壤质地 有机肥料
  • 简介:大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群落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群落植株高度(CWMH)、叶片长度(CWMLL)、叶面积(CWMLA)、叶片碳含量(CWMLCC)、叶片氮含量(CWMLCC)及叶片碳氮比(CWMC/N)6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差异及其相关,旨在探讨大针茅草原群落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响应.结果表明:对照(CK)相比,放牧(G)刈割(M)显著增加了群落叶片长度(CWMLL)及叶片氮含量(CWMLNC)(p〈0.05),显著降低了群落叶片碳含量(CWMLCC)及叶片碳氮比(CWMC/N)(p〈0.05);放牧(G)显著降低了群落植株高度(CWMH)、叶片面积(CWMLA)(p〈0.05);刈割(M)显著增加了群落叶片面积(CWMLA)(p〈0.05).并且,放牧(G)围封(CK)均表现出植株高度(CWMH)叶片长度(CWMLL)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刈割使二者关系不显著,使植株高度(CWMH)叶片面积(CWMLA)二者关系显著;刈割(M)使得叶片碳含量(CWMLCC)叶片氮含量(CWMLC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叶面积 功能性状
  • 简介:本次考察完成了部分燕山、秦岭及华北地区海拔从-15m~186lm范围内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考察搜集.共收集到野生植物资源606份,其中禾本科为30属,378份,豆科为14属,140份,其它植物88份.除采集到一些珍贵野生牧草外,还搜集到一批较稀有的野生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扩大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数量,为这些地区野生牧草驯化及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 标签: 燕山 秦岭 华北 野生牧草 搜集
  • 简介:本文阐述了我国草原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草地保护利用国际经验,并提出了未来草地利用管理建议和设想。

  • 标签: 草原 保护 利用 对策
  • 简介:2016年6月5日,92岁高龄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在刘钟龄教授、云锦凤教授、刘德福教授、卢欣石教授、蒙草公司董事长王召明等专家陪同下,对蒙草公司草博馆、植物资源圃、种质资源库、万亩草原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种质资源库 植物资源 董事长 草原
  • 简介:对来自新疆、陕西、美国、哈萨克、利比亚玻利维亚吉尔吉斯11份新麦草野生材料茎干节数、叶舌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小穗数、小穗长、小花数、颖长度、颖果长度株高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遗传多样分析,以期筛选出优良种质,为新麦草育种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1)新麦草种质间表型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变异系数范围为14.6%-68.0%,其中小花数最大,叶片宽度最小;2)10个表型性状可归为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3.34%,最大程度上反映了11份新麦草形态特征,其中小穗长、小花数、颖长度植株高度是影响新麦草表型性状变异主要性状;3)10个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负相关;4)采用欧氏距离系统聚类法将11份新麦草材料分为3大类。本研究主要揭示了新麦草形态遗传多样,可为新麦草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保存资源创新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新麦草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 简介:文章介绍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发展历程现状,根据多年实践工作,锡林郭勒盟在发展草原畜牧业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为今后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草地 合理利用 发展 畜牧业
  • 简介: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高寒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防风固沙、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天然草地是高寒生态系统生物多样基因库,是青海大农业经济支柱,是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赖以当存基础。据草地资源调查,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总价值为4068.03×10^8元(人民币)/年,其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948.90×10^8元(人民币)/年,是全省草地经济服务价值17.60倍。

  • 标签: 青海草地 资源 生态功能 概述
  • 简介:2018年8月5日,由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国家草产业联盟、蒙草集团联合举办乌拉盖草原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召开。国家林业草原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乌拉盖草原。会议以“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合理利用”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交流探讨,共同探索乌拉盖草原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经验做法。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资源合理利用 管理区 内蒙古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进行了7个饲用燕麦品种引种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农艺性状营养价值比较分析,探讨适宜呼和浩特地区饲用栽培品种。结果如下:白燕7号、蒙燕1号、Leggett、草莜1号在抽穗期时均达到了其自身生育期中干重峰值,而且粗蛋白含量也较高。蒙燕1号在乳熟期地上生物量干重达到其整个生育期峰值。蒙燕1号Morgan种子产量高于其他品种。

  • 标签: 燕麦 品种比较 地上生物量 营养价值
  • 简介:本研究选择不同海拔高度未退化矮生嵩草草甸草地上莎草科、禾本科、豆科功能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功能群植物重要值海拔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升高,莎草科功能重要值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禾本科功能群中大部分植物种重要值随海拔逐渐升高而增大;豆科植物功能重要值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功能群 海拔 重要值
  • 简介:于2014年在苏尼特右旗朱日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收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各年代牲畜头数变化载畜量变化数据,对各年代畜牧头数载畜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2年朱日镇牲畜头数从70802.2羊单位发展到322894.8羊单位,62年中,牲畜头数增加了252092.6羊单位,为1950年3.56倍,每年增加4066羊单位,每年增加速度为5.7%。牲畜头数不断增加使载畜量下降。1950-2012年朱日镇载畜量从3.5hm2/羊单位下降到1.01hm2/羊单位,62年中载畜量减少了2.49hm2/羊单位,达到71.1%。每年减少速度为4%。由此可以看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朱日镇牲畜头数不断增加,而载畜量逐渐降低。载畜量过低会造成牧草浪费,牧草利用率降低,载畜量过高则导致牧草利用过度,使草地基况恶化,家畜营养匮乏。因此研究牲畜头数载畜量变迁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畜牧头数 载畜量 羊单位
  • 简介:对牧区种养暖棚设计建设方案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通过一年来试验研究,探讨出新一代种养两用暖棚建造模式,以便在广大牧区推广中使用.

  • 标签: 种养暖棚 设计
  • 简介:这次大会论坛我各参会代表分享一些关于草原生态特别是生态功能方面的基础认识,主要是谈下面几个问题:一是草原生态系统地理特征;二是关于内蒙古草原起源演化;三是草原生态功能与资源服务价值;四是草原退化修复机制问题。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论坛 草原生态系统 材料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增加机理,通过盆栽垂穗披碱草在干旱水胁迫影响试验处理,试验样品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水胁迫影响下盆栽垂穗披碱草中矿物元素均具有蓄积增加趋势,且Cu、Cr、Cd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差异(P〈0.05),是其对干旱或水胁迫等环境变化适应与响应,也是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再检验,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内动力之一.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干旱 水胁迫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涵养功能急剧下降。本文以祁连县为重点探讨了提高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功能重要及采取相关措施。

  • 标签: 祁连山区域 水源涵养 草地退化
  • 简介:本研究选择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重度退化草地上短穗兔耳草(Lagotisbrachystachya)为研究对象,对短穗兔耳草克隆生长土壤养分相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PH值对短穗免耳草匍匐茎数量影响较为明显,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对短穗兔耳草匍匐茎数量影响不明显;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高低对短穗兔耳草基株重影响较为明显,而土壤全钾含量PH值对短穗兔耳草基株重量影响不明显;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PH值高低对短穗兔耳草分株重影响均不明显。

  • 标签: 短穗兔耳草 匍匐茎 相关性
  • 简介:为研究刈割对大针茅草原各功能群产量影响,设计刈割时间刈割强度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测定各功能群性状产量,通过各功能群产量变化,反映功能群变化对草地稳态贡献.结果表明:重度刈割显著增加了多年生杂类草产量,刈割显著降低了多年生丛生型禾草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产量;多年生丛生型禾草产量随刈割时间延后显著上升,一二年生杂类草产量对刈割时间刈割强度均不响应.多年生丛生型禾草对刈割干扰响应较为明显,其竞争能力下降导致多年生杂类草生态位上升;且多年生丛生型禾草生态位降低会导致群落整体稳态下降.

  • 标签: 刈割 产量 大针茅 功能群
  • 简介:于2014年在苏尼特右旗朱日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收集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三个年代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植被特征变化数据,分析各年代气温、降水量植被特征变化规律植被特征变化对气温降水量变化响应。结果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逐渐上升,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2014年年均气温分别为4.52℃、4.75℃、5.94℃6.14℃,54年间上升1.62℃,平均每年上升0.03℃。随着气温增加植被特征逐渐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植物种类气温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降水量逐年下降,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2014年年均降水量分别为177.08mm、176.93mm、169.27mm167.8mm,其下降率分别为0.85%、4.4%5.2%。54年间下降9.28mm,平均每年下降0.17mm。随着降水量下降植被特征也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植物种类降水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植被特征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