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特性对烤烟生长及其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微生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土壤微生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中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微生生长分析表明,壤土有利于以糖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及酚酸类为碳源的微生生长,掺沙后土壤则有利于以羧酸类、胺类为碳源的微生生长,掺泥后土壤微生功能多样性则表现最差。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以壤土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壤土掺沙﹥对照﹥壤土掺泥;脲酶活性为壤土掺泥﹥对照﹥壤土掺沙。综合认为,壤土特性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能好,烤烟微生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丰富,且有利以酚酸为碳源微生类群的繁殖,加之相应的土壤酶活性协调,因而最有利烟草生长。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客沙或客泥来改良土壤,以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促进烤烟生长。

  • 标签: 土壤特性 烤烟 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 简介:为改善稻烟轮作地区的土壤生态环境,将复合菌剂加入受二氯喹啉酸污染的土壤中,研究其对烟草根土壤微生数量、微生量C、微生量N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复合菌剂后,烟草根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量C和微生量N较健康土和受害土均明显增多,土壤的蔗糖酶及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受害土而低于健康土。表明复合菌剂对受二氯喹啉酸污染过的土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标签: 复合菌剂 二氯喹啉酸 烟草 根际土壤
  • 简介:应用T-RFLP技术研究连作烟草根土壤微生的区系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烟草连作导致38种微生数量显著下降,其中与碳素循环相关的12种,与氮素循环相关的9种,与改善土壤质地相关的4种,益生菌5种,病原菌8种;而烟草连作造成35种微生数量显著上升,其中病原菌23种,占总体的65.71%。可见烟草连作导致土壤营养元素循环相关微生数量显著下降,而病原菌数量显著上升,并最终导致烟草连作障碍的形成。

  • 标签: 烟草 连作障碍 微生物 多样性 T-RFLP
  • 简介:为研究腐熟秸秆肥施用后对烤烟根系土壤中各种微生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化肥和腐熟秸秆肥两个处理,并在烟草生长的不同时期取土样,检测土壤中5种微生数量和4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腐熟秸秆肥增加了土壤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促进了土壤中磷和氮的转化和吸收。腐熟秸秆肥增加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数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种群的数量,明显改善了土壤生物特性。腐熟秸秆肥对土壤真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影响较小。表明腐熟秸秆肥可提高烤烟土壤酶活性和微生数量,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 标签: 烤烟 腐熟秸秆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 简介: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有机肥对烟田烟株与非微生以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增加烟田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施用饼肥+腐殖酸的烟田,与非土壤中细菌数量较多,烟株生长中、后期的放线菌数量较高;施用氨基酸肥的烟田,烟株生长前期放线菌数量较高;施用有机肥没有增加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不同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每公顷增加产量87.45~299.95kg,增加产值912.13~2717.88元,上中等烟比例提高1.0~3.9个百分点,其中又以饼肥+腐殖酸和氨基酸处理最优。有机肥明显改善了中部初烤烟叶的化学成分,总糖含量增加1.91~3-83个百分点、还原糖含量增加2.43~4.79个百分点、钾含量增加0.17~0.41个百分点,降低上部初烤烟叶的烟碱含量0.12~0.34个百分点、氯含量0.1~0.37个百分点,协调了糖碱比、氮碱比,提高了钾氯比值。

  • 标签: 烤烟 有机肥 微生物 品质
  • 简介:通过盆栽试验,确定了烟草根结线虫生防菌淡紫拟青霉IPC菌株在烤烟K326和云85的生长和定殖情况及其对微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菌剂2周和4周时淡紫拟青霉IPC菌株能在烤烟K326外表分离到,内则不能分离到;而不同时期在烤烟云85的外表和内都能分离到.在6周时2种烤烟的外表和内的分离数达到最大,8周时分离数减少.每个时期在2种烟草根分离到IPC菌株的菌落繁殖单位(CFU)都是外最大,其次是表,内最小.IPC菌剂处理后烤烟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在2周比对照减少,4周时比对照增多,6周和8周时与对照接近.表明生防菌淡紫拟青霉IPC菌株可以在烟草外表定殖和生长,而在内则较困难,菌剂施用2周时对土壤微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周后抑制作用减弱.

  • 标签: 淡紫拟青霉IPC 烤烟 根际 定殖 根际微生物
  • 简介:以不同植烟年限的烟草根土壤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浓度的土壤水浸提液处理,分别对莴苣和烟草进行生物测试,同时用2g.mL–1的正已烷、乙酸乙酯、氯仿、丙酮和甲醇5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土壤浸提液进行化感潜力评价;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烟草根土壤甲醇浸提液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1)烟草根土壤水浸提液对莴苣和烟草胚根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浓度效应,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2)浓度为2g.mL–1的烟草根土壤甲醇浸提液对莴苣和烟草胚根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正已烷、氯仿、乙酸乙酯土壤浸提液基本上无抑制现象。(3)鉴定了不同种植年限烟草根土壤甲醇浸提液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种植1年、种植3年的烟草根土壤甲醇浸提液中存在烷烃、醇、酮、酸、酯、酚、萜烯类以及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

  • 标签: 烟草 根际土壤 化感物质 连作障碍
  • 简介:【目的】为研究施用生物炭对Cd污染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采用盆栽试验(每盆装土25kg),外源添加Cd0mg/kg(G0)、30mg/kg(G1)、60mg/kg(G2),分别添加生物炭0g/kg(T0)、10g/kg(T1)、20g/kg(T2),二因素试验共计9个处理,分别为:G0T0、G0T1、G0T2、G1T0、G1T1、G1T2、G2T0、G2T1、G2T2。测定不同时期的土壤微生数量,土壤微生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呼吸速率。【结果】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微生生物量碳、微生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均随施加Cd浓度的升高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生物炭的施用而显著增加,且均在移栽后55d达到较高水平。土壤呼吸速率随生育期的延长呈升高的趋势,在Cd污染严重的土壤中,土壤呼吸速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显著提高。【结论】施用生物炭能明显改善Cd污染土壤生物学特性,提高土壤呼吸速率,从而达到改善Cd污染土壤质量的目的。

  • 标签: 生物炭 Cd 土壤生物学特性 土壤呼吸
  • 简介:【目的】为研究不同材料来源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碳库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烟97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在陕西汉中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四个处理:T1常规施肥;T2(T1+花生壳生物炭600kg/hm^2);T3(T1+稻壳生物炭600kg/hm^2);T4(T1+麦秸生物炭600kg/hm^2)。【结果】(1)施加生物炭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水溶性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土壤碳库指数显著增加,但土壤微生生物量碳含量下降。(2)施加生物炭能降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烟叶钾氯比、糖碱比,但可以增加烟碱含量,提升烟叶两糖比。(3)花生壳生物炭对土壤易氧化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提升效果最好,对土壤改良效果明显。同时,也提高了烟叶钾含量。(4)麦秸生物炭显著地增加了土壤全碳含量,但也增加了烟叶烟碱含量,对烟叶品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结论】施用生物炭有利于活化土壤碳库,但不同材料来源的生物炭对烟叶品质影响不同。

  • 标签: 生物炭 土壤碳库 烤烟 品质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施用生物炭后烤烟对Cd的吸收效应及分配富集特征,来阐明生物炭对Cd污染植烟土壤的修复及对烤烟Cd含量的降低效果。【方法】于2015年采用盆栽试验(每盆装土25kg),选取豫中地区弱碱性土壤,外源添加Cd0mg/kg(G0)、50mg/kg(G1)、100mg/kg(G2),分别添加生物炭0g/盆(T0)、300g/盆(T1)、600g/盆(T2),采用二因素试验共计9个处理,分别为:G0T0、G0T1、G0T2、G1T0、G1T1、G1T2、G2T0、G2T1、G2T2。测定各处理的土壤pH值、土壤有效态Cd含量,并分析烟株采收时不同部位Cd含量和烟株对Cd的转运及富集系数。【结果】(1)土壤pH值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处理G2T2的土壤pH值最大,为7.81;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2)土壤Cd含量与烟株叶片中的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同一污染水平下,施加生物炭后,烟株各部位叶对Cd的吸收呈显著降低的趋势。(3)施用生物炭的处理,烟株整体对Cd的转运系数降低,烟株根系对Cd的富集系数升高,叶片对Cd的富集系数降低。【结论】在Cd污染土壤种植烤烟时适量施用生物炭可以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从而降低烟叶Cd含量。

  • 标签: 烤烟 生物炭 CD 吸收 转运富集
  • 简介:以烤烟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烤烟的体积、根冠比以及伤流强度,伤流液中可溶性糖、磷、钾、钙、锌、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低磷土壤体积、伤流强度增大,根冠比呈下降趋势,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又稍有下降;中磷土壤体积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又降低,根冠比下降,伤流强度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又快速下降。低磷土壤施磷能促进烟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中磷土壤则表现各异。相关分析表明,低磷土壤烟株伤流液中P和Zn,K和Mg存在显著正相关;中磷土壤伤流液中Mg和伤流强度,Ca和Mg、P、伤流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Zn和伤流强度,Zn和Mg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 标签: 烤烟 根体积 根冠比 根系伤流液
  • 简介:田间试验研究了植烟土壤不同土层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氮水平条件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0~40cm土层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也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增加,而蛋白酶活性呈降低趋势,转化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该土层范围内,酶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60~80cm土层范围内,氮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的影响能力相对降低。以上说明在植烟土壤-土壤养分-土壤酶相互作用的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明显受氮营养水平和土层深度的共同影响。

  • 标签: 氮营养水平 土层深度 土壤养分 土壤酶
  • 简介:筛选并鉴定了贵州烟区烟草根促生菌(PGPR)菌株。测定PGPR产激素能力、定殖能力以及对烟草苗期促生作用,以具备多项促生能力为筛选标准,确定目标PGPR,再通过16SrDNA、平板对峙以及PCR技术对目标PGPR进行属鉴定、抗病能力测定。通过筛选获得的7株目标PGPR均能产生脱落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烟苗盆栽试验表明7株PGPR均具有促生效果,其中LX.7处理的烟苗鲜重和根系活力最大;大田移栽30d后,LX-7定殖数量可维持10^7cfu/g,显著高于其它菌株;抑菌试验证实LX.4、LX-5和LX.7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综合考量,LX-4、LX.5和LX-7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经16SrDNA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 标签: 烟草根际促生菌:筛选鉴定 促生能力 16SrDNA 促生基因
  • 简介:不同土壤烟草根系干重的变化趋势相同.即打顶以前缓慢增加,打顶至圆顶期迅速增加,并于圆顶期达到最大重,并且砂姜黑土>潮土>褐土,圆顶期以后迅速减少.褐土重前期增加较快,中期较慢,后期减少也慢,重变化相对缓和;砂姜黑土重前期增加缓慢,中期较快,后期衰老也快,重变化相对剧烈;潮土居中.不同土壤烟草根系总长度在旺长前增加缓慢,旺长期至圆顶期增加较快,圆顶期以后仍有少量增加.圆顶期烟长度差异最大,且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烟草根重、长、表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的垂直分布均为:0~20cm>20~40cm>40~60cm>60~80cm,且0~20cm耕层各项指标远远大于其他土层之和.不同土壤重垂直分布特点为:砂姜黑土浅而集中,褐土深而分散,潮土居中.长分布特点为:砂姜黑土浅而集中,潮土深而分散,褐土居中,且长最大期褐土>砂姜黑土>潮土.表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分布特点为:潮土浅而集中,褐土深而分散,砂姜黑土居中;其大小顺序为: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砂姜黑土重、长横向分布窄而集中,褐土和潮土宽而分散.

  • 标签: 烟草 土壤类型 根系 发育特点 分布
  • 简介:通过对河南省不同茬口烟田的1145个土壤样品分析,评价了全省主要茬口植烟土壤的养分现状。结果表明,主要茬口(烟草、玉米、豆类、甘薯、其它作物)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较适宜于优质烟生产,其平均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玉米、其它作物、烟草、豆类和甘薯;各茬口土壤有效氮由高到低排列为玉米、计薯、其它作物、豆类和烟草,其中玉米、甘薯和其它作物茬分别有30.7%、21.7%和19.2%的土壤有效氮含最高于100mg/kg,需注意控氮;各茬口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都在中等偏上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以烟草茬最高,其它各种茬口由于农民不注重钾肥的投入,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各茬口土壤水溶性氯含量普遍适宜;各茬口土壤有效锌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豆类、烟草、甘薯、其它作物和玉米,有50%以上的烟田需补施锌肥;各茬口土壤有效硼含量普遍缺乏。

  • 标签: 茬口 烟田 土壤养分评价
  • 简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白肋烟叶、、茎的含硒量分别为3.8~210、2.2~57、1.4~42μg/g,呈叶>>茎的分布规律,而且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白肋烟叶、茎、的吸硒量分别为0.208~11.343、0.143~3.682、0.032~1.000mg/pot,呈现叶>茎>的分布规律,亦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叶、茎、的吸硒量占烟株总吸硒量的比例分别为54.3%~70.8%、20.8%~37.5%、5.5%~9.5%,说明白肋烟的硒积累能力为叶>茎>;白肋烟对土壤施硒的回收率为8.9%~18.1%.

  • 标签: 土壤施硒 白肋烟 含硒量 吸硒量 分布 回收率
  • 简介:以湘西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烤烟生产调查和土壤性状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进而系统性评价植烟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植烟土壤pH和砂粒等特性变异中等(18%),而一些微量元素和速效养分含量变异较强(63%-134%);土壤pH值、有机质、砂粒含量、全氮、全钾和有效硫适宜,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偏高,而土壤全磷和一些微量元素(钼、硼)缺乏。筛选出用于评价植烟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包含了土壤有机质、砂粒、速效钾、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钼;根据综合质量指标大小将植烟土壤质量分为优、良、中、较差和差5个等级,属于良等级以上土壤植烟区所占比例为37.4%,中等级别土壤占比43.8%,较差等级以下土壤占比18.8%。

  • 标签: 植烟土壤 土壤质量 最小数据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 简介:中国烟草基因计划是中国烟草行业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是烟草行业对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是顺应当前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中国烟草基因计划的提出背景、研究进展和主要成就,展望了未来烟草基因研究的方向。中国烟草基因计划旨在从源头上攻克烟叶生产关键技术的瓶颈制约,推动中国烟草基础与应用研究步入基因时代,实现从传统育种向精准育种的战略跨越,全面引领烟草科技发展未来。

  • 标签: 烟草 基因组 计划 战略
  • 简介:2013年5月7日-8日,CORESTA特种分析物分学和无烟气烟草分学在瑞士日内瓦(Geneva)召开会议,中国烟草总公司派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中国烟草 日内瓦 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