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微生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首先,我们介绍了土壤微生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研究土壤微生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计数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高通量测序等。接着,我们探讨了土壤微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最后,我们对土壤微生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土壤根际微生物组 研究方法 农业应用 微生物生态学
  • 简介:摘要: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具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性较强,可以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生物酶系统免遭破坏,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同时,其在药用、食用、园林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黑果腺肋花楸自20世纪90年代引种到国内以来,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关注和欢迎,栽培面积迅速增加,应用前景广泛。

  • 标签: 黑果花楸 根际土壤 功能 微生物 筛选
  • 简介:土壤微生是植物修复及其强化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土壤微生生态效应有助于深入探索修复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微生生态效应反映土壤生态变化,对于有效评估强化调控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根微生生态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综述强化调控措施与土壤微生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利用微生分子生态学技术评估强化调控措施施用风险的可行性。

  • 标签: 环境学 强化措施 植物修复 根际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简介:【背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海南省南部三亚、乐东、陵水等地形成的南繁育种区是我国的"种业硅谷",其天然气候与环境优势,为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提供了条件。大量的育种材料汇集于南繁区域,在利用南繁优势的同时,也造成了潜在的生态风险,因而在南繁区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平板培养计数和分子鉴定手段,对海南三亚南繁区种植的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TT51及其对照常规水稻明恢63(MH63)的土壤微生进行了监测。【结果】连续3个种植周期(42个采样时间点)的监测发现,TT51与MH63土壤微生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转基因水稻未对土壤微生数量变化趋势造成明显影响。TT51与MH63土壤细菌类群主要种属组成一致。【结论与意义】种植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TT51不会对土壤微生数量和种类组成造成明显影响。本研究可为在我国南繁育种区开展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转cry1Ab/cry1Ac稻 根际微生物 平板培养计数 分子鉴定 南繁
  • 简介:摘要:本文将探讨农田土壤微生(Soil Microbiome)与作物健康之间的联系。将通过阐述微生对作物养分吸收、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来揭示这种重要关系。此外,还将讨论土壤微生的生态调控,以及其潜在应用以维持和增强作物的健康状况。

  • 标签:
  • 简介:对昆明烟区原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及其巨豆三烯酮质量分数、土壤微生酶活性、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及其巨豆三烯酮质量分数,随土壤及其细菌总数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烟叶4种巨豆三烯酮的质量分数随速效磷质量分数上升呈增加态势;土壤酶活性与原烟烟叶4种巨豆三烯酮及中性致香物质总量质量分数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巨豆三烯酮 中性致香物质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 简介:摘要:本论文通过连续4a实验研究重点探讨了O3对微生量氮的积累效应。结果显示,对照土壤微生量氮随着小麦生长过程有先升高后降低的时序特征,且实验四年,变化相同,在臭氧熏气下,土壤微生量氮也有同样的变化趋势,但是臭氧浓度的升高抑制了土壤微生量氮含量,并且臭氧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第一年,T2处理的抑制率明显高于T1处理,随着浓度的上升,抑制率从0.4%上升到了1%。在长时间臭氧胁迫下,臭氧对土壤微生量氮的抑制作用随臭氧作用时间的增长而增强,T2浓度实验下,第四年与第一年抽穗期微生量氮差最大。

  • 标签: 小麦 微生物量氮 抑制率
  • 简介:摘要土壤是人类环境的基本要素(空气、水、土壤)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壤是接纳和自然净化有机废弃物的天然场所,同时又经常受到病原体的污染,并可经污染水体或食物链引起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与人类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从卫生学角度认识土壤土壤微生(soiImicrobe)、土壤微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加强土壤卫生防护和土壤卫生监测对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土壤 微生物
  • 简介:该实验通过SDS高盐法(常规法)、SDS高盐法(改良法)和SoilgDNAKit法提取土壤微生基因DNA,用DNANanophotometer仪测定样本DNA的纯度和浓度,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用SDS高盐法(常规法)、SDS高盐法(改良法)和SoilgDNAKit法和土壤微生基因DNA的浓度分别为41.45ng/μl、96.48ng/μl和58.40ng/μl,纯度(OD260/OD280)分别1.45、1.57和1.82.由结果可知,改良法提取DNA的浓度最高,而SoilgDNAKit法的纯度最高,但其成本较高,因此,SDS高盐法(改良法)是节省成本且适合提取大批量土壤微生基因DNA的方法,今后在提取DNA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纯度.

  • 标签: 土壤微生物 DNA提取 PCR
  • 简介:以浮床栽培蕹菜根微生中的细菌为例,分别在水箱中栽培25%、50%面积的蕹菜以及不栽培蕹菜的空白对照,采用PFU法定期观察培养期间细菌的动态特征,以及细菌总数与水中COD含量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1)25%和50%栽培面积的细菌数比对照高1个数量级;(2)蕹菜生长4周内,蕹菜的栽培面积与细菌总数呈正相关关系,生长4周后水中细菌总数与栽培面积无明显相关;(3)50%栽培面积的COD去除率为63.54%,25%栽培面积的去除率为47.92%,对照为25%,故浮床栽培植物微生的生长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有显著作用.研究从微生角度定量地论证了浮床栽培植物的微生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作用,从而完善了浮床栽培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图2,表3,参8.

  • 标签: 浮床栽培 根际微生物 细菌总数 COD PFU法
  • 简介:摘要:果树、土地、细菌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土地则更多的是充当水果和微生之间的作用媒介,它们共同组成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目前,关于微生的研究多在农作物上,而对果树根微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植物—微生互作机制的研究重心也不在果树上。通过总结近10年果树的微生学研究成果,总结出水果的本体、细菌、土壤三者的功能联系以及发展水果微生学实验技术,并结合其他植物—微生相关理论的研究,联系果树根微生,以期为果树未来微生的研究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果树 根际微生物 植物—微生物互作 根际土壤
  • 简介:摘要在所有能够反映土壤肥力的指标中,土壤微生是其重要的生物学指标,也是土壤里面所有有生命的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里面存在着很多的微生微生土壤里面也能起到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群体的种类比较多,数量也比较大,而且微生群体的个体也比较小,但是其却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 标签: 微生物 土壤肥力 影响
  • 简介: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镉在北京褐潮土中对玉米(品种郑单958)幼苗的毒性效应及其生物富集特性,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口cR—DG旺)技术,探讨了镉对玉米微生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100mg·k-1)镉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北京褐潮土中镉引起玉米幼苗株高下降1/2的效应浓度(EC50)为654.6mg·k-1,引起玉米根部和地上部干质量下降1/2的EC50分别为3236和1102mg·k-1,玉米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干质量)可作为评价重金属生态毒性的适宜终点。玉米幼苗对镉有一定的吸收累积效应,镉在玉米幼苗各组织中的浓度分布为〉茎〉叶,其中根部对镉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生物富集系数BAF〉1)。镉污染可引起玉米微生群落结构发生改变,高浓度(1000mg·k-1)镉可导致部分微生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表明镉污染可对植物幼苗、植物微生以及植物一微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重要的干扰和威胁。

  • 标签: 土壤 玉米幼苗 根际微生物 生态毒性
  • 简介:摘要: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污染物吸附剂能够改良受污染的土壤 , 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外研究生物炭改良土壤应用的基础上 , 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炭与土壤微生相关的研究成果 , 得出生物炭能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 , 调控营养元素循环 , 产生或吸附抑制微生生长的物质 , 从而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 对土壤中的微生群落结构组成带来影响 , 进而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因此 , 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生物炭与土壤微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 深入了解生物炭的土壤改良作用 , 深化对土壤微生多样性的认识。这将为未来生物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生物炭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
  • 简介:摘要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污染物吸附剂能够改良受污染的土壤,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外研究生物炭改良土壤应用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炭与土壤微生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出生物炭能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调控营养元素循环,产生或吸附抑制微生生长的物质,从而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对土壤中的微生群落结构组成带来影响,进而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生物炭与土壤微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深入了解生物炭的土壤改良作用,深化对土壤微生多样性的认识。这将为未来生物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生物炭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
  • 简介:微生学大数据在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疾病研究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数学、统计等数据挖掘方法,从高维复杂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是微生学大数据建模和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微生学大数据的特点,对当前数据分析和计算研究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分析,并综述了当前微生学大数据模式挖掘、网络重建与分析的研究概况。

  • 标签: 微生物组 大数据 数据挖掘 微生物交互 代谢网络
  • 简介:浮床栽培植物是一种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作用来改善水质的生物修复技术.本研究以温棚内浮床栽培蕹菜试验为基础,采用PFU法定期监测脱氮细菌变化情况,并与水中总氮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在浮床栽培植物情况下脱氮细菌的特征及其与水中总氮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栽培蕹菜有利于脱氮细菌的稳定生长;2)脱氮细菌的生长与总氮的去除有良好的相关性.研究为浮床栽培植物净化水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表5,参10.

  • 标签: 浮床栽培 蕹菜 脱氮细菌 总氮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特性对烤烟生长及其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微生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土壤微生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中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微生生长分析表明,壤土有利于以糖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及酚酸类为碳源的微生生长,掺沙后土壤则有利于以羧酸类、胺类为碳源的微生生长,掺泥后土壤微生功能多样性则表现最差。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以壤土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壤土掺沙﹥对照﹥壤土掺泥;脲酶活性为壤土掺泥﹥对照﹥壤土掺沙。综合认为,壤土特性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能好,烤烟微生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丰富,且有利以酚酸为碳源微生类群的繁殖,加之相应的土壤酶活性协调,因而最有利烟草生长。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客沙或客泥来改良土壤,以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促进烤烟生长。

  • 标签: 土壤特性 烤烟 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 简介: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生长季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微生不同层次上的比率变化。结果表明:在0-0,10-20cm和20-30cm的3个层次上及微生总数中土壤的细菌所占比率最大,而且在3个层次上的比率自上至下逐渐增大;其次是放线菌,且在3个层次上的比率逐渐减少;最少的是真菌,在3个层次上相差不大接近为零,在整个微生中所占比率为最少的。这是由于盘锦芦苇湿地的土壤偏盐碱性,有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繁殖,抑制了真菌的繁殖;而且季节性积水导致通气状况不良也抑制了真茵的生存。在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垂直梯度的比率中,细菌垂直梯度变化比较明显,基本上是下面2个层次所占比率比表层大一些;放线菌垂直梯度变化明显,一般表层比率最大,下面2层比率较小;真菌垂直梯度上所占的比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为零。

  • 标签: 芦苇湿地 细菌比率 放线菌比率 真菌比率 土壤微生物
  • 简介: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生长季6-9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微生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的总数在生长季节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的总数在8月达到最小,而真菌数量在7月达到最小。湿地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对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放线菌与微生总数主要受水分影响,而真菌则受水分与气温的协同作用影响。

  • 标签: 芦苇 湿地 细菌 放线茵 真菌 微生物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