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鲜切果蔬因其新鲜营养、方便而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由微生物引起腐败变质及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鲜切果蔬质量与安全重要因素,控制鲜切果蔬微生物污染能够促进鲜切果蔬加工业健康稳定发展,适当气调包装(MAP)技术能有效控制致病微生物繁殖,延长其货架期寿命。本综述介绍了气调包装技术以及气调包装鲜切果蔬主要病原菌控制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MAP技术在鲜切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发展趋势,为今后鲜切产业包装及贮藏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气调包装 鲜切果蔬 微生物
  • 简介:RM109是用化学诱变剂(NaN3)处理粳稻品种大力(OryzasativaL.cv.Oochikara)得到具有2,4-D抗性无侧根突变体,本研究以RM109与侧根正常籼型常规水稻‘密阳23’杂交后代F4群体为研究对象,根据侧根数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把F4群体分成7个区组LR1~LR7,分别研究了不同侧根密度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以及相关性,同时分析了不同侧根密度水稻植株株高分蘖数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侧根密度之间,冠根根粗没有显著差异;水稻不同侧根密度之间,根长有略微差异,LR4与LR3存在显著差异;水稻不同侧根密度之间,株高与分蘖数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水稻侧根存在对株高和分蘖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水稻不同侧根密度众多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侧根密度与株高、单株有效分蘖数、单株生物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稻米外观品质、粘度值无相关性。

  • 标签: 水稻 无侧根突变体 侧根
  • 简介:质量mRNA分离和纯化是转录组文库构建和基因表达调控等生物学实验前提。为了调取较完整、纯度较高mRNA,本研究采用磁性分离技术调取mRNA,磁性复合微粒通过其表面的功能团与oligo(dT)_(25)相偶联,形成杂交体-磁珠复合体,外加磁场来实现mRNA快速分离,并经过不同试剂纯化后得到质量mRNA,用于构建转录组文库。结果表明:mRNA被调取后,使用不同缓冲液纯化时mRNA质量影响较大,经多次试验验证:结合缓冲液为2.5mol/LLiCl,洗脱缓冲液采用0.1mol/LLiCl和1%LiDS相结合进行纯化时,检测结果显示文库条带位于400~600bp之间,条带大小符合上机要求。高质量转录组文库构建为高通量测序和基因克隆等实验提供帮助。

  • 标签: MRNA 分离与纯化 转录组文库 磁性复合微粒
  • 简介:本研究以新颖极端粗茎水稻材料R404及细茎品种日本晴为亲本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152个单株)为作图群体,控制水稻茎秆粗、茎壁厚以及穗颈粗3个茎粗度相关性状QTL进行定位分析。通过QTLIciMapping分子标记作图软件分析,在水稻3、8、11以及12号染色体分别检测到7个QTLs,其中茎粗和穗颈粗2个QTLqSDM8.1和qRDM8.1可能为同一基因位点调控,茎粗和茎壁厚2个QTLqSDM3.1及qSWT3.1也定位在相近位置,这2个染色体位置可能存在控制茎粗一因多效基因。qSWT3.1(15.39%)、qRDM3.1(44.66%)和qSDM8.1(19.16%)在其所控制相应性状(茎粗,茎壁厚和穗颈部粗)中贡献是最大,是主效QTL。除了定位于3号染色体QTLs外,其他与粗茎性状相关QTLs均为新发现QTLs。本研究结果为粗茎QTL进一步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也为粗茎QTL应用于水稻抗倒伏品种培育及种质创新提供重要基因来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水稻 茎粗 穗颈粗 茎壁厚 QTL定位
  • 简介:简要介绍了5种传统、最常用DNA分子标记(RFLP、RAPD、AFLP、SSR和SNP)技术原理及它们优缺点,也总结了TRAP这种新产生分子标记技术原理、优点及应用前景。综述了这几类分子标记在花生种质进化、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图谱构建及抗虫、抗病等方面的研究。利用SSR和RAPD标记能够发现野生种和栽培种多态性进而实现分子标记花生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将许多花生品种分为不同品种群,能够花生进行种质进化研究。RFLP和AFLP技术利于花生图谱构建,利用DNA中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碱基改变及酶切位点之间分予重排,可以发现花生品种间DNA许多多态性位点,进而绘制分子标记图谱。AFLP技术在花生青枯菌和花生抗黄曲霉研究方面有很大进展。RAPD技术在花生根瘤菌、花生线虫病等方面已有显著进展。最后对分子标记在花生育种中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展望。

  • 标签: 花生 分子标记 辅助育种
  • 简介:本研究以双单倍体马铃薯DM突变体为材料,利用PCR-walking方法扩增其突变体侧翼序列。在试验中,以60个鉴定过阳性突变体样品为材料扩增后,有28个样品扩增出有效条带。PCR胶回收后测序,有2个样品测序无信号,其他26个样品,将测序与载体序列和马铃薯基因组序列用BLASTN比对,发现有6个样品分别插入到了马铃薯1、3或7号染色体。通过进一步比对,发现编号为TDM90突变体中,载体插入了PREDICTED:Solanumtuberosumtrans-resveratroldi-O-methyltransferase-like(LOC102590422),mRNA马铃薯反式白藜芦醇基因中。试验说明了PCR-walking法扩增马铃薯侧翼序列是可行。且载体插入马铃薯反式白藜芦醇基因中马铃薯白藜芦醇基因表达有何影响,有进一步研究下去重要意义。

  • 标签: 马铃薯DM突变体 PCR-walking 侧翼序列扩增 白藜芦醇
  • 简介:以阿蒂擎天凤梨乙烯处理和不处理植株为材料建立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中,筛选到一个被乙烯诱导并与已知植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同源cDNA片段,通过RACE技术得到该基因全长e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可能属于thioredoxin-1ikesuperfamily和GSTC_familysuperfamily两个超家族中成员。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表达量在乙烯处理后先会在1h显著升高,然后随时间逐步降低,说明乙烯作为一种逆境胁迫相关激素,可在短时间内诱导凤梨中GST表达。推测其在受到外源乙烯信号诱导后,一方面可能参与了植物体内解毒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参与了花青素合成调控和运输。本实验中GST作为观赏凤梨中一个新发现GSTs家族成员,对于研究热带花卉中GSTs家族特点和提高其抗逆性和品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阿蒂擎天凤梨 乙烯 表达分析
  • 简介:筛选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相关联SSR标记,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多态性较高80个SSR标记,南大2419及其71份衍生后代品种(系)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TASSEL软件MLM(Mixedlinearmodel)方法籽粒产量、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SSR标记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该群体由6个亚群组成;(2)群体SSR数据分析发现,无论是连锁还是非连锁SSR位点组合都存在不同程度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LD);在各基因组选择标记数基本相同情况下,D基因组中显著LD位点比例(8.9%)明显低于A基因组(15.3%)和B基因组(13.8%),D基因组LD水平较高;(3)群体中共20个SSR位点与8个农艺性状显著关联,4个位点2年被检测到与同一性状显著相关(p〈0.01),10个位点位于家系连锁定位QTL区间或附近,多数位点/性状关联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13个标记位点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关联。

  • 标签: 南大2419 SSR 群体结构 连锁不平衡 关联分析
  • 简介:高干、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福薯604是以广薯87为母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来,2016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6008。通过福薯604形态特征、生产力、生长动态、品质特性及抗病性等生理特点进行多年多点研究,结果表明:福薯604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广薯87分别增产17.15%和21.69%,薯块干物质含量达到30.43%,食味、外观品质优,同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达到7.6mg/100g,中抗蔓割病和I型薯瘟病,适于在中国南方甘薯种植区域种植。

  • 标签: 甘薯 高淀粉 高胡萝卜素 福薯604
  • 简介:本研究以国家马尾松种质资源库(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核心育种群体内36个亲本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主要生长性状及ISSR遗传变异。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生长性状总体优良,生长性状在亲本无性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二代育种群体具有丰富表型性状变异。利用15个ISSR标记36个二代亲本无性系进行分析,多态位点百分(PPL)为83.3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32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76,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范围是0.24~0.82,平均为0.414,在分子水平上证明马尾松二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较好高世代遗传改良潜力。基于Nei's无偏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36个无性系中35个聚在5个类群内,聚类结果与马尾松二代亲本遗传背景、系谱关系及产地纬度部分吻合,证实了应用ISSR标记开展马尾松分子辅助育种可行性。本研究为合理选配二代亲本、开展杂交育种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马尾松 ISSR 生长性状 开花结实
  • 简介:由植物病毒侵染而引起作物减产是农业生产中一个持久性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造成损害,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探寻快速而精准检测方法控制这些植物病毒至关重要。随着贸易全球化发展,加剧了病毒及其宿主和载体转移,这使得植物病毒检测技术变得更加重要。近年,植物病毒检测技术发展很快,多种多样。本研究主要综述了一些植物病毒检测方法原理和特点,以及在植物病毒检测和诊断中应用,包括生物学方法、血清学方法、电镜观察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双链RNA电泳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多重PCR,巢式PCR)、核酸序列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

  • 标签: 植物病毒 检测技术 核酸 方法
  • 简介:异源四倍体花生(ArachishypogaeaL.)包含两套基因组,分别来自二倍体祖先A.duranensis(A基因组)和A.ipaensis(B基因组)。相对于二倍体,异源四倍体SNP鉴定和分析面临更多挑战,因为在SNP鉴定和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同时分析两套基因组中相同位点DNA序列。本研究以12个花生品种和2个二倍体祖先为材料,通过扩增子重测序EST和GSS(各100条序列)开发SNP。结果显示共检测出18个EST-SNPs和44个genomic-SNPs,出现频率分别为1SNP/2557bp和1SNP/1011bp。为了进一步评估和应用所开发SNP,采用高分辨溶解曲线方法96个花生品种进行SNP基因分型。EST-SNP在供试品种中多态性信息量介于0.021~0.413,平均为0.172。Genomic-SNP多态性信息量介于0.08~0.478,平均为0.249。本研究表明采用扩增子测序和HRM方法能够从异源四倍体花生中准确鉴定SNP,且所开发SNP信息量丰富,能够用于花生遗传育种研究。

  • 标签: 花生 单核苷酸多态 扩增子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 简介:淀粉含量是烤烟烟叶醇化品质高低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淀粉含量测定方法较多且缺乏系统比较,造成不同测定方法获得结果横向比较性较差。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连续流动法、碘显色法、费林试剂滴定法、离子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5种常见淀粉含量测定方法在红花大金元和K326烟叶淀粉含量测定中应用。使用5种方法测定了两个醇化初期烟叶样品中淀粉含量,采用标准偏差、回收率以及t检验法,比较了烟草行业标准方法连续流动分析法与其他测定方法结果之间差异性。结果表明,与行业标准连续流动法相比,费林试剂滴定法以及酶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偏高,且准确度偏低;酸水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偏低,虽具有很高精密度,准确性不高;而碘显色法测定结果不但表现出较高准确性和精密度,且与连续流动法测定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

  • 标签: 烟叶 淀粉 连续流动法 碘显色法
  • 简介:作为一个模式植物,烟草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RNA提取质量,对于基因表达、基因克隆、cDNA文库建立、RNA原位杂交以及转基因材料鉴定等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尤其在进行基因克隆及cDNA文库时,只有高质量RNA,才能保证cDNA第一链合成完整性。由于烟草中糖类、蛋白质及次生代谢物含量较高,因此,在应用TRIzolRNA提取试剂盒进行烟草总RNA提取时,所提取RNA产物中蛋白质及多糖等杂质含量偏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TRIzol法进行了改进,并获得了高质量烟草总RNA。经琼脂糖电泳检测,利用该方法提取烟草总RNA,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28S与18S比例约为2:1。紫外吸收值测定表明,所提取烟草总RNAA260/A280值基本达到了1.9以上,说明所提取RNA质量较高,可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及基因表达研究。

  • 标签: 烟草 RNA 提取方法
  • 简介:以卷丹、麝香百合品种富田和离体鲜切花花蕾为材料,比较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CTAB改进法和SDS改进法提取总RNA效果,结果表明,SDS改进法能有效去除多糖,提取RNA中28SrRNA亮度约为18SrRNA两倍,OD260/OD280值介于1.7-2.2之间,卷丹RNA得为132.52μg/g,富田RNA得为186.88μg/g。进一步用SDS改进法分别提取富田外轮花瓣、内轮花瓣、雄蕊、雌蕊、叶和茎RNA,同样可以获得完整纯度高RNA,其中28SrRNA亮度约为18SrRNA两倍,OD260/0D280值介于1.7~2.2之间,说明此方法适用于百合各个组织RNA提取。经RT—PCR获得了花发育基因特异性条带,说明用SDS改进法从百合中提取RNA质量好、产高、完整性强,完全适合于百合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

  • 标签: 百合 RNA SDS改进法 多糖
  • 简介:本文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发生危害概况、侵染特性、菌株分离方法、流行学调查、小种分化与鉴定方法、毒力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分子鉴定、SSR标记在基因多态性研究中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综述,讨论了研究P.sojae生理小种遗传多样性方法,指出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P.sojae种下分类,确定生理小种间亲缘关系是可行.

  • 标签: 大豆 疫霉病 遗传多样性 研究方法 SSR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 简介:为建立简单高效黄瓜转基因技术体系,本研究以携带有抗除草剂Bar基因农杆菌工程菌浸泡处理开花期黄瓜嫩梢,进行活体植株转基因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转化体系为:表面活性剂silwet-77适宜浓度0.01%-0.05%;菌液浸泡最佳位置为顶部以下10cm嫩梢,最适子房发育时期为开花前5-12d子房;农杆菌菌株EHA105浸染效果优于LBA4404;3次重复浸泡处理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黄瓜苗期除草剂抗性筛选适宜浓度为17%草胺膦1100倍稀释液。研究获得除草剂抗性植株1320株,PCR阳性植株36株,其中30株经Southern斑点杂交后有阳性信号,最高转化效率为9.5%。

  • 标签: 黄瓜 转基因 活体植株 抗除草剂
  • 简介:模板DNA质量直接影响PCR扩增结果,而不同提取方法及其缓冲液成份与浓度提取DNA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以5个栽培大豆品种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SDS与CTAB两种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浓度CTAB提取缓冲液所提取DNA质量影响,并通过PCR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用1%(W/V)、2%(W/V)浓度CTAB提取缓冲液和1.25%(W/V)SDS提取缓冲液所提取大豆叶片DNA质量较好,均能满足PCR扩增模板需求,其中以1.25%(W/V)SDS提取得到大豆叶片DNA质量最好,以其为模板扩增效果最佳,而4%浓度CTAB不适宜提取大豆叶片DNA.

  • 标签: PCR 大豆 叶片 DNA 提取方法 缓冲液
  • 简介:杂种不育性是繁殖隔离一种主要形式,数年来,尽管繁殖隔离在广泛生物体体进化生物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仅有几个基因在繁殖隔离中被鉴定。亚洲种分为两个亚种,籼稻(indica)和精稻(japonica)。这两个亚种杂交种通常为高度不育,水稻胚一个特殊种群具有广泛亲和性,与籼稻和精稻进行回交时能产生高度育性杂交种。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图位克隆方法

  • 标签: 繁殖障碍 杂交种 亲和性 籼稻 调控因子 杂种不育性